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精神病司法鉴定既包含生物学或者医学的知识,又包括法学的知识,是医学与法律的结合。对于精神病的司法鉴定,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伦理道德意识或者权利意识也深蕴其中。因此,以权利为视角对精神病司法鉴定进行分析,并且在权利的基础上达到精神病被告人和国家、社会以及受害人的利益平衡,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2.
1基本案情 2007年1月27日下午,被告人王某以给吃水果糖为由,将本乡王湾组四岁女孩黄某诱骗至本组东头的稻场强奸.案发后侦查机关迅速查清犯罪事实,被告人亦供认不讳.该案在法院庭审中,被告人的辩护人突然提出被告人有精神病,要求作精神病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某刑事案件被鉴定人,经精神病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为:躁郁性精神病(躁狂状态),有部分责任能力。请问,对此被告人法院能否作出负部分刑事责任的判决?请予答复。  相似文献   

4.
应如何办理重新收押手续?编辑同志:我院在办理一起杀人案时,遇到这种情况:被告人被逮捕后,公安机关对其作了精神病司法鉴定。经鉴定,其为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便将其释放,后检察机关履行侦查监督职能,对其重新鉴定,否定了原鉴定结论,被告人应负全部刑...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存在司法鉴定启动权方面的分配不够合理、司法鉴定主体不够明确、鉴定人准入资质标准不一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司法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成为进一步提升司法实务活动质量的刚需。因此,文章主张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在改进时应当坚持程序正当原则、保证社会公平以及实现权责一致,充分结合我国国情,以期实现社会公平和精神病人权益保障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6.
57例无精神病司法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无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精神病作案的动机和目的,作案方式,案后自我保护能力,"精神症状"及提出鉴定的理由均具有一定的特点。结论: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无精神病案例的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7.
<正>一、基本案情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间,被告人杨某某、李某在经营法律咨询事务所代理交通事故理赔业务过程中,与因交通事故受伤的黄某某等人经事先商量,伙同被告人朱某某出具虚假司法鉴定意见书,并据此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骗取多家保险公司赔偿款共计120万余元。案发后,上海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出具咨询意见书认为,根据现有材料及目前康复情况,原司法鉴定意见书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均不足。被告人朱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被告人李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引起公众关注的几起疑似精神病人犯罪案件,折射出我国死刑案件中精神病司法鉴定存在的严重问题。以中美相关制度比较为视角,针对初步实证调研所暴露出的问题,可以提出若干完善精神病鉴定程序的建议,包括建立审前强制鉴定机制、赋予辩方鉴定启动权、允许辩方见证和参与控方启动的精神病鉴定、确立与专家证人对质之权利、获得免费精神病专家帮助、完善冲突鉴定结论解决机制、强调被告人获得有效辩护的权利等。2012年3月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部分体现这些内容,但该领域仍然存在极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往往要判断被鉴定人行为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判断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是否完整。  相似文献   

10.
听证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对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司法鉴定中虽已有开展鉴定听证的情况,但在听证启动、程序规范、参与人员组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司法会计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重新鉴定等案件中组织鉴定听证会。司法鉴定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司法机关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司法鉴定听证会规范。在构建司法鉴定听证制度时,应重点关注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听证参与人的确定、听证主持人的选任、具体的听证规则及听证程序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司法鉴定管理的角度着眼,今后应加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加强鉴定机构规范化管理和鉴定人队伍建设;严格鉴定程序和规范;努力改善司法鉴定执业环境;尽快适应新《刑事诉讼法》涉及司法鉴定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12.
程序法发展至今日,已不仅仅是实体法运行的保障,而正日益显现出其自身特有的价值——人权保护、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等。作为诉讼程序、尤其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司法精神病鉴定理应在司法过程中得到重视,然而我国的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对比最近震惊全国的邱兴华案与25年前的美国欣克利案,进而比较中美两国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试图得出对我国人权保护、尤其是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保护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赵宁 《犯罪研究》2004,(4):43-48
被告人有罪供述补强规则属于证据证明力规则,主要目的在于对被告人有罪供述证明力进行限制,我国刑事诉讼法也对被告人的有罪供述提出了补强要求。应以实体法为依据,从证据法的角度对该补强规则的性质、根据、适用范围、和补强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能力、共犯有罪供述方面进行明确,以求补强规则能在刑事司法中得以恰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徐凯 《政府法制》2011,(15):16-17
应当对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进行改造,这是学界共识;没有达成共识的是,如何改造。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种,由于精神病人可能免予刑事处罚,因此这是刑事诉讼程序设计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往往左右司法判决。  相似文献   

15.
被告人有受审能力是美国刑事审判中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虽然受审能力规则与精神病辩护制度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不能互相包容。当被告人可能患有精神病时,控辩双方和法官均可对被告人的受审能力提出质疑。这种质疑一经提出,法院就应当进行听证。听证前应当由精神病专家或心理学专家对被告人的受审能力进行评估和作出精神病学报告。如果被告人无受审能力,那么法院应裁定将被告人关押于精神病机构接受治疗。美国刑事审判中关于精神病被告人受审能力规则的实践为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构建相关的规则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论影响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一致性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司法精神病鉴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要求重新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案件渐年增多,而鉴定结论(包括医学诊断结论、法定能力评定等)不一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司法机关审理案件中的难题。本文试从学科方面、鉴定方式、鉴定标准、共患疾病、法律制度等14个方面分析了重复鉴定导致结论不同原因,并从①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有关法律法规;②健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管理体制;③制定统一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标准;④建立完善的鉴定结论质证制度和采信制度;⑤健全鉴定人的审批制度;⑥改进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制度;⑦提高鉴定质量;⑧复核鉴定或重新鉴定时要慎重;⑨健全鉴定人的培训与考核制度等9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裁判要旨】被告人基于变态心理,多次用锐器刺击女性胸部,并造成多人伤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非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法官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掌握的精神疾病方面的常识,就被告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作出基本的审查判断,从而决定是否接受对被告人做精神病鉴定的申请。对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犯罪后果特别严重、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故意伤害罪的被告人,可依法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相似文献   

18.
近期。对特大杀人案被告人邱兴华的刑事审判引起了国内媒体、社会公众和法律界人士以及精神病学家等的高度关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就本案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和辩论。二审法院是否应当对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人们争议的主要焦点。而围绕该焦点更深层面的讨论,则涉及到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否具有司法鉴定的启动权。在法院拒绝接受刑事被告人或其辩护人的鉴定申请时.辩方是否有权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尤其是在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剥夺生命时。  相似文献   

19.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委托国家鉴定机关或指定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依照法定程序所作的鉴别和判断。通常进行的司法鉴定有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痕迹鉴定、文书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等。新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至122条对司法鉴定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从实践看,社会各方面对有关精神病等鉴定的规定基本没有异议,但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问题存有疑虑。刑诉法第120条第2款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笔者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日益发展和健全,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受到全社会的极大的关注,但其中的不足也不断凸现。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启动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司法鉴定的严肃性及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因此,以法定的或规范化的形式完善我国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程序应是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