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史 《瞭望》2002,(44)
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将于11月6日截流合龙。一个月前的10月8日,在长江岸边耸立了1700多年的张飞庙也开始“搬家”。据介绍,在未来8个月三峡蓄水到二期水位之前,这个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将被整体原样搬迁至32公里外的云阳县盘石镇龙安村新址。 张飞庙是三峡库区惟一一个远距离搬迁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文物整体搬迁工程。据了解,对张飞庙的搬迁,国家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均极为重视,早在几年前,文物专家与当地政府即各自提出了搬迁方案,很自然的是,当地政府提出的方案围绕地方的旅游业发展,而文物专家的意见更重视文物的原样保护,因而在选址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这分歧一拖就是五年。直到今年10月份,由于三峡导流明渠合龙在即,大坝明年6月将实施首期下闸蓄水,张飞庙才开始搬迁,整个搬迁工作只剩下短短的8个月,处于紧张的“读秒”中。 张飞庙搬迁还只是三峡文物抢救工作的一小部分。作为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和融合区域,长江三峡沿岸的  相似文献   

2.
填补中华文明史多项空白的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体现了现阶段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水平 10年前的今天,300余名文物工作者遍布三峡沿岸,紧张有序地开展了对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的基础普查工作。 10年后的今天,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按照规划程序,在三峡沿岸对即将淹没的文物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千余处文物和文物点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3,(38)
巫山,神女的故乡,是长江三峡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巫山的人类历史悠久,境内有亚洲发现最早,迄今约204万年的龙骨坡“巫山人”遗址。距今5000多年的“大溪文化”人类遗址,是我国人类历史上新石器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古迹纷呈,小三峡风景区内汇聚着秦末汉初修建的古栈道、巴人千年悬棺、长达5公里的汉墓群以及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的大昌古建筑群。巫山县文物馆藏达1000余件,在三峡库区和  相似文献   

4.
黄豁  陈敏 《瞭望》2002,(13)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2003年开始蓄水,库区水位将上升到135米;工程建成后水位达175米,代表长江文明的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将沉入水中。我国从1997年就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庞大的文物抢救和保护系统工程——抢救、发掘和保护三峡库区历史文化遗产,不断的重大发现令海内外惊叹,不久前开始大规模发掘的白帝城宋城遗址更是三峡考古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天字号”工程──抢救三峡文物阿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这是中国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的一次大规模尝试。它能否成为一次成功的范例?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上马,为三峡淹没区内的文物提出了一个哈姆雷特式...  相似文献   

6.
王景露  石青 《侨园》2003,(1):40-41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据调查了解,保存于地下和地上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纪念建筑、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少数民族风格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30多万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近7万处,其中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万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0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8处;有27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载体。是物化的历史文化,是国  相似文献   

7.
文物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田野文物作为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祖们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加强田野文物的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是国家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位于西安西北80公里乾县境 内的乾陵,是中国历史上的 一对著名夫妻──大唐高宗李治与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园,是中国鼎盛时期陵寝制度的典型代表,其规模宏大,内涵丰富。中国多数帝王的陵墓,多少都遭到过人为破坏,乾陵可说是少有的例外。 对于这座保存完好的帝陵进行正式发掘之议由来已久,从60年代郭沫若上书中央提议发掘未果,到90年代中期陕西省几次提出请求未获同意,在最近的“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能否发掘乾陵再度成为陕西省和文物考古界及传媒关注的热点及争论不休的话题。两种分歧意见形成对立 对于乾陵能否发掘,目…  相似文献   

9.
邹海伟 《民主》2012,(3):30-32,58
在上海众多的马路中,像多伦路这样的小街小巷实在是太多了。而短短500多米的多伦路,却因为曾经居住过多位文化名人而成为藏龙卧虎之地,201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经过近几年的修葺翻新后.多伦路更是再现了沪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文风情,成为人们探寻上海历史印记、领略上海文化缩影的又一绝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村”不搞终身制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由建设部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安徽黟县召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联谊会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传出信息:建设部和国家文物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库区135米水位线以下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圆满结束,通过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三峡地区在长江文明中的地位得到了更全面的认识——三峡不但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长江标志性河段,更以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长江文明华彩的乐章。  相似文献   

12.
丘岳  穆重怀 《侨园》2014,(12):8-10
日本是中日甲午战争的胜利者,在物质上它获得了鸦片战争后列强从未得到过的巨大利益,战争赔款和赎辽费就达到了2.3亿两白银,再加上掠夺的价值一亿多两自银的财物,总计三亿多万两的库平白银为日本的现代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精神上日本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学生打败了老师,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亚洲秩序被重写了。与中国文化同宗同源的日本为何能够在明治维新后的短短几十年打败中国,其中原因,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简论山西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理论探索》2003,(5):60-61
山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文物旅游资源 ,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阔平台。在山西辽阔的大地上 ,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遗迹星罗棋布 ,像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他们不仅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显示出重大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而且作为旅游文化产业的珍稀资源 ,具有前景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山西应发挥文物优势 ,发展旅游事业 ,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的关系 ,文物部门在其中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刘静 《理论导刊》2001,(6):58-59
从企业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各国的实践应用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民族习俗、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国情、历史环境、风俗文化能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企业文化。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就必须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而不能全盘照抄从异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异国企业文化。一、深刻了解“义利之辩”是建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企业文化起源于日本,勃兴于美国,在80年代风靡世界,成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潮。其中,日本企业文化和美国企业文化两种类型最具特色,并为日美两个超级…  相似文献   

15.
原型 《各界》2011,(4):38-40
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漫长动荡的乱世——两晋南北朝的三百年中,也出现了一位空前绝后的科学家,此人就是祖冲之。祖冲之一生中经历过两朝十二个皇帝,其中两个废帝,三个人没有帝号,七个人死于非命,国家经常沦于战火和血腥之中。祖冲之能在这样的时代做出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不能不说是个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并没有使中国的文化发生革命,在其结束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的文化却发生了断裂。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几十年的革命文化几乎是两败俱伤,西方的异质文化在“开放”的潮流中乘虚而入。象地壳板块的碰撞,你挤我压,引起了八级地震。带着“文化大革命”创伤开始的社会变革使中国的历史又一次走进了文化的失范期。与以前所不同的是在这次的文化失范中产生了青年文化。一 80年代中国的文化热潮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青年文化的生成和崛起。“逆反”一时间成为一种时髦,对主流文化的不认同,随之而来的“越轨”行为和文化上的标新立异常常使社  相似文献   

17.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几千年来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众多、璀璨夺目的文物古迹和名城。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真实传递着各个朝代的各种文化和尼息,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浓缩,是悠久传统的见证。这些为数众多、璀璨夺目的文物古迹和名城,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也使各国人民钦慕不已。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也说过“美国今天最现代化的东西,中国明天也会拥有,而中国的文物以及由文物体现的历史文化名城,美国却永远不可能拥有。”然而,近几年来,因城市建设而使名城遭到破坏的现象日趋严重。一些地方在大规模进行旧城改…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2021,(4):75-82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并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互相推进,但历史与逻辑的进程并不完全一致,主体也不完全相同,性质也不一样。因此,不能只从广义上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一体的,或者说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不能割裂开来,而应把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看作是一对文化矛盾并努力化解。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末,经历过一场浩劫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时候,陡然发现祖国已远远落在世界后列。东西方在经济上的强烈势差使人们不得不思考民族的振兴,中国的出路。终于,历史在一点上聚焦: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古老  相似文献   

20.
张晓兰  孟玲 《党政论坛》2014,(11):28-31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