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湘潮》2015,(10)
<正>红军游击改编为新四军不久,国民政府即命令新四军开赴长江以南,企图使新四军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消耗殆尽。根据中共中央和新四军的指示,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队挺进江南,实行战略侦察、寻机歼敌,后又率二支队重挫日伪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将计就计组建先遣支队国民党军几十万兵力没有抵抗住日军进攻,相继从上海、南京、杭州撤退,刚成立的新四军主力开赴  相似文献   

2.
(十) 以茅山为中心的江南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之后,下一步棋该怎么下呢? 1940年1月19日,陈毅接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对新四军发展方针的指示》电报,其中指出:“在全国未公开投降以前,即现在的抗日反共局面继续下去的形势下面,新四军大江南北部队,应在现地区力求发展,发展当然会引起摩擦,但只有发展力量,给摩擦者以打击,给武装进攻者以反攻,  相似文献   

3.
刘勉钰 《党史文苑》2011,(15):32-36
曾山与黄道都是江西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是赣西南和赣东北苏维埃运动的先驱。他们也都是新四军的创造者和早期领导人,共同为创建新四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协助项英、陈毅进行南方游击队的下山集中和改编为新四军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经过国共双方的多次谈判达成协  相似文献   

4.
<正>全面抗战初期,陈毅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他麾下第2团战功赫赫,创下了新四军江南首战日军、首俘日寇、首克敌据点、首次攻占敌县城的辉煌记录,被江南百姓誉为“新四军老虎团”。而“老虎团”的首任团长张正坤,是陈毅十分器重的一员骁将。  相似文献   

5.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37岁的陈毅被任命为第一支队支队长。1939年,新四军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江南指挥部。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下辖第二团、第四团、新三团、新六团、“江抗”、丹阳挺进纵队及句容、镇江、丹南、丹北、丹金武、溧阳、溧高、郎广、宣当芜、江当溧、江溧句的地方武装,约25000多人,地跨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江南指挥部成立大会一结束,陈毅指挥了贺甲村伏击战。前几天,段焕竞率领的新六团在余巷打死70名日本鬼子。丹阳的日军大队长武村率领300名鬼子,开到余巷搜寻新四军扑了空,又从九  相似文献   

6.
1938年4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向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等发出《关于平原游击战的指示》。在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缴获的部分战利品在江南水乡向抗日前线开进的新四军部队皖中抗日战场上的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4月以后,新四军进入抗日前线,在苏皖敌后开展游击战。1939年4月22日,中国军队提前发动了反攻南昌的战役,一周内敌我双方在南昌东南及近郊约十公里内进行激烈的争夺战。中国军队向占领南昌的日军发起反攻1942年4月17日,中国驻菲律宾领事馆人员被日军残杀。卢秉枢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1942年4月18日,美国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后…  相似文献   

7.
下山     
抗日旌旗战局开, 大军东出薄燕台. 南方豪杰风雷动, 团结救亡下山来. 1937年秋冬之交,坚持战斗在南方八省的游击健儿,分别通过谈判,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协议,积极准备下山,奔赴抗日前线.为了正确贯彻中央指示,全面地执行停战协定,组织各路游击队下山,陈毅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湘赣边等游击区,向他们传达中央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指示,亲自向他们做过细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8.
1940年,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陈毅、粟裕的领导下,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 率部适时渡江北上,挺进苏北,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7月在塘头建立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  相似文献   

9.
吴殿卿 《党史博览》2005,(12):37-41
南昌初会,陈毅、叶飞相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叶飞终生保留着与陈毅等人的第一次合影1938年1月,叶飞与陈毅第一次在江西南昌相见。那时,新四军组建甫始,军部刚从湖北汉口迁抵南昌市三眼井高升巷1号(今三眼井友竹花园7号)。时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此前经与当地国民党政府谈判,已改称  相似文献   

10.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 1期刊登了写于1994年8月8日的拙文《新四军新军部何时成立》,现根据近来所见材料,对拙文作几点补充。 新四军新军部成立于1941年1月25日的根据,除拙文已提到《陈毅代军长就职演讲》、陈毅《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赖传珠《抗战四年来的新四军》三个外,还有三个:  相似文献   

11.
1937年10月12日,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全军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图为新四军第2支队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年3891月01日42蒋,介石致电卫立煌转贺龙、刘伯承,对八路军第一二0师一、二九师等部传谕嘉奖。晋西北战场上的八路军第一二0师领导1944年10月中旬,中国军队歼灭入侵缅甸八莫、卡的克日军。图为远征军战士与据守八莫日军巷战1940年10月,新四军取得黄桥战役胜利。新四军在战斗中聂荣臻率第一一五师一部向晋东北挺进,开辟晋察冀抗日据地,配合忻口会战1937年10月6日,八路军配…  相似文献   

12.
正1942年,太行山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日军又加紧"扫荡"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943年初向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电,表示新四军可抽调一部分物资支援八路军。因江南、华北相距遥远,中途敌人层层设置关卡,八路军在接收款物过程中,采取了"接力转接"的方法:在天津、青岛、上海设立三个站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边沿的林县、武安县设立两个站点,通过中途货卖成钱、钱买成货、倒换币种,将款物转送到太行山。  相似文献   

13.
1939年3月,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负责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何士德到军部时,正赶上参加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他唱了一支《歌八百壮士》,陈毅也即兴唱了《马赛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毅感慨地对周副主席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军歌!"周恩来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并商定由何士德谱曲。1939年7月1日,军部文化队请军部首长听唱、审定军歌。大约中午时分,项英副军  相似文献   

14.
孟俭红 《党史博采》2023,(2):47-51+65
<正>作为新四军的首任和第二任军长,叶挺和陈毅发生交集始于南昌起义,叶挺是起义领导者,陈毅是追随者。南昌起义后,陈毅引兵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缔造红军,共同革命;叶挺赴广州再谋起义,遭受错误处理后流浪海外十年并脱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成为唯一被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新四军军长,工作中却处处不顺;陈毅为新四军第1支队支队长,支持叶挺,共谋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皖南事变后,叶挺遭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五年多;陈毅出任新四军代军长,打开华中新局面。1946年叶挺出狱,不幸遇难;陈毅征战鲁苏,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新四军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的好师长、好领导——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诞辰100周年。1944年8月,为粉碎日军向豫湘桂地区的进攻,执行中共中央和华东局向河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彭雪枫师长率部进军津浦路西,恢复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9月11日,在围歼河南夏邑县八里庄之敌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弹,以身殉国,年仅37岁。彭雪枫师长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党中央、毛主席称赞他"功垂祖国、泽被长淮",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陈毅在延安写的《哭彭八首》悼诗中称他"雄气  相似文献   

16.
今年 8月 26日,是陈毅元帅诞辰 100周年纪念,我这个曾在陈毅领导下南征北战几十年的老兵,此时心中充满了缅怀之情。陈毅虽已离开我们 20多年,但他那雄才大略和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仍时时激荡在胸,难以忘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 1 战争年代,陈毅曾经担任过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统帅,我们习惯称他为陈老总。   1930年,我这个江西贫苦农民的儿子扛枪当了红军,在中央苏区时就知道陈毅这个名字,知道他曾经担任过我们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但当时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相似文献   

17.
陈毅为他改名 提起刘飞将军在阳澄湖畔“沙家浜”的故事,还得从陈毅为他更名说起。 抗日战争爆发,刘飞和一批干部从延安“抗大”毕业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他先到皖南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担任组织科长。不久,三支队六团开进苏南敌后,刘飞被任命为六团政治处主任。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向新四军传达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新四军放手组织民众抗日,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并要新四军执行“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从军部回到苏南茅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93,(Z1)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总指挥。指挥部成立不久,陈毅外出视察。这时日寇突然向新四军发动进攻,粟裕凭着智慧和胆识,从容镇定地指挥少数兵力顽强抗击,终于重创日寇,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打击日伪“清乡”的嚣张气焰,鼓舞人民反“清乡”斗争的信心,新四军一师三旅司令员陶勇指示我们要寻找战机,狠狠打击日寇。1943年7月下旬的一天,旅部侦察科副科长曹持衡通过地方党组织控制的九门闸日军翻译,获悉次日日军门坂小队将由九  相似文献   

20.
湖海艺文社是在陈毅亲自倡导下组织起来的。新四军刚到盐阜区,一些上层人士虽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赞同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但他们受国民党反共宣传影响,视新四军为“草莽英雄”,内心深处不怎么信赖。相传,有一次陈毅住在阜宁商会会长王翼英家,王翼英曾有意出对子考陈毅。王出的上联是“读红楼,看宝钗黛,调情大观园”。他是一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