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领导干部的腐败,一般都不是孤立的现象,往往不是形成"窝案",便是导致"圈子腐败".而"圈子腐败"尤其需要警惕."圈子腐败"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省内     
《廉政瞭望》2010,(4):68-69
四川省2009年处分厅级干部9人 2009年,四川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牟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018件,结案3668件,党纪政纪处分4413人,其中厅级干部9人,县级干部152人,移送司法机关312人。去年立案查处的案件中,四川省纪委监察厅查办案件23件,其中厅级干部16人,县级干部7人,移送司法机关14人。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和现实表明,权力具有扩张陛和蜕变性,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容易被滥用而导致腐败。在我国,领导干部由于滥用权力导致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整合社会上各种监督力量,构建起以民主和法治为基石的监督体系和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07,(10)
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工作之余都有自己的"圈子"。如果细分这个"圈子",又可分为"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等。人是社会的人,固然离不开"圈子",然而,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圈子"的关系则是个大学问。许多领导干部走向腐败,与自己的"圈子"有直接关系。回顾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观察那些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我们就会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苏共这样一个拥有70多年历史、2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其垮台是诸多"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共没有跳出"周期律"陷阱,特别是党内逐渐形成的特权腐败,也就是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凭借其政治地位和社会身份,垄断政治、经济等权力,并为谋取私利而滥用权力。在苏共党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特权腐败已成为根深蒂固和习  相似文献   

6.
<正>隐性腐败自古有之,是一种官场顽疾。一些官员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利用制度漏洞或执法松懈牟取私利,被发现时则用“一时疏忽”“下不为例”等加以开脱。但腐败就是腐败,无论手段多么隐蔽,所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身份便是“隐性财富”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宦官张让是汉灵帝朝的“十常侍”之一,手眼通天,  相似文献   

7.
花与刺     
《先锋队》2013,(3):56
画外音:人民群众最为深恶痛绝的腐败就是以权谋私。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个人与公家是"彼此不分",合法与非法利益界限模糊,这种混淆公私,把职权当特权、用公权换私利的现象,不仅是导致腐败的重要诱因,更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他们手中掌握着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职守。如果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既为老百姓所不容,也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  相似文献   

8.
镜子 《先锋队》2011,(16):54-56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摘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9.
试题: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任建忠 《河北党风》2003,(10):35-35
当前腐败现象演变的一种趋向是权力家庭化。一些领导干部往往由于自己出面收受贿赂风险太大,就纵容其配偶、子女借权“曲线敛财”,从而大肆为家庭、家族牟取私利。近几年查处的典型案件中有50%的案件涉及领导干部的配偶和子女,如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原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许  相似文献   

11.
所谓行政权力腐败,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超越行政权力运行的范围,不受约束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其核心是权钱交易。当前要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腐败的发生,就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行政权力腐败。   一、立法规范行政权力   从源头上遏制行政权力腐败,关键是要立法规范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的行使和监督都有法可依。   首先,要立法界定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行范围,规范其权力运作程序,有效防止越权和滥用权力。目前有两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一是行政审批,二是红头文件。有的地方、部门,因越权和滥用权力导致…  相似文献   

12.
谢光辉 《党建》2014,(7):47-47
正时下,"圈子"流行,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究其本意,"圈子"原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联系在一起的人群。而在一些单位和部门,部分干部为了升迁、逐利等私欲,整天琢磨找门路、拉关系,形成了形形色色所谓的"官场圈子"。圈子的形成,一要有核心,二要具备向心力。在"官场圈子"中,"核心"往往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向心力"就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规则"就是相互照应、相互  相似文献   

13.
<正>"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一句名言,在社会上流传甚广。说的是为人处世不要斤斤计较,不能太较真。事实上,作为领导干部,"难得糊涂"有时不可或缺,尤其在涉及个人利害得失、不关涉原则大道的问题上,"难得糊涂"往往能使领导干部跳出自我私利的圈子,是一种大智慧、真聪明。但是,"难得糊涂"也不能处处使用,特别是在涉及党纪国法、大是大非的事情上,"难得糊涂"会铸成大错,酿成祸端,是一种真糊涂、大愚蠢。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6)
<正>在一个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时代,有人形容说,"圈子有多远,你才能走多远"。然而,如果在官场中也明目张胆地经营圈子,进而衍生出"圈子文化",则蛊惑了世道人心、污染了政治生态。什么是官场"圈子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些官员结党营私,为一己私利编织利益同盟。对于"圈子文化",中央的态度非常鲜明。"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我  相似文献   

15.
权力即公共权力,其本源和主体是人民群众,党员领导干部及其他国家公职人员受人民之托行使权力,其权力理应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相关制度的制约。滥用权力是党内产生腐败和决策失误的重要根源,滥用权力会使执政能力消失殆尽,民心丧失。着力关紧滥用权力的"笼子",就要以明确权力受托者的自我定位为前提,以构建运行有效、程序严密、内在互动的科学机制为重点,以推进网络建设为保障,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制约框架体系,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权力滥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镜子 《先锋队》2011,(8):54-56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摘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为什么一个个贪官倒下去,仍有更多的腐败者仍前仆后继以身试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逃脱监督的权力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反腐倡廉必须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督,以有效地防止权力被滥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从源头上制止腐败。一是加强机制监督。首先要防止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建立起一种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新机制。其次对领导干部的生活圈、工作圈、交际圈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行使到哪里。这样的监督可以使领…  相似文献   

18.
腐败成本是指人们在权力与私利非法交换时所作的投入,或者说所付出的代价.腐败作为公权执掌者的非法谋利行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追逐和实现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追逐私利,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公私利益出现分化后的一种普遍现象,只要公私利益的对立和差别存在,人们追求私利的行为就无法避免.因此,追逐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是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动力,古今中外所发生的一切腐败行为,无一不是利益驱动的结果.认真研究腐败成本的构成和提高腐败成本的途径,对惩治和扼制腐败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官邸制"课题研究构思于2008年,2013年列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重大课题项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实行官邸制",该课题研究广受社会关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在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出现一些问题,领导干部违规建房、"以权谋房"成为腐败的新形式,干部交流、异地任职等客观上为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房"提供了便利,包括高级领导干部住房在内的特权泛化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政府形象。实行官邸制既是目前世界的普遍做法,也能有效遏制少数领导干部在住房方面的腐败。中国特色官邸制建立要明确其适用范围和主体资格条件,积极探索异地任职干部"官邸制"的改革路径,官邸和公宅一律由国家统一建造、购买或租赁,并按照严格的制度配置设施和修缮,还要建立严格的住房监察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20.
腐败现象的根源在于公权与私利的交易,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手中的权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领导干部应把握权力的"四个特性",把好最易失守的"四个关口",谨记腐败的"三大危害".领导干部在从政道路上,一要坚定理想,打牢信念之本;二要正视权力,遵循为官之德;三要慎独慎初,夯实立身之基;四要率先垂范,管好身边之人;五要敢抓敢管,负起领导之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