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刚 《党史文苑》2007,(2):63-64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包括耕地被大面积地征用,从而出现了失地农民.农民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土地征用中更需要保护他们的权益.因此,笔者对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其应有利益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包括耕地被大面积地征用,从而出现了失地农民。农民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土地征用中更需要保护他们的权益。因此,笔者对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其应有利益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雪 《理论学刊》2006,(1):45-4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都面临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境遇,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仅靠征地补偿费用是远不能维持长久生活的。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难,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所作出的牺牲,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据统计,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已超过4000万人,并仍在以每年约200万…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并不断壮大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包含了经济利益、社会权益、政治权利及文化融洽、社会和谐等内容的综合性问题。失地农民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还是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要真正把角色转型为"市民",必须通过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既获得外在资格的市民化,又获得内在素质的市民化,实现自身在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市民化转型,才可能适应城市,成为合格的新市民。笔者主要对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土地征用来实现城市扩张发展的模式已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方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使失地农民从农村居民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身份,所在村庄的基层组织也由村委会改名为居民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我国的失地农民正面临着从乡村治理到社区治理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探索失地农民社区的形成历程,评析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的社区实践模式,对于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维护城市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差异与融合:关注失地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转变为城市的新市民,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农民市民化,看似变更户籍,实现身份转变,实际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农民与市民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着重把握好五个统筹,有助于农民真正融入现代市民社会,完成市民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淳安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失地农民,他们在市民化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生活水平下降、就业难等现实困境,遇到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等制度政策上的约束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等障碍,应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通过观念调整帮助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通过政府支持引导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活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失地农民,这一过程深深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现状和未来预期.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表明:农民在迅速城市化进程中,整体上对未来的生活预期并不是很明朗;征地补偿较低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是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一大阻力;农民非农就业整体较好但培训力度急需加强;外来劳动力并非失地农民非农再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社会保障不足,急需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系统;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加强村集体经济管理,才能增强农民对集体资产的信心;为农民办理与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实现市民待遇是政府征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双重提速,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使得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原因在于各种失地农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小军 《求实》2004,(12):102-105
在城市化进程中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空间的扩展 ,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 ,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就业安置、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为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保障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权益 ,需要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 ,探索城郊结合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方法 ,给城郊结合部农民拆迁以“市民待遇” ,为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建立和完善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不仅仅是户口的转变,还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系的重塑、思想意识的变迁等问题。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这里说的失地农民是专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城市建设用地需要,耕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但仍然保持着农民身份,并未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失地农民与城市化是一对孪生矛盾,近年来,在某些领域,这对矛盾越来越尖锐,有的甚至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如果说失地农民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后的境况如何?他们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了保障?我们又该努力为他们做些什么?使这对孪生矛盾成为孪生姊妹,和谐并进。  相似文献   

13.
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历史上以农业生产为主,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征用农地日益增多.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3年9月,仅嘉兴市区规划区内征地累计就达6.5万多亩,全市累计数则超过25万亩.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安置失地农民,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为此,嘉兴市从1993年开始在市区进行了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土地换社保"为核心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框架,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因征地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改革开放后,各地在日益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以及新建扩建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水利设施等,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不得不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补偿标准过低而且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现状及问题失地农民对过低的补偿安置费用强烈不满。一是补偿标…  相似文献   

15.
鲁艳平 《世纪桥》2014,(3):83-84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成为了城镇化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为了改变当前农村土地征用的困境,地方政府应实现合理的职能定位。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五种缺陷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方向:严格界定征地范围;加强对土地征用行为的监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征地补偿机制;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成为征占的对象。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不断发生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由此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从改革路径看应通过严格界定征地范围,保护耕地;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健全土地征用法规;完善政府征地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成立专业仲裁机构解决征地纠纷等多方面措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不可避免的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土地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就业培训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05,(2)
1.农民失地引发社会矛盾目前全国约有4000万失地农民,关于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滞后,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费偏低,是造成农民失地后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2.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具体表现为不同收入者之间、区域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其中,不同  相似文献   

19.
权利贫困视野下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必然性。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牵涉到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但从本质上看却是农民的权利贫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消除农民的权利贫困,要从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普遍提升农民的权利意识水平以及完善、规范农地征收程序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对创新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农田被征用,并出现了大量失地又失业的农民群体,这种状况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为了严格保护耕地和失地农民的利益,必须对传统的土地征用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实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