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敌后战场有一支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抗日劲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被中共中央军委赞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为了铭记东江纵队的光辉业绩,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东莞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2.
胡键  陈枫 《党建》2005,(11):42-43
在中国的抗战史中,有一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直接指示的艰难环境中,这支部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中将这支部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支部队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2003年底,在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之际,广东惠州罗浮山下建起东江纵队纪念馆,成为又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5508名烈士用生命铸辉煌金秋,我们来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只见广场一…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龙岩籍著名抗日英烈陈明与其妻辛锐名列其中。陈明,又名少微,龙岩县(今新罗区)东肖镇龙聚村人,1902年出生。早年他与邓子恢等进步青年发起组织革命书社"奇山书社",创建了宣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岩声》,并写下了《争回我们的自由之路》等光辉篇章。1926年  相似文献   

4.
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辽西各地纷纷组建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给日寇以沉重打击。1932年1月15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关于满洲事变第三次宣言》,高度评价辽西抗日义勇军的辉煌战绩,其中提到:"锦州与各地广大群众自动武装起来组织义勇军、抗日军,驱逐了日军出义县、大虎山等地方,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滚出辽西……"这其中就包括民族抗日英雄马子丹率领的义勇军队伍。马子丹,锦州义县刘龙台镇刘东村  相似文献   

5.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撑起了东北抗日战场的大旗,站到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前沿。14年转战白山黑水的漫长战斗生涯,艰苦卓绝,感人肺腑,前仆后继,英雄辈出。李敏就是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女兵,在她的身上,凝聚了东北抗联伟大的爱国情操、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以及战斗到底的英勇气概。走上抗联路的少年先锋李敏,朝鲜族,原名李小凤,李明顺。1924  相似文献   

6.
正在鲁西南地区,当时老百姓中至今传颂着一个传奇人物的故事,他驰骋沙场多年,出生入死,为巩固和发展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卓越战功,并荣膺"鲁西南半壁屏障"的称号,他就是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陇海支队司令员、定(陶)曹(县)支队司令员等职的王道平。2015年8月,国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王道平的英名赫然在列。"武林盟主"成了正规军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又称"山西新军",是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战斗在华北抗日战场上的一支抗日武装。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迫于形势,接受了共产党人薄一波等关于组建山西新军的建议,并委托薄一波负责。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太原成立。同年11月,发展到4个纵队。其时,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二九师派遣大批军政干部参加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鄂赣皖边地区,有一名一直流传至今的智勇传奇的抗日英雄,他就是从荆楚大地的荆州古城毅然投身于抗日战场,曾任鄂豫边区新四军5师挺进18团政委的郑重(原名陈钟万)。人们敬佩郑重,素称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卓越指挥员,一员有勇有谋的战将。  相似文献   

9.
正在吉林通化有个"望儿山"的故事,整整流传了80个春秋,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烽火中一对父子生离死别的家国情怀。这座山位于集安市头道镇苇沙河村,原叫东山。1935年10月,抗日英雄、"中韩抗日同盟会"的主要发起人叶景山就在这座山的娄子沟与日伪军交战时壮烈牺牲。噩耗传来,叶景山的老父亲悲痛万分,天天站在村头,遥望此山,止不住哭泣,企盼着年仅23岁的儿子能够突然回到自己身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人将此山,改称"望儿  相似文献   

10.
在吕梁山麓、汾河平原的广袤地区,有一位传奇式的八路军抗日英雄,他就是抗战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工卫总队第四大队大队长、工卫纵队直属游击支队支队长、工卫旅二十二团三营营长、二十三团二营营长、旅供给处处长等职的任应枢。他当时为国难忧愤于怀,蓄起胡须,并发誓:“抗战一日不胜,胡子一日不剃。”因此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任胡子”。在老英雄生前,陪伴他的有一把刀柄上刻着日文的“應永州三年二月八日條州長舩則光作”日本军官的指挥刀,这是他在1938年5月间,指挥八路军工卫旅第四武装抗日工作团在文水县开栅村伏击日军后勤车队缴获的战利品。当时旅首长把这把军刀奖励给了他。目睹老英雄的这件战利品,仿佛把我们又带入了那急风骤雨的抗战年代。老英雄和他的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消灭日军的战斗身影是那样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1.
抗联英雄园     
《实践》2021,(8)
正抗联英雄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阿荣旗政府所在地)建设社区东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从1939年12月至1942年三次挺进呼伦贝尔,同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起展开了抗日游击活动。抗联部队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少数民族群众共同抗日,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和挑拨我国民族关系的阴谋,并且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献出了自己年仅十六岁的生命;有这样一群市民,她们在英雄救人之后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让英雄流血不流泪;有这样一个城市,她大力弘扬主旋律,她珍视英雄,关爱英雄,让英雄在九泉之下无憾无悔。这个少年就是乌海市海渤湾矿业公司第四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杨金波,这些市民就是乌海市的老百姓,这个城市就是乌海。  相似文献   

13.
十月金秋,层林尽染的太行山以她美丽、丰饶的身姿,迎来一批远方客人:10月20日,由河北省拍摄的电视剧《少年英雄王二小》在小英雄长眠的地方——涞源县开机。不久,被歌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放牛娃将走上荧屏,与怀念他的人们相见。同时,也将向世人宣告一个事实:王二小确有其人,他是一个真实的抗日英雄。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宿州市桃山集出了一个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他叫孙象涵.抗战初期,他组织了"彭南游击队",任大队长.其间,他带领游击队员打鬼子、除汉奸,威名传扬苏鲁豫皖.他曾任八路军五纵队三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九旅副旅长,以后转入军工生产,担任新四军军工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机械工业部成套设备局局长.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及其东江纵队分会联合编纂的《东江纵队图文集》(以下简称《图文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和广州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了。这是继《东江纵队史》《东江纵队志》后,又一部全面反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权威著作,是东江纵队史乃至华南抗战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6.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的赵尚志,是人尽皆知的著名抗日英雄。但其生前曾两次被"开除党籍",死后40年才被恢复党籍的坎坷经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志在《东江抗日星火》(载1965年9月19日《解放军报》)中提出:"东莞模范队在日寇侵占虎门后,于虎门外围领导群众阻击敌人,打响了华南敌后抗日第一枪。我们惠宝人民游击队刚一建立,就出击淡水,消灭了伪组织,成立了东江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惠阳县淡水区人民行政委员会。"一、东江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七七"事变后,根据中共香港海员工委和香港  相似文献   

18.
正"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70多年来,每当这首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响起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个个英雄少年的身影就会浮现在大家脑海。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晋察冀边区的少年儿童成为敌后抗战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一作为"未来社会主人""革命的下一代"和"民族后备军",中国共产党从苏区时即开始关注儿童这一群体,在保家卫国、守护根据地的抗战热潮中,  相似文献   

19.
魏联军 《党建》2021,(10):48-50
如果把王占山的英雄之旅喻为"红色剧本",那么可分为上下两集,上集是"为党战斗",下集是"为党代言".40年军旅生涯,如雄壮激昂的"交响乐",高潮迭起;34年离休岁月,是沉潜缓慢的"轻音乐",波澜不惊.前者像山峰,后者是幽谷;山峰有多高,幽谷就有多深.熟悉他的人无不感佩:"老爷子前半生是英雄,后半生也是英雄!"  相似文献   

20.
1943年10月,正当华北日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六团部队在被敌我双方称为"王疯子"的勇猛战将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我军抗战史上一次最为成功的伏击战,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秘密谍报站送出绝密情报1943年,我抗日军民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粉碎了日军对我敌后战场的重点进攻,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