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12月30日上午,厦门岛上一声开山炮,揭开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序幕。它标志着厦门由此向技术密集型的“硅岛”发展目标迈进。 素以“海上花园”闻名于世的厦门,有诸多建设“硅岛”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 日本武士道的古称为《叶隐》,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肥前锅岛藩)所传诵的武士道修养书。“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  相似文献   

3.
关健斌 《求知》2011,(1):40-40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结束对越南的访问之后又实现了一大壮举——登上了与日本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该岛是南千岛群岛中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岛屿。此次成功“登岛视察”使梅德韦杰夫成为苏联和现代俄罗斯历史上首位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 入夏,莫斯科和东京围绕四个岛屿归属问题的争论变得热烈起来。尤其是俄罗斯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展开的激烈争论,更使这个本来就很棘手的领土问题更趋复杂。 四个岛屿指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位于北太平洋,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领土”。四岛的归属问题长期以来是影响苏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军占领四岛,苏联政府把其归入自己的版图。1955年起,日政府一直要求苏方归还四岛。  相似文献   

5.
陈斌华 《侨园》2002,(2):12-13
幽灵,一个“台湾独立”的幽灵,正在台湾岛内游荡。“台独”最早的历史渊源还应该追溯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1895年被迫到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神圣领土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中国将依据《开罗宣言》光复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在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后,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策动部分军国主义分子和收买下的台籍汉奸分子,在台湾建立起密谋“台湾独立”的地下组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退踞台湾。美国、日本一方面与做着“光复大陆”迷梦的台湾当局继续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并把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把台湾作为对新中国形成包围圈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另一方面又扶持台湾士绅廖文毅等人搞“台独”活动。1950年廖文毅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了所谓“台湾民主独立党”,公开树起“台独”旗帜,开始了分裂中国的阴谋活动。这一事件被视为“台独”这一历史“怪胎”的呱呱落地。 1951年“旧金山和约”在海峡两岸均未参加的情况下,违背  相似文献   

6.
最近,日本首相森喜朗决定设 立“日本有事法制”,要求防 卫厅长官虎岛和夫等有关政府阁僚从10月开始就此研究拟定相关法案,并准备明年在国会上审议通过这些法案。日本舆论认为,“日本有事法制”的设立将使包括“周边事态法案”在内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的实行更具有法律依据。这是森喜朗内阁向强化日美防卫合作迈出的新步骤。 人们知道,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是去年4月27日日本众议院不顾日本各界的反对强行通过的。它们包括以下三个法案:《周边事态法案》、《自卫队修改法案》以及《日美物品劳役相互提供物资和后…  相似文献   

7.
洪岩 《瞭望》1985,(40)
大陈岛,这个小小的海岛,近三十年来,在这里垦荒的年轻人,不仅创造了财富,更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是大陈岛的优秀儿女。战火连绵,特别是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溃退时,将其洗劫一空,成为“无人岛”。面对满目疮痍的大陈岛,当时来温州视察工作的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对温州团委书记叶洪生说:“五十年代的青年,要继承解放—江山岛烈士的遗志,组成青年志愿垦荒队,结束大陈岛千百年历史灾难!”在大陈岛废墟上建设新家园、创造新生活的召唤,引起了温州市有志青年的共鸣。年仅十四岁的张菊莲,跟哥哥参加了垦荒队。张寿春在父亲欲断绝父子关系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未来几年内,具有超强能力的日本军队将以何种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举世为之高度关注 1月3日至27日,日本陆上自卫队 130名官兵赴美国,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了以“日本西南地区的偏远岛屿被外国小股武装占领”为背景的夺岛演习。这一军事举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日本一连串军事动作中的一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日本连续出拳,显示出日本政府加紧谋求军事力量扩张的四个趋向。  相似文献   

9.
“半岛”是只有50万人口的小国卡塔尔的一家小电视台,却是阿拉伯世界最重要、也是全球收视率最高的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电视台,与CNN、BBC齐名。如果说海湾战争成就了美国有线广播电视台,那么英美对阿富汗空袭提高了卡塔尔“半岛”的名声。  相似文献   

10.
在二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欢庆和反思声中,从东瀛三岛也传来点嗡嗡叫的不协音:日本军阀发动的那场战争是对亚洲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使人怀疑这几位先生是没受过扫盲教育还是心理反常.在日文的汉字中,也是把侵入他人国土、奸淫烧杀、掳他人作奴隶等行为叫作“残无人道”,发动这种战争叫做“侵略行为”的.这几位先生应当是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也该记得在中国进行的那场“狩兔之战”,也就是遵照东条英机内阁决议,在农村全副武装的侵华日军抓掳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或以招工名言骗押中国人民,强行  相似文献   

11.
长寿谎     
桃源 《瞭望》2004,(16)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中国长寿第一岛”的谎言日前被揭穿了。该地对外宣称的岛上的百岁老人10位,百岁老人占全岛居民比例居全国之首云云,原来是梁子镇党委、镇政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3,(10):40-41
去年4月到9月,日本右翼势力表演“购岛”闹剧,使中日关系恶化到四十年来的最低点。日本右翼的反华宣传看似来势凶猛,但实际上其基础并不牢固。一方面日本一般舆论对中国的好感度下降,另一方面那些嚣张一时的要加强钓鱼岛“实效支配”的声音减弱,而要承认有争议的事实并进行对话的声音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13.
应日本煤炭技术开发中心的邀请,我们大同矿务局一行6人去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参观了日本的一些企业和研究所,同有关日本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使我们对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我们感到,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很普遍地体现在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或社是、社训上。 第一,日本企业注重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战略纲领、指导思想、指导方向和战略目标。用简单的日语概括表达,被称之为“社是”或“社训”,也有直接称基本理念的。“社”指企业或公司,“是”指大政方针,“社是”常常侧重于经营思想、企业精  相似文献   

14.
回归唯物论     
没有想到,法国诺查丹玛斯的《1999年人类大劫难》与日本五岛勉的《恐怖大预言———1999年人类大劫难》两本书中宣扬的神秘主义东西———我国两千年前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已经洞悉幽隐的类似“怪”现象,两千年后,作为舶来品,居然引起轰动,洛阳纸贵。书中说的...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00,(6)
日本虽然是个女多男少的社会,但由于日本职业女性中“单身贵族”增多,加之日本许多新潮女性喜欢远嫁欧美,因此,在日本的中小城市及农村还是有不少“王老五”。于是,日本也就出现了一个“外国花嫁”(外国新娘)市场。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是“七七事变”60周年的日子。抚今追昔,我们很难忘记60年前日本侵略者铁蹄对我们祖国的践踏,更难忘记这给中华民族带来屈辱和灾难的日子。 1937年的7月7日,日本中国驻屯军第一联队借口士兵失踪,对芦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爆发了举世瞩目的“七七事变”,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这次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是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陆政策”的又一产物,是日本“吞并满州,进而吞并支那”政策的重要一环。在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的步伐中,人们较熟悉的是前线战  相似文献   

17.
今日大陈岛     
春天,又来到了“东海明珠”大陈岛。我们上岛时,正是渔汛旺季,岛上一片繁忙景象。港湾内桅杆林立,马达隆隆,浙江沿海各地的一千余对渔船和四万多渔民正云集于此。登上惊涛拍岸的“甲午岩”,放眼望去,只见渔船排成一条条长龙,横卧在苍茫的海面,整具待发。大陈岛是上大陈和下大陈等大小十九个岛屿的  相似文献   

18.
1993年3月13日,“世界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的前两天,北京中山公园内上演了这样一幕“小品”: 欲告状偏无门3月13日上午,两名男子急匆匆购票进入北京中山公园,直奔“投诉岛”。这两名男子是北京心肺血管医疗  相似文献   

19.
最近,日本官房长官福田康夫以内部吹风的形式向记者发表了“无核三原则”可以修改、日本可以拥有核武器的讲话。这个讲话被日本媒体披露后,日本朝野大哗,国际社会深感震惊。 令人注目的是,福田要求记者报道上述讲话时,一部分要以“政府首脑”的名义报道,另一部分可以作为他的话报道。因此,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首脑”5月31  相似文献   

20.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以来,关干他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应负的责任问题的议论再起。重新挑起这场议论的是,日本当局公然把裕仁说成是“一直为世界和平祈祷”,“为避免战争作出了全面努力”,“没有战争责任”的,甚至说,“上次大战是不是侵略,应由后世历史学家作评价。”历史事实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