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生主要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这些思想已构成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发展民生的先决条件;关注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民生的根本出发点;“民生异化”是导致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实践活动是改善民生的途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民生的根本保障;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民生实现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着力改善民生: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力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政府工作必须在着力改善民生的历史使命中准确定位,担负起主导责任,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提升自身公信力,实现社会政策的精细化.从而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上,最终落到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上。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民生既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常智余 《理论视野》2012,(11):47-49
保障和促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从检察权的渊源、运行及其根本目标来看,检察机关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民生休戚相关。检察机关天然地具有保障和促进民生改善的正当性,负有保障和促进民生改善的职责。这就要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切实做到执法理念为民、执法行为便民、执法效果利民,要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依法查办侵害民生的职务犯罪,强化对诉讼活动的监督,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扎实做好民生领域的犯罪预防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这一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物质保障。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进程中,确保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推进民生工程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同时坚持"人民主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民生的逻辑生成。  相似文献   

16.
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是民生的核心问题,也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众体现出来的不同需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真正主人,所以自古至今民生问题都是与民心的向与背紧密相连。要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就要回应民生期盼,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将其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反映近年来河北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本刊编辑部与河北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策划了这组文章。《大力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一文,从宏观层面介绍了近年来河北省从文化主体、文化民生、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创新实践。全面展示了河北省在更新文化建设理念、拓宽文化建设载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文化队伍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和突出成就。本栏目其他文章,从微观层面介绍了唐山市把“村民中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的实践;邯郸市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居民兴趣爱好,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做法;定州市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以公共文化服务千家万户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曹新 《理论视野》2008,(4):38-40
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关注民生,情系百姓,着眼于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必须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娜 《学理论》2012,(17):1-2
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是不同时期国家和社会都十分重视的一种理念.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而且影响着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任何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否有效,归根结底要看是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现实性解析: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不动摇;发展经济,为民生建设提供物质保证;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环保及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燕 《学理论》2009,(21):69-70
改革开放30年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和领导者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从观念创新、体制建设,发展经济、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着手,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