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1992年的联合国大会也把荒漠化列为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荒漠化到底有多可怕?中国的荒漠化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怎样治理才更加有效呢?6月17日是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本刊选登有关荒漠化的相关文章,与大家共同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1992年的联合国大会也把荒漠化列为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荒漠化到底有多可怕?中国的荒漠化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怎样治理才更加有效呢?6月17日是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本刊选登有关荒漠化的相关文章,与大家共同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国际防治荒漠化年,6月17日又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希望,沙漠化不只是作为一个警示让我们警醒,而更应成为我们积极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的动力,成为我们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的一个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4.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荒漠化被称为“地球之癌”,足以证明它的危害之剧。由于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中国的荒漠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土地荒漠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于1994年10月14日在巴黎签署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  相似文献   

6.
回顾并证实我们对《联合国关于在遭受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的承诺,这一公约已于1996年12月26日正式生效。考虑到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全球各国的承诺将被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审议,尽早实施公约条款是ZI世纪议程成功的必要保障。注意到亚洲地区各受荒漠化影响缔约国拥有共同的环境、目标,尽管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还注意到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荒漠化都威胁着亚洲地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欢迎1996年8月在新德里举行的亚洲执行公约区域…  相似文献   

7.
在第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6月17日,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政协、林业厅、水利厅、环保局、畜牧厅和发展计划委员会等18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天山环保世纪行”执法大检查,从乌鲁木齐启程。据了解,从6月17日至7月5日,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自治区人大代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及中央驻疆新闻单位、自治区各大媒体的30余名记者,将分赴南北疆对我区防沙治沙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采访报道。今年“天山环保世纪行”的主题是:“防沙治沙、保卫家园”。本次检查和采访报道的重要内容为:学习和宣传防沙治沙法的情况;将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制定治理规划的情况;我区沙化危害情况及具体防治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等。北疆检查组将赴昌吉市、乌苏市、塔  相似文献   

8.
中国如何减轻水旱灾害杨联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纪念“国际减灾日”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与水有关的洪水、干旱和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更为惨重,”不仅夺走大量生命,而且每年全球因水造成的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相当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一半。他...  相似文献   

9.
女士们、先生们:亚洲防治荒漠化部长级会议今天开幕了,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致以衷心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是中国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召开的,会议得到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我代表中国政府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亚洲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防治荒漠化、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亚洲各国人民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这次亚洲防治荒漠化部长级会议是亚洲各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亚洲区域执行附件,积极开…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大问题。荒漠化(Desertifcation)作为世界性大环境问题,正在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多年来,尽管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同荒漠化进行抗争,但荒漠化仍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目前,全球约有荒漠化土地3600万平方公里,IOO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2O亿美元。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项艰难使命。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  相似文献   

11.
环球/焦点     
《创造》2012,(8):6-6
严重旱情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作为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目前正面临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根据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的数据,目前美国本土48个州已有三分之二的区域遭遇了中度以上干旱灾害,为历史最高水平。截至8月5日,美国预期收成“非常差”和“差”的大豆作物所占比例升至39%,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05,(1):39-39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高甲荣日前表示,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由1994年前的每年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高甲荣说,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27.9%,造成的沙化年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他说,我国已成为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过去几十年里,我国仅有约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恢复,而“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专家介绍,我国80%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分布于北方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近50年来…  相似文献   

13.
当你走进春波荡漾的三月,丰富的节日扑面而来。“3.5学雷锋日”、“3.8国际妇女节”,接着便是“3.12植树节”、“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还有爱耳日、睡眠日、结核病防治日,以及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这一连串涉及众多行业的节日,虽然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各不相同,但有一条共同的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追寻真善美,回归世界的本真。  相似文献   

14.
沙没北京?     
陈建芬  冯保 《小康》2006,(6):26-35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而在两个月前的4月17日,北京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降尘天气,30万吨沙尘一夜之间如黄雨般洒向这个被称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千年古都,即使对沙尘暴见怪不怪的北京市民也着实下了一跳,而正处旅游高峰期的来京游客则是真正欣赏到了早有耳闻的“沙尘春景”,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和旅居北京的“老外”们也找到了多年以后“北京记忆”的谈资。无独有偶,或许是老天有意要点化国人,当天也正好是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开幕的日期。在漫天浮尘中走来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沉重而严肃的口吻说:“同志们,我们不能闭门开会。会场外,北京正出现严重的降尘天气。这虽然有气候的因素,但也反映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问题是,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首都”甚至已经被提到“首都学”的高度上,其对生态的重视不可谓不重,对环保的投入不可谓不多,但为何一边是工作报告和宣传报道中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而另一边又在现实中饱受环境恶劣之苦呢?这场沙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5.
《前沿》2009,(4):F0002-F0002
《荒漠化防治政策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一书于2006年12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21万字,由包庆丰副教授(博士)、春英高级工程师所著。该研究成果是基于包庆丰主持的中韩合作课题“中国荒漠化破坏与治理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案例分析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国东北亚林业论坛合作)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强调“权益,责任,落实”。今年的主题旨在强调世界各国领导人有责任履行为防治艾滋病作出的承诺,并且号召公众积极参与抗击艾滋病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宁夏“种草养畜”的减灾模式,对于研究干旱地区的减灾工作,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充分认识在我国干旱地区开展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发生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类灾害,即洪涝、干旱和地震。需要指出的是,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干旱在给农作物带来损失,影响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问题更加突出,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研究我国广大旱灾区的减灾和救灾问题,保障旱区人民…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7,(9)
防治荒漠化形势依然严重王: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沙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是262万平方公里,沙化面积是174万平方公里,当然中间有交叉的。这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也严重影响小康进程。因此我有一个观点:对于中国的荒漠化,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只让少数人知道不行,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治理开发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以下简称“四荒”,包括荒地、荒沙、荒草和荒水等)是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20.
民勤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 ,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 ,属西北干旱区大型内流盆地之一。远在公元前 ,民勤是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 ,土沃泽饶 ,可牧可渔。自西汉始 ,揭开了垦殖农业的序幕 ,移民规模迅速扩大 ,人工农业生态逐步代替了原来的自然生态。加之石羊河上游的垦区拦蓄引水 ,气候趋于干旱 ,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干涸 ,由昔日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 ,水干风起 ,沙逼人退。时至今日 ,民勤县已成为甘肃乃至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在地理和环境梯度上 ,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 ,是西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