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法律上的一种抽象人格,法人不仅是民事主体,同样可以成为刑事主体。法人犯罪已被正式纳入我国刑法典之中。法人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样也可以以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享有其应有的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证人证言是世界各国刑事诉讼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证据,在我国刑事证据体系中也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证人出庭作证是充分发挥证人证言这种证据作用的关键环节。所以,证人出庭作证已成为各国刑事诉讼法普遍确立的制度,也是当今刑事审判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法院查实案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进刑事诉讼的民主化、公开化和完善整个刑事诉讼制度,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证人出庭作证能使我国新的刑事审判方式得到有效实施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作了重大改革,将原…  相似文献   

3.
史炜 《法制与社会》2011,(17):29-30
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大问题。证人不出庭不仅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不利于查明事实真相,也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及分析我国证人出庭制度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免证特权是相对于一般证人必须出庭作证的义务而言的,是证人作证原则的例外。我国很多学者提出应当借鉴、移植西方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免证特权制度,以解决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难问题。本文通过对证人免证特权制度目前在我国建立该制度的现实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构建有限度的证人免证特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证人出庭作证直接影响到案件事实的查明,是公正司法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沿用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在设置上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立法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了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直接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本文主要从立法层面分析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并相应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关键证人出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非常强调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我国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分析入手,通过建立关键证人出庭制度的构想,来对此问题提出创造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证人资格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是一种重要的证据,但出庭作证的人由于年龄、知识水平、所处的地位、生理和心理状况的不同,其证言的真实性和证明力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对不同的知悉案情的人的证人资格的界定和探究,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明确证人的范围,以便在诉讼中更好地适用证人证言.并为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霍震 《法学研究》1985,(6):55-60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是证据形式之一。各国在法典上都有明文规定,由于国家性质和诉讼制度不同,有关证人的制度及规则也各有异。就它们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对进一步阐明我国刑事讼诉中的证人制度并使之完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是实现刑事诉讼良性运行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国立法的缺陷,刑事诉讼中证人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本文立足我国现实,对刑事诉讼中证人保护制度中的缺陷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提出若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严新 《天津检察》2006,(2):32-33
一、证人不作证情形浅述 证人不作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就所认识,了解的案件事实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言的行为。当前,由于受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拒不作证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针对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保护问题都没有投以足够的重视。随着现实生活中对刑事诉讼证人的打击报复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方才引起相关立法部门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保护问题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障碍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障碍分析与对策思考●蒋大兴马放海现行的职权主义纠问式刑事诉讼模式存在诸如注重法官庭前查案、忽视控辩双方权利和地位的均衡与抗辩、庭审时由法官包揽举证、不重视质证程序的运用等弊端,其直接后果之一是证人的出庭率低。而证人不出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高婕 《天津检察》2006,(2):30-31
根据我国刑法第305条的规定,伪证罪的犯罪主体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这四种人都是同刑事诉讼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或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工作人员,或属于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随着法律方面的不断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保护制度中的一些漏洞也要及时的跟进。本文将对刑事诉讼中证人保护制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在中国法律的不断发展和健全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美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比较不完善的制度之一,且我国当前的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现象极其普遍。本文从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的几个典型视角对中美证人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可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的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16.
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才能构成本罪。有人认为,对于伪证罪中的证人不应作狭义理解,应包括被害人在内。  相似文献   

17.
被害人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角色。然而,关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权利的认识,历来并不一致。在被害人地位被重新审视和重视的今天,对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历史沿革和域外情况进行系统考察,对进一步正确认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证人作证是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刑事司法公正实现的有效途径。证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证行为是基于一定的作证心理而为的诉讼性行为,在出庭作证前其心理衍变经历了事实意义上证人心理、法律意义上证人心理变化阶段,完整的证人作证心理还包括了作证中和作证后的心理。应在诉讼过程中建立和实行一系列的制度以培育证人的积极心理,化解消极心理。  相似文献   

19.
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作出的规定,但是长期以来,这种规定往往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证人出庭作证在实践中大多停留在口头表达,仅限于文字形式。本文拟从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的现状、证人出庭作证的意义、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论证,提出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这一瓶颈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改革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证人不出庭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刑事审判方式改革,妨碍了诉讼目的实现.因此,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