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论述了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在对武汉市调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的模式,即“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社区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法机关确保社会稳定而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恩平市人民检察院2004年以来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试作分析,以期对预防未成年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1月20日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对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而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因痴迷网络而导致犯罪的未成年犯的调查,分析了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引发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初步预测了这一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践,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深入掌握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根本成因和发展趋势,科学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客观规律和主要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与措施,2009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地方团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操学诚,  相似文献   

6.
笔者根据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20余年的少年审判工作实践,论证了关于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跨部门合作,形成防控体系的观点。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法院和其他司法机关、党政机关、学校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社会团体和社区系统等部门之间的合作,采取包括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矫治、推选特邀陪审员行使社会调查权、对触法未成年人有效实行司法分流、对未成年人轻微刑事犯罪实行前科消灭制度等措施,能更有效地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是国家与民族、社会与家庭的未来与希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系到未成年人一生的幸福,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美满,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邦,充分挖掘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向刑事化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司法消极预防向积极保护发展,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重要任务。我国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制度建设初见起色,但由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新情况和新矛盾不断出现,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制度还存在较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近日发文要求:新闻单位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四方面工作:一、认真贯彻实施全国第一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加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的快速增长,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和预防,将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危害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走出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误区,客观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全面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切实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对非监禁刑未成年人及时予以复学安置,是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预防失足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也是政法、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等各部门沟通协作、合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都有“非监禁刑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等方面不得不受歧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2001-2003年3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犯罪类型与特点、犯罪成因的分析,结合国内外专家提出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对南京市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存在缺乏专门机构、注重事中事后预防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罪错行为未成年人的预防保护。"枫桥经验""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是社会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其中依靠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以人为本真情挽救原则、建立纵横相连的网格管理系统、完善矛盾纠纷的预测预防机制等经验值得在未成年人罪错预防领域借鉴。通过树立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建立五位一体保护预防网格,试点推行强制亲职教育制度,不断净化未成年人的社会环境,建立不良行为社区矫治制度等举措,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4.
涉罪未成年人强制亲职教育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具有一定关联。对于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通过强制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受一定时限亲职教育,有助于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预防未成年人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促使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弥补现行法律关于监护干预措施的不足。应当明确强制亲职教育的主体、对象、法律依据、执行、结果反馈与监督等制度性因素,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有效衔接,落实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人数明显增加。据福建省检察院统计的数字,1995年批捕的未成年人1629人,其中在校学地286人。1996年批捕未成年人2364人,在校学生321,比1995年同期分别上升24%和12%。1996年全省平均每天有5.4个少年沦为罪犯。其中学生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比例均为11%左右。为剖析我省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探索预防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专题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专门调查研究,对山东省2001-2004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做了深入分析,认为个体素质低下、问题家庭和家教方法不当、学校教育失误、社会不良环境影响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五点预防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2001年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党历来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1979年,党中央颁发了《关于提醒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985年中央又专门下文具体部署此项工作,九十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群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隋神,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于2004年11月29日在京启动。它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制定,  相似文献   

19.
当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部分中小学生长期迷恋网络、沉醉于网吧密切相关。根据随机抽取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押1000余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了解未成年人被捕前迷恋网络的情况,以及违法犯罪的基本现状,从而分析中小学生网瘾网恋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并在对所得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归因分析,从而为预防未成年犯罪而建言。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而社区(闲散)未成年人群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发源地。诱发社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社区未成年人犯罪,为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