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兴起发展绿色经济的新形势下,要正确理解绿色经济的丰富内涵及主体特征,进而准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新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陕西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陕西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抓好"五个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在世纪之交党和国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作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入手,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选择好突破口。一、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发展时期,西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出依托资源、封闭发展、效率不高的传统发展思路,结合本地的域情,从推进“三化”进程、促进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上实现发展战略的创新。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战略构想的提出,作为与 东盟地区陆路接壤的西南地区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机遇与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南经济的地位不断提升。记者最近在西南地区采访时,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对西南经济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跨越性发展提出了许多见解。  相似文献   

5.
论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和谐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略超前于经济规模的发展速度,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以基础教育为主,没有直接指向区域经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未来教育发展潜力有限,长期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国家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倾斜,促进高等教育与西部经济的结合,实现高等教育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6.
世纪交替之际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以朱基任组长的西部开发领导小组部署的五大战略重点任务 ,得到了全国 ,尤其是西部十二省市区的积极响应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为海内外学者搭起了理念创新、学术研究的科学大舞台。跳出传统思维的误区 ,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和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高度对西部经济板块的属性进行科学定位 ,对西部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接轨 ,少走弯路 ,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一、河源经济概念的提出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东部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西部地区在国家"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其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干东部发达地区.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将极大地影响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并为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颜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之际,云南提出一 个鲜明而大胆的口号: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经济是什么“颜色”?好像并没有人专门作过论述。就一般人的见识,经济好像是不便随便“涂抹”上什么颜色的。如今,随着绿色──这一色彩属性的广泛使用,许多大大小小的事物和行业,都被“涂抹”上了绿色:绿色食品,绿色市场,绿色手机,绿色产业,绿色通道,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绿色能源,绿色网络,绿色革命,绿色工程,绿色和平组织等等。 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了变幻万千的大千世界。绿色,作为大自然中最普通的一种颜色,给予了人类许…  相似文献   

9.
试论西部开发中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的贯彻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发展未能充分受益于国家法律和政策安排,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日渐加大。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西部地区,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尤其是将经济自治权立法活动与西部开发法制建设有机结合,使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受益于贯彻落实经济自治权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5)
工业经济的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碳排放关键在于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角度出发,对两大区域工业经济结构和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碳强度高于东部地区的原因,一是西部重工业比重大,二是由于其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应依据自身区域特点,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工业经济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