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尔兰地处欧洲西北部,人口370万,经济发展曾长期滞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爱政府调整发展战略,经过十几年时间,爱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GNP增长率在90年代为9%左右,2000年创爱历史最高记录,为11.5%.人均收入在80年代仅为英国的三分之二,现已大大反超英国,2000年跃居欧盟国家第二位.受美国"9·11"事件影响,2001年GNP增长率为5.9%,今年预计为5.6%,同不断下滑的欧美等国经济相比,仍是世界最为活跃的经济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几大特点 (一)各经济体此消彼长,主要工业国由美"一枝独秀"变成"多点开花".由于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但经济活力不减,2006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6%、2.6%和1.6%.欧洲经济稳健增长,第一、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长2.2%和2.7‰欧盟25国GDP同比增长2.4%和2.9%.日本经济持续复苏,内需和企业投资增幅较大,并有望结束多年的通缩状况,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3.1%和1%.亚洲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率为8.3‰但投资不足和出口依赖问题仍存.俄罗斯、拉美以及非洲经济增速分别有望达到6.5%、4.8%和5.4%.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能源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印度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04年它的增长率高达8.2%,与中国一起被称为亚洲经济的"双引擎".然而,同中国一样,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目前印度的石油日均消耗量达200多万桶,是亚洲地区仅次于中国、日本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耗量的增大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使得印度意识到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4.
2018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与上一年持平,但是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出现剧烈动荡,各主要国家应对下一轮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贸易战"和逆全球化趋势还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5%。  相似文献   

5.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200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这是自1 993年(-1.1%)以来德国经济首度出现负增长.令德国社会各界更为震动的一个事实是,德经济已连续三年处于"原地踏步"状态--2001年和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仅为0.8%和0.2%.  相似文献   

6.
<正>新兴国家崛起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一、新兴国家经济的群体性崛起冷战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新兴国家的经济取得了突出表现,并因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经济增长方面,2000—2013年期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为6.1%,其中金砖国家平均增长率为6.9%,分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不断强劲的反全球化趋势让世界经济面临复杂的风险和挑战。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不稳定的来源。地缘政治变化和社会思潮冲击也会对世界经济运行与绩效带来负面干扰。预计201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3.1%、按市场汇率计算约为2.4%,相比2015年有所下降。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  相似文献   

8.
经济奇迹背后的阴影笔者在2003年时,曾经提出中国进人“国际摩擦时期”的概念,指中国在崛起之中必然引起国际经济、政治的不平衡,进而由平稳崛起的前期逐渐过渡到摩擦的中期,其表现可能是贸易、投资、宏观(如人民币汇率之争)以及政治、文化诸层面的各种摩擦。有人将2004年称为“世界经济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率高达5%,增长几乎遍及全球的每一  相似文献   

9.
汇率稳定的脆弱环境在2003年复苏的基础上,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经济增长率将会达到5.0%。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尽管会放缓,但仍能保持适中的速度,预计在4.3%左右。但是,影响全球经  相似文献   

10.
芬兰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多年来,芬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了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安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高.2004年,芬国内生产总值为1497亿欧元,人均2.86万欧元.至2004年,芬已连续五年被"透明国际"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连续四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在2005年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中也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处于普遍衰退的大背景下,欧洲国家也概莫能外,2001年欧盟经济增长大为减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00年的3.4%降至2001年的1.6%.就发达国家而言,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美国是过度投资泡沫破裂,日本是近十年的结构问题,欧盟则是由于石油和食品价格的意外飚升.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3)
正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9%,为25年来首次破7%。南风窗记者透过详实的经济数据,分析真实的中国经济。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形式压力不小。传统经济增长引擎——制造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支出以及出口——都遭遇重压,经济如何寻找到增长新动能?根据"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676,708亿元2015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近日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的复苏处于“贫血”状态。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7%,2003年的增长率也将低于3%,报告认为,全球经济自2001年大幅下滑之后,开始逐步复苏,但是复苏的速度和范围都不能令人满意。不过,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率的排行榜上依然名列前茅。 (据《人民日报))).我国经济增长率在全球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4.
巴西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伟 《当代世界》2010,(10):65-67
20世纪90年代,巴西确立了坚持以实现初级财政盈余、浮动汇率和抑制通胀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改革,于1995—2004年实现了经济的有限恢复性增长。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带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巴西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出口大宗商品和资源产品,获得这轮资源价格疯涨的巨大收益,从而推动了巴西经济的快速增长,从2005年到2008年实现了近5%的经济高增长率。但美国次贷危机始料未及地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巴西造成较大影响,打乱了巴西先前快速增长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6年冬季号刊登了英国著名左翼学者克里斯.哈曼题为《扫描资本主义的今天和明天》的文章,对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文章内容如下。世界经济最重大的特征是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率不仅  相似文献   

16.
执政老党大权旁落--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丢失政权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自1929年到2000年连续执政71年,墨西哥从一个封闭、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2000年12月,国家行动党的福克斯新政府接手墨西哥时,墨国内生产总值达6700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3位,经济增长率为7%,失业率仅为2%.  相似文献   

17.
就这一轮宏观调控,观察家曾有一连串的疑问:中国2004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是9.7%,在有的人眼里,是过热的一个证据(《政府工作报告》定的是7%左右,被某些专家解读为意在淡化经济增长指标),但历史上日本1955年到1973年18年的年经济增长率也是9.7%;如果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为经济过热的有力证据,但日本曾经有20年的时间民间投资连续增速高达100%;如果说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世界经济中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同,但对整体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有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2008和2009-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2%、4.8%和5.1%。从2003年到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9%,  相似文献   

19.
李安山 《当代世界》2015,(12):16-17
<正>世界格局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多极世界正在形成,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正在加强。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非洲经济已平稳发展了近20年,每年达到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随着中国经济的降速,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4月号发表了日本著名左翼经济学家伊藤诚的题为《陷入结构性困境的日本经济》的文章,认为近期的日本经济复苏是脆弱和不稳定的。四个因素使日本经济复苏受到结构性制约:一是促进日本经济复苏的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二是日本引进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一直在持续地加深国家财政危机,三是大多数日本工人正面对日益恶化的工作生活条件,四是日本总人口趋于减少。该文主要内容如下。虚弱和不稳定的复苏由2004年12月20日日本内阁会议批准的一份文件《2005财年经济展望》将200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从3·5%调低到2·1%,并预计20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