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编辑加工的若干问题龚军过去有人告诉我,编辑就那么回事。"一把剪刀一杆尺,一瓶浆糊一支笔",圈圈画画,修修改改,粘粘贴贴,编辑加工好像很简单。可现在,当我在"编辑"这个位置上呆了十余年后,强烈地感受到:编辑加工在编辑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最能体...  相似文献   

2.
新闻发布台     
新闻发布台双学双比●山东省潍坊市妇联抓"妇联主席工程",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市妇联在安排新一年的工作时对农村妇联组织明确要求,今年的'三带"(围村经济带、专业商品带、区域性商品经济带)要以小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妇联主席工程"。具体内容是:市、县、...  相似文献   

3.
当我离开妇女工作战线之后,越发感受到妇女工作的实践锻炼对我何等重要;当我离开妇联这个组织系统的时候,越发体验到一个女干部对自己组织的这份眷恋之情何等难以割舍。8年来,我和我的伙伴们,在当地党组织和全国妇联领导的直接帮助、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属于我们妇联自己的工作思路。仲国妇运》的同志希望我把在妇联工作时获得的这份财富再归还给妇联、奉献给妇联。我认为,大家共同创造的,本应该大家共有、共享,所以我也欣然承诺了。希望以下这些思考,能够对我们规划97年的工作,有所补益。1997年是我国进入“九五”期间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为年轻伙伴开辟的栏目。面对新的人生驿站,感受理论和实践的碰撞,激发探索的热情.善于思考,勤于笔耕,敞开心扉,展示跨世纪人有的风采。栏目编辑·王思梅我是1998年初走进省妇联这扇大门的,当初我选择妇联,也许是出于一种冲动和模糊认识。然而经过十个月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部队当兵时曾看过赵本山演的一部名叫“男妇女主任”的电视剧,当时感到好笑、滑稽,觉得这只是文学作品。然而,无巧不成书, 1999年我从部队转业,恰恰被分到云南省思茅地区妇联,当上了一名真正的“男妇联”,步了“赵本山”的后尘。刚到妇联工作时,妻子不理解,挖苦地说:“哟!一个堂堂男子汉整天同妇女打交道,真够有出息的。”还不时打电话来“查哨”。亲戚朋友怀疑我在部队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要不怎么就去了妇联。在办公室,只要我接电话,对方总要疑惑地问一句,这是妇联吗?与外单位联系工作时,人家一听说我是妇联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呼唤保安法     
呼唤保安法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来自河北省的社会青年,1993年2月经劳动部门介绍到北京市通县保安分公司当保安员。时间虽不长,却真正体会到社会复杂,保安难干。什么"人情网"、"关系网"把我搞的晕头转向。有时工作上认真不行,不认真又怕出大问题,左右为难。遇...  相似文献   

7.
小桐 《中国妇运》2001,(5):48-48
岁月如梭,往事如歌,不知不觉中,我在妇联工作一年多了,在这个大熔炉中,我受益匪浅,变化很大,由-个对妇联工作-无所知的外行逐渐变成-名稍入门道的妇女工作者。 到妇联工作的初衷只不过是想以此作为进入这个城市的跳板,一旦有机会,我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妇联。因此,我对自己乍到妇联时的工作态度实在不敢恭维。但是,不久发生的-件事却使我的工作态度大为改观。 在妇联我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原本以为,读了十多年的书又是研究生,应付妇联的工作自然是绰绰有余,所以我毫不费力地编辑完一期妇联工作简讯,期待着领导的表扬。岂料,领导严厉地把我…  相似文献   

8.
读书与行路     
读书与行路禾雨古人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追求为荣耀.有15年妇联工作经历的我每每回想走过的路,更增加几分对书的感情。越是多读几本书,也越觉得妇联工作的神圣和重要。曾经有过作家梦有过编辑生涯的我被调进妇联的一霎那间,几多迷茫几多失落几多忧愁。县妇联的老...  相似文献   

9.
真情如歌     
或许因为我是学音乐出身的,铺开稿纸就写了个与音乐有关的题目:真情如歌。我是1990年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在当过几年师范音乐教师之后,于1993年踏进了妇联的门槛。听说我进了妇联的大门,我的很多同学瞪大了眼:“不会吧,搞音乐的在妇联憋得住吗?而且也不实惠呀!”然而从26岁到35岁,这人生中最美妙的年龄阶段,我一晃就在妇联工作了9年,我体味到了人生中的另一种滋味:妇女工作如同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刚进妇联,本以为凭着自己学音乐的领悟和灵性,很快就会胜任工作。可是,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当我草拟的一份文稿…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并不是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妇联,尽管我从未想过做“婆婆妈妈”的工作。但,我还是来了,来到了妇联。一干就是16年,而且“跳板意识”愈来愈淡泊。有人问我在妇联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妇联是一片绿洲,帮助我走向成熟;妇联的清贫磨练了我的意志;妇联的忙碌培养了我的勤  相似文献   

11.
求真求深求新──谈纠正妇联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辽宁省妇联主席高鹏形式主义是领导工作中的一种"常见病",在妇联工作中也经常存在。一些妇女于部习惯于沿用形式主义的方法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不断重复着形式主义作法竟不以为然。认真纠正形式主义,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2.
感谢妇联     
感谢妇联陶青秀是妇联教会了我做人。1985年,当我从邯郸地区农业学校毕业时,一心想成为科技人员,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父老乡亲们,没想到组织却安排我到临漳县委莱营乡任乡妇联主任、尽管我没有拒绝,但内心却有几分的不情愿,调回农业技术部门工作的念头始终萦...  相似文献   

13.
妇联是我成长的摇篮邯郸市磁县妇联赵书敏我今年29岁,1988年从河北省邯郸市财贸学校毕业,现在磁县妇联工作。工作9年来若有人问起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妇联培养了我──是妇联培育我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妇联干部;是妇女工作教育我从幼稚逐步...  相似文献   

14.
建立妇联干部交流制度培养优秀妇女领导干部──妇联干部交流问题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张小媛"妇联应作为培养、输送女干部的重要基地",这是在1990年中央组织团和全国妇联召开的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提出的。这几年,按照会议纪要中这一要求,各地党委...  相似文献   

15.
为村“妇代会”喝采吕晋"妇代会",这是妇联系统里最基层的工作机构,而"妇代会主任",则是这一系统中最小的一个官衔。在有些人眼里,它也许是个摆设,或者做个摆设都多余。而浏览了"妇代会采风"栏目开栏以来所刊登的几篇文章,我由衷地为她们树起了大拇指:真是了...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编辑:我只想对你说一句话,写这篇笨拙的文章时,我用的不是笔,而是心的全部,这颗心艰难地飘泊了很久才停驻在这里,整个市委大院只有我一个不是某某的女儿,我感激妇联的接纳,我敬重妇联的纯净,因此有了这篇文章。走进妇联是我二十几年来做梦也没有想过的,她不是我的选择,因为在此之前我的脑海里从未有过她的影子,我是在流落街头的时候被她“接纳”的。但在工作之后,我发现自己与她竟然是那么投缘,仿佛已经认识了许多年,这种感觉常常使我热泪盈眶……我生长在王屋山下的一个兵工厂,这种类型的工厂,人们已经很熟悉了。由…  相似文献   

17.
仙境巾帼新奉献专栏编辑──吕晋蓬莱,素有"人间仙境"之美誉,那凌空欲飞的蓬莱仙阁,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搂,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给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带来几多诗意,几多浪漫。或许是借了仙乡的神力,蓬莱市妇联这个由8人组成的全市24万妇女的核心组织,以其非凡的...  相似文献   

18.
初到妇联     
2004年9月29日是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通过全市公开考试招聘竞职上岗,我担任了涿州市妇联主席一职,短短一年多时间,我却经历了人生中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品尝了妇联工作的苦辣酸甜,既面对了道道难关带来的压力,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言是:“妇联可以无限释放你的热情与热爱;妇联可以尽情展示你的智慧与能力!”我为自己的选择高兴,我喜欢妇联这个为妇女姐妹服务的大舞台。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之初,真想为全市30万姐妹干点事,体现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记得答辩时我的一句话是“如果我要是当妇联主席,我首先要带领全市姐妹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9.
当我到基层的时候,大多数的妇女干部都知道我姓什名谁;到市场买菜的时候,常有卖菜妇女叫着我的官称,往提篮里塞菜……今年35岁的我,在区里成为大家公认的“年轻的老妇联干部”。也许是我的名字有一个“莲”字,成为区妇联“元老”。我生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1980年幼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区妇联,从此,一千16年。在这之前,我不知道妇联是干什么的,对这个单位的了解为“零”。上班第一天,我看到六—一七位大姐各自坐在桌前,有的看书,有的看材料,有的在写什么。一天下来,我不知自己该干什么。那时,我心里想何时能象老大…  相似文献   

20.
尽管我并不是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妇联,尽管我从未想过做“婆婆妈妈”的工作。但,我还是来了,来到了妇联。一干就是16年,而且“跳板意识”愈来愈淡泊。有人问我在妇联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妇联是一片绿洲,帮助我走向成熟;妇联的清贫磨练了我的意志;妇联的忙碌培养了我的勤奋;妇联锻炼了我如何适应时代的变革、驾驭复杂的局面和解决现实问题;妇联是我成长的摇篮。1987年春天,是我人生的转折期,从怀远县中医医院来到了怀远县妇联。一些好心的朋友劝我说:“你去妇联干什么,天天下乡,东奔西跑,辛苦不堪,婆婆妈妈没有地位,福利少、提拔慢,孩子也没人照看,到那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值吗......”为此,我也犹豫过,徘徊过,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妇联的大门。1988年9至10月份,我受组织上的重托,到安徽省妇干校学习。在那里我了解到,妇联工作系着千家万户,保护着妇女群众的利益;维护着妇女儿童的权益;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学习期间,受益匪浅,使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觉悟、增强了信心,从而更加热爱妇联,钟情妇联。身为新一代妇女工作者,我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为妇女服务的任务。社会上还有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