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干部的述职评议、组织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的评议(以下简称"两评"),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开展"两评"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有利于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而且有利于丰富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拓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监督  相似文献   

2.
述职评议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选举和任命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的一种好形式,它对于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强公仆意识、人大意识、法制观念和廉政勤政观念,都具有一定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提高述职评议质量,增强述职评议实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处理好工作报告与述职报告  相似文献   

3.
监督权,包括对选举、任命的干部进行监督,是我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自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以来,各地都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如何对选举任命干部进行监督。近些年,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对选举任命干部进行述职评议、对"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进行工作评议,有的地方还在年度人代会上组织人大代表对县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读《公民导刊》2013年3期,笔者欣喜地看到,  相似文献   

4.
每月快递     
从7月开始,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副市长开展述职评议。接受述职评议的是市政府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及民政工作的孙景淼副市长。评议时间从今年的7月至10月,为期3个月。对人大选举或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总结和探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已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杭州市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5.
杨自华 《云南人大》2006,(7):24-24,25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述职评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加强对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增强被评议对象的人大意识、法律意识、公仆意识的有效途径。如何搞好述职评议工作,增强地方人大监督实效,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徐刚 《天津人大》2004,(9):32-33
述职评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开展述职评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执政为民的意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督促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任务,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述职评议工作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7.
李伟 《人大研究》2004,(3):20-20
目前 ,述职评议已成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被任命干部进行监督的一种好形式 ,得到了各级人大的充分肯定 ,并逐步形成一种制度。但如何获得理想的评议效果 ,则是每位述职者都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笔者从近几年述职评议的实践看 ,认为被任命干部述职时应做到“四忌” :一忌将述职报告写得言过其实。述职者要实事求是地向人大常委会汇报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 ,特别是任职以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廉洁勤政、热心为民等方面的情况 ,但有些述职者为了赢得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好感 ,背离了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 ,只讲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普遍组织代表开展了两项评议活动。一是对同级国家机关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评议,二是对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述职进行评议。这两项评议,有的地方工作评议在前,述职评议在后;有的地方述职评议在前,工作评议在后;也有些地方述职评议和工作评议同时进行;还有少数地方不仅对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述职进行评议,还对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述职进行评议;部分省区还通过地方立法对评议作了规范。评议丰富了地方  相似文献   

9.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04,(12):28-29
新密市人大决定对“一府两院”负责人进行述职评议,中原区人大首次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孟州市人大组织宣讲团深入乡村,修武县加大对非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干部的监督力度,中站区人大常委会任命竞聘上岗的法官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的评议工作是从1989年起步的。1994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评议了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尤其是省人大常委会评议省高级人民法院,效果明显,社会反响很大。从1995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过去评议工作和吸收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由评议单位工作发展到评议人,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对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述职、评议,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渠道,将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对人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人大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权和监督权的统一。一、述职评议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1.
开展述职和评议的体会康县人大常委会换届以来,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对公检法三机关的执法和廉政情况进行了评议,对常委会任命的水电、交通、工商、审计、农牧、商业、经委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述职评议。1996年又对人大及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干部普遍进行了书面述职...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实行领导干部述职制度”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实践表明,它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正确行使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规范述职人员的述职报告,对于进一步完善述职评议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2月24日,寒风凛冽,而在新密市牛店乡的一个小礼堂里,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200余名选民代表一大早便从十里八村聚集在这里,来听取自己所选举的市、乡人大代表作述职报告,对他们履行代表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杜光富代表能够认真反映选民的意见,坚持为选民办实事,我们认为他是一名合格的代表。""马新照代表的工作我们是满意的,不足的地方是对学习抓得不够紧,希望今后加以注意……"会场上,代表们的述职报告和选民们的评议交汇在一起,人声鼎沸,气氛热烈。人大所任命的"一府两院"干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述职,人大代表对其进行评议,这是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工作监督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而人大代表向选民进行述职并接受选民的评议,正因为目前在许多地方开展的还不够广泛,新  相似文献   

14.
●国家权力机关人事监督的对象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的内容必须以其法定职权为标准 ,重点监督履行职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等方面情况●通过地方立法把述职评议、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固定下来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立法是个酝酿已久的话题 ,其中有关人事监督的立法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由其选举和任命的干部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但是 ,现行法律对国家权力机关的人事监督权规定得过于原则 ,缺乏操作性和程序性。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贯彻…  相似文献   

15.
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地方人大工作,尤其是改进地方人大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监督不力的问题,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地区的贯彻实施,是各级人大十分关注和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省不少市、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述职评议试点和人大代表评议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有的已开展多年,并形成了制度。1993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人大代表对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开展了评议。1994年省人大常委会对省工商局和省土管局开展了两项评议工作。目前,这两项评议工作,已在全省范围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评议工作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监督形式.初始于人大代表小组闭会期间组织部分乡(镇).县(市)人大代表评议乡镇“七所八站”,后来逐渐发展到组织人大代表评议政府组成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及其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目前,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监督权和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如何有机结合监督与任免工作,加强对人大选举任命干部的监督,促进依法履职、推动发展、保障民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致力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2019年,福安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述职评议、工作评议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创新推行在一届政府任期内两次听取审议市政府副市长和政府工作部门局长(主任)工作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的"一届两考"制度,探索打造人大选举任命干部"闭环监督"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彝良县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除了对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及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外,从2010年起,对主要领导不是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县人民政府部分工作部门和省市驻彝良县的单位(上划部门)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工作评议,实施工作监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监督方面努力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的监督形式。如加强了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检查,对所选举、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督促建立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等。但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的地位、性质和职责来看,地方人大对监督权的行使,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监督主体行为不规范。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监督的过程,应是依法办事的过程。监督主体的行为也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  相似文献   

20.
对"一府两院"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评议或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评议会议的开法有两种:一种是召开较大规模的评议专题会议,除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全部参加以外,"一府两院"负责人、人大代表、所涉及到的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另一种是以常委会会议的形式组织召开评议会议,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一府两院"负责同志、部分人大代表及涉及到的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评议会议的第一种开法是在各地的评议工作刚刚起步时就实行的,而评议会议的第二种开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