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日本正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萧条的狂风暴雨把这个曾号称"金融大国"、"资本大国"、"贸易大国"的经济帝国刮得山摇地动。自1997年9月以来,日本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6月11日,日本经济企划厅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9%;在政府干预和强烈刺激下,经济衰退势头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但要走出困境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中,日本经济最为引人关注。近年来日本面临着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国内金融领域危机重重,各种政治、经济矛盾错综复杂。1997年和1998日本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99年第二季度达到谷底,经济衰退时期长达26个月之久。这次日本景气衰退是从调高消费税之前的1997年3月开始的,为战后第三个长的不景气时期。2000年日本经济终于有了起色,经济出现缓慢复苏,但金融形势继续恶化,仍令人担忧,经济前景也由此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日本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曾出现过"大起大落"。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世纪之末,创造过战后经济增长奇迹的日本却又陷入了战后空前的经济衰退。与此同时,战后执政长达38年之久的自民党在经过1993年的分裂之后,又呈现出保守政治从"裂变"转向"聚变"的迹象。可以认为,本世纪最后3年日本政治经济正在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将会对日本在21世纪走什么道路留下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对1998年日本政治经济形势作一些回顾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999年日本政治经济形势作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4.
开始于1991年的最近一次经济衰退比战后的其它经济衰退都更严重,持续的时间也更长(同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出现的36个月经济不景气相比,它算第二长,它又是仅次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日本战后第二大经济衰退)。这次经济衰退是如何发生的,其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日本经济于2007年秋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周期性衰退,多项指标创战后最坏记录。进入2009年第二季度,得益于政府推出的紧急经济对策,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出现了回升的迹象:经济增长转负为正;股市止跌回升;生产规模开始扩大。然而,靠政府刺激和外需拉动的日本经济回升尚缺乏自律性和持续性,在回升的道路上还面临多种风险,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当今这样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本政府的失策造成的,而在这种失策的背后,则是日本政治、社会与经济的一系列深刻矛盾的加剧。政府误导刺激土地泡沫;金融失策引发股市泡沫;过急地消除泡沫留下极大隐患;预测失误给经济埋下祸根;拖延了不良债权的处理与金融结构改革;误投猛药导致经济衰退;频频利用财政救急招致财政状况极度恶化;经济失策反映了其经济战略的贫困。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在70年代从高速发展转为低速发展。到了80年代后期,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萧条,日本同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摩擦不断加深,同时国内需求萎缩不振,财政困难日益加重,致使日本经济陷入困境。进入90年代后,西方各国经济开始陆续复苏,而日本经济仍低迷不振。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振兴回天乏力,面临着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再加上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使日本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由于欧洲经济在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与美国经济存在着很大差异,它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美国.同时,欧洲经济受到传统经济比重过大、美国经济衰退、欧盟内部经济政策取向等诸多消极因素影响,在短期内还无法取代美国,成为引导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9.
泰国经济缓慢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日本经济衰退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作为泰国经济近年来主要引擎的出口增长自2000年第4季度起就骤然下降 ,加上原先尚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 ,内需乏力和货币疲软等 ,泰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不过在2001年1月大选后组成的他信·西那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短、中、长期激励和改革措施之后 ,2001年泰国经济尽管问题不少 ,但却没有出现负增长 ,且还有一定的增速 ,其经济成绩也颇引人注目。一、2001年经济基本状况(一)2001年是泰国经济寻求变革摆脱衰退的一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给泰国经济造成了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孟加拉湾地缘政治、地缘经济重要性的凸显,日本对该地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表现在高层访问频繁、经济投入规模加大、军事安全外交稳步发展及公共外交不断深化。日本全面渗透孟加拉湾有其战略、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未来一段时期,日本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海洋安全合作还会继续深化,这将给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该地区经济、安全秩序构建带来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日本经济在经历了"高台跳水"之后,再次陷入衰退状态。事实说明,"安倍经济学"启动以来并未给日本经济带来真正复苏。展望未来,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中短期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导致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制度性因素未变,日本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2.
日本著名经济研究机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今年2月发表了《对日本经济的中、长期预测》,现介绍如下: 一、中期预测 这次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主要是由于80年代后期的设备投资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和住宅投资的迅速膨胀,导致库存调整压力增大。加之日本银行采取了重视利率、轻视货币供给量的金融政策,致使经济衰退进一步深化。再加上1993年上半年度的日元升值、冷夏、多雨等外部原因打击了刚刚出现微弱的经济回升势头,导致衰退长期化。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的马来西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受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原因马来西亚经济自1985~1986年的经济衰退之后 ,从1987年起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趋势 ,特别是1993年以后一直持续地取得了8%以上的高经济增长率 ,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但1996年由于国际市场对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疲软 ,马来西亚的出口萎缩 ,商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从1995年的26.3%下降到1996年的6.9% ;1997年商品出口贸易又进一步萎缩 ,加上当年下半年受到泰国货币、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增长率从1996年的10%下降到7.3% ,经济衰退已见征兆。进入1998年 ,经济衰退趋向表面化 ,第一季度便出现…  相似文献   

14.
西欧经济经历8年持续增长之后,于1990年年中开始发生变化。先是部分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到1992年下半年逐渐蔓延至全西欧。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衰退仍在继续发展,它对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各国政局以及对外经济关系,业已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衰退的实质 80年代末期,西欧报刊舆论鉴于西方世界经济“繁荣”持续多年,曾就“西欧经济衰退是否消失了”的问题议论纷纷,一度认为经济周期似乎不灵了。90年代初爆发的西欧经济衰退,恰好是对这种“衰退消失论”的否定。  相似文献   

15.
日本强震及核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海啸、核安全问题接连发生,日本正在经历史上罕见的"大创伤"。强震、海啸、核危机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冲击明显大于阪神地震。日本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与阪神地震时的财政环境明显不同,地震提高了日本政府的违约风险和隐含的主权债务风险。但对世界经济整体而言,日本大地震不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虽然全球股市企稳回升,但"核阴云"笼罩亚太、大宗商品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加之受利比亚战争及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外围因素影响,日本大地震使全球金融市场未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灾后重建对我国出口及产业发展带来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16.
一、198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实绩在开放经济体制下,世界的经济衰退给马来西亚经济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其结果是:马来西亚经济1984年的实际增长率为7.6%,1985年下降到5.2%。1985年这么低的经济增长率起因于:国外需求萎缩、外债利息支付增加、原油生产削减。但是,198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仍然远远高于东盟国家的平均增长率(2.7%)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率(3.6%)。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迫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内调整,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环境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给世界各国开展同拉美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也给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面临新形势拉美各国经历了战后数十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和80年代的经济衰退后,不同程度地转变了经济指导思想,通过调整逐步  相似文献   

18.
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部门,对上、下游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拉动、推动作用。同时,日本汽车产业通过国际间产业关联影响着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大地震严重影响了受灾企业的生产恢复,这必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中国企业要大胆"走出去",走国际化道路,锤炼民族品牌,提高民族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同时,政府也要对自主品牌给予税收支持、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建立全球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陷入经济衰退。据估计,新加坡经济至少要到明年第一季度才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这虽不会对亚洲经济造成严重威胁,但作为亚洲最强的经济实体之一,它第一个出现经济衰退将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 新加坡经济衰退的表现 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增长乏力,各种宏观经济指数明显下滑: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经济前景暗淡。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2001年新加坡第一季度GDP下降了11%,第二季度又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0.1%。新加坡政府把2001年度经济增长率由年初定的3.5-5%下调为0.5-1.5%。即使这样,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过于乐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即新加坡中央银行)最近所做的预测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及印度和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重要性的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缘战略概念受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倡导。日本对"印太"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海洋中心倾向,并且包含有牵制中国的内涵。在上述认知的影响下,日本强化西南防卫,介入南海争端,联合美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牵制和制衡中国。然而日本无法正确评估印度及中国在"印太"中的影响,同时也无法给"印太"建构合理的内容,日本牵制、制衡中国的"印太"战略是不会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