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简称东北航校)在吉林通化宣告正式成立,习惯上被人们称为"东北老航校"。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被誉为人民空军和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2.
刘亚楼从苏联回国不久,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7年2月,东北局派刘亚楼到东安检查航校工作。 早在20年代,我党就开始关注航空事业,培养航空人才了。1925年至1936年的11年间,我党先后派出5批共20多人到广州 孙中山先生办的黄埔军官学校航空班及苏联的航空学校学习航空技术,其中先后学成的有常乾坤、王弼、唐铎等人,他们是最早置身于航空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但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党未能组建起自己的航空队。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亦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他不仅很早就指出了发展航空业的意义和前景,而且在革命实践中,依靠华侨,为研制飞机、培养人才,建立革命航空队作出了贡献.他在航空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从昔日的皇家苑囿,到首都南中轴延长线的重要坐标,近现代以来南苑地区功能经历了重要转型。民国时期,南苑地区成为中国探索航空事业的先行者,南苑机场、航空学校以及飞机修理厂的先后设立,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后,火箭院的落户带动南苑成长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摇篮。按照北京城市新规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8,(9)
正40年快马加鞭,40年初心不改。作为C919大型客机常务副总设计师,韩克岑把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是祖国航空事业由弱小走向强大的见证人,更是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坚定参与者和奉献者。1978年,17岁的韩克岑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甫一入职,歼轰-7项目全面开展研制,这是第一款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的歼击轰炸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组织“华侨航空救国协会”,捐款献机,创办航校,培训飞行员回国参加空战,为保卫祖国领空屡建功勋,做出重大贡献。 华侨有着“航空救国”的光荣传统 中国航空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和海外华侨的努力献身分不开。华侨旅居海外,较早接触到航空这门新兴科学技术。把飞机看作是安邦兴国的有力工具。这是华侨“航空救国”思想的来源。早在本世纪初,当美国莱  相似文献   

7.
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贵阳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贵阳龙洞堡机场升格为国际机场。这标志着我省航空事业和改革开放有了新发展,标志着省会贵阳城市地位的提升,标志着贵州将以更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航工业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哈飞)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和航空复合材料构件科研生产基地,为我国航空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正>他身兼数职,先后参加过12种战斗机的设计研究,担任过其中6种型号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部级一等功5次,国防工业型号研制一等功2次;他被授予部级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他荣获航空金奖和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并被授予国防工业劳动模范及中航一集团科技尖兵称号。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长、601所首席专家兼型号总设计师杨凤田。如今,杨凤田正在为发展通用航空事业而奔波,先后建立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沈阳市通用航空工  相似文献   

10.
林左鸣 《求是》2013,(1):21-23
2012年11月25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航空工业英模",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同志,在随"辽宁号"航母成功完成舰载机首次起降试验任务返港靠岸后,因过度劳累不幸辞世,年仅51岁。他献身航空30载,为党的航空事业披肝沥胆、拼搏奉献,用辛勤和汗水铸就了"蓝天铸剑"的航空丰碑,用生命践行了"航空报国"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11.
欧阳如华 《党史博览》2010,(4):39-40,51
由于史料不足,中共党史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有两位早期从事航空事业的历史人物.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这两位历史人物,一位是1930年担任中央军委航空局政委的钱钧。另一位是奉命驾驶1932年红军在福建省漳州市缴获的一架国民党军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红军干部冯达飞。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航天器频频遨游宇宙的凯歌声中,老一代飞行员们时常动情地回想起中国航空事业穿越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跻身世界前列的光辉历程,难忘东北解放初期,我党化腐朽为神奇,收编日本飞行教官,创建人民空军的动人故事。作者日前采访健在的知情者,透过岁月风尘,捡拾那些鲜为人知的史事……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民空军的队伍里,有这样一批特殊的空中骄子,他们曾是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长征中,他们与许许多多红军战士一样,始终牢牢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翻越皑皑雪山,踏过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后来,他们又成为人民空军建设的主力军,为人民空军的建立,为共和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正式成立,他们作为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5,(1)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东北遗弃了大批的航空器材,中共中央决定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为日后建立人民空军培养航空人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军队的高层领导人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曾在苏联学习过航空的常乾坤、王弼等人。1945年9-10月间常乾坤、王弼等先后率领30余名航空技术干部分两批从延安出发,日夜兼程  相似文献   

15.
张效廉 《奋斗》2012,(1):6-8
中航工业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哈飞)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和航空复合材料构件科研生产基地,为我国航空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航工业哈飞党政班子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坚持真心真意服务职工办企业,坚持实心实意回馈社会办企业,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正从大方县羊场镇中国航空历史文化旅游区门口出发,经过8分钟的车程,记者来到了乌鸦洞下的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厂旧址。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厂始建于1939年,为抗击日寇侵略,全国人民踊跃捐资344万美元,由国民政府于1941年创建。新中国建立后的1965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部署,南京金城机械厂、株洲331厂、西安430厂以及部分院校共700余人利用航发厂厂址创建国营金  相似文献   

17.
人民空军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准备,克服了重重困难,独立自主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还在党的初创时期,毛泽东等我党领导人就认识到创建空军的重要性,并借助各种机会培养、保护和储备自己的航空人才。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同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航空学校,那时候我党就有3名党员参加了航校学习。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为了继续培养航空人才,我党又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学校的留苏学生中,选调了18名党团员转到苏军航校。这些学员,后来大部分成为新中国航…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克莱尔·李·陈纳德 ( Claiee Lee Chernault)曾任中国空军委员会顾问、美国航空志愿队队长 ,率领美国航空志愿队 (后改编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 ,第 14航空队 )驰骋在中国领空 ,取得了辉煌的抗日战绩 ,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 )陈纳德 ( 1893— 195 8)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 1917年毕业于美国克立佛航空学校 ,任陆军预备役步兵中尉 ,以后在德克萨斯州的布鲁克斯飞机场担任主任飞行官。他醉心于研究战斗机独立作战并担任轰炸机护航任务的空战理论 ,对此美国陆军航空队不但不赏识 ,而且还以陈纳德有…  相似文献   

19.
林晓光 《世纪桥》2004,(3):52-55
1949年8月,在中国人民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受中央委托组建新中国人民空军、后来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任司令员的刘亚楼率领一个小型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与苏联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举行了3次会谈,达成了苏方向中方提供飞机和教官,帮助建立航空学校,培养空、地勤人员的协议。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解放军空军少将唐铎忆述他1924年在我国第一所军事飞机学校学习的亲身经历时,写下了这样一段发自肺腑的感言:“我既为冯如的艰苦创业、奋斗不息和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崇高品质所感动,也很为刘云同志以开拓中国航空事业为己任所激动。当时我感到刘云同志象一切烈火,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和创建革命空军,赴扬蹈火,也在所不辞。”唐铎将军这里盛情称颂的刘云,就是我国第一所军事飞机学校——广州大元帅府航空局军事飞机学校的党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空军飞行员。刘云,1904年生于湖南宜章县笆篱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在1919年求学于宜章县立閤邑高小时,就听过邓中夏关于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