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愈来愈充分融入到全球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中,不断加深和其他国家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在这个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全球化浪潮中,既有扬帆前进的动力,又难免遭遇全球治理对国家主权的冲击和影响。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历史变迁进程,其基本特征就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可分离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1]全球化最初是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语境下村落社会文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村落社会文化整合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也是社会人类学透视中国社会结构的切入点。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西方人类学和中国本土人类学者对中国社会文化整合的研究成果以达致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整合模式的认识。文章认为,亲属体系与市场共同体理论是中国社会结构维持稳定的两种基本的分析模式,而民间信仰是解释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整合的结合点。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本土学者则主要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宗族功能及其符号象征在村落社会整合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书导言《全球化视野下的中产阶级》中写道:“我们应该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讨论全球中产阶级的发展、崛起与变化。在就本书的主题而言,全球化的影响及由此而生的全球中产阶级的变动起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化直接造成了全球产业结构及相应的职业结构的变动,它在相当多的国家或地区培育出更多的中产阶级的同时,也对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中产阶级的生存和成长构成了新的威胁。”“其次,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势必形成全球性的劳动力市场,并进而影响到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劳动力的收入分配,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失业率上升、收入降低、贫富差距过大以及社会福利锐减的同时,也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为更多的人群提供了就业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主论     
《民主与法制》2021,(1):11-11
宪法教育对于宪法的信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宪法信仰的情感表达离不开各种体现庄严与神圣性的宪法仪式,这些仪式在我国主要包括宪法宜誓仪式、升挂国旗仪式、奏唱国歌仪式、悬挂国徽仪式等,它们构成了宪法信仰的外在要件:宪法信仰的生成,除了具有信仰者内在的确信情感与外在的仪式表达外,还与宪法作为法规范在现实社会中实施的深度与广度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真正实施和推进宪法审查或合宪性审查,并激活宪法文本上的权利条款。  相似文献   

5.
仪式治疗是一种通过宗教仪式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知识与实践系统.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仪式治疗,是建立在当地民间信仰与南传佛教相结合的二元结构宗教系统之上的.通过僧侣、布章、波莫等在仪式治疗过程中的表演和仪式用品象征的展现,反映出民间信仰作为傣族的信仰基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包容力;南传佛教在意义顺延和广延的过程中,对民间信仰既有迎合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 ,当今之际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决定一国经济体制变迁方向和内容的新因素。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若干国家或地区经济体制的冲击及其在冲击下的变迁,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的背景下 ,只有善于对体制进行适应性变革 ,才能化弊为利 ,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 ,实力竞争的背后是体制竞争 ,从而促使政府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变迁具有趋同和趋异两种趋势。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8.
在民间社会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文昌庙,其主神文昌主管地方文教与风化,在地域社会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但是对文昌神的记载历来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背后显现出来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知识体系与民间信仰的矛盾。本文对民间社会文昌神进行了考辨,并对地域社会中的文昌信仰作了分析,认为文昌信仰既是民间信仰自我发展理路的表现,又体现出民间信仰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9.
比较互动:全球化语境下地方小族群文化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地方小族群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必然会发生新的改变,跨文化交往会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与不同文化的比较互动成为地方小族群文化的现代变迁主要机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解读与相互建构,是一个文化得以自我确认、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从被全球化到与全球化自主对接,从文化自觉到自我现代性建构,构成了我国地方小族群自我现代性变迁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不断变迁,法律欲使其保持自己的社会功用,就必须使自己与日益变化的文明和社会状况相适应。在特定的国家或社群中,人们对法律的态度、理念、价值观以及法律信仰等诸多因素会构成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的法律文化,而法律文化也与这个国家或社群的历史、社会发展休戚相关。劳伦斯.弗里德曼在他诸多著作当中展现给读者这样一幅景象:在社会的诸多因素(政治、文化、经济、社会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的变迁中,政治、社会价值观和科技的发展是法律制度形成和运作的基础,而法律文化又是法律制度产生的源头。我们必须在这一特定的关系中来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1.
泰国北部各民族中的儒教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泰国北部山地的泰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深受中国汉族的儒家信仰及传统观念的影响 ,特别是在“礼仪”、“尊卑”、“举止”上 ,都严格遵循儒家的规矩。同时 ,也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前言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  相似文献   

13.
James W. Tong 《当代中国》2012,21(78):1045-1062
A decade after the Falungong was outlawed in China, public forms of its organized activities have virtually disappeared and its overt acts of defiance have precipitously declined from 2000 to 2011. However, some determined practitioners continue to engage in stubborn protest activities in public, while others meet covertly in small groups or in larger conferences to share experiences of cultivation. Falungong practitioners have also adhered to their Grand Master's call to ‘clarify the truth’ about their beliefs as well as persecution by the regime. For both the Fa conferences and the Clarify the Truth campaign, they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ir global community through the vast Falungo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outside China, and a proliferating system of domestic, cellular material centers.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囿于传统社会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无论普通社会成员,还是司法工作者的观念都不能完全与变化的形势相适应,司法工作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随着转型期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权利意识以及法治观念的增强,传统的司法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司法工作产生了新的需求,由此,司法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十年土地革命时期。期间党与红军内部出现了"右"倾悲观思潮,并几度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对此,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给予了科学回答,形成了毛泽东信念观:坚定信念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坚信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与发展既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坚信星火必燎原,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到来。毛泽东信念观的形成是大革命失败后时局变化的产物,是实行正确政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概括分析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文章从哲学的视角对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作了多方位的界定,对全球化进程作了哲学的反思和辩证的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作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认为中国必须跻身于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谢念亲 《思想战线》2002,28(2):37-40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趋势。然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带来发展机遇 ,也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边缘化”。中国 2 0余年对外开放 ,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从全球化的过程中分享更多的比较利益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1939年《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颁布后,边区法院做出了系列司法修改和调整。丛小平的近期研究《革命中国的婚姻、法律与性别,1940-1960》详细考察了这一过程及其背景和影响。她指出,边区政府在施行婚姻法改革的过程中积极考量、吸纳了地方风俗和司法实践经验,出现了从婚姻"自由"到"自主"的核心法制理念的变化。这一立法司法建制过程体现了中共革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激发并肯定了农村妇女的"自主"能动性,并没有背弃其妇女解放的承诺。这一研究回应和修正了20世纪80年代英文学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妇女解放的主流观点,体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外学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妇女解放问题研究的新趋势,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Zhang Yiwu 《当代中国》2008,17(57):733-746
Globalization is an inescapable fact that conditions daily life in China today. To squarely confront this fact, two mythologies regarding globalization and China must be avoided. The first is the romanticization of globalization, which turns the trend into an all-purpose solution to China's problems that will introduce ‘universal’ values to the Chinese people. In fact, Chinese people should maintain a critical distance from the phenomenon and realize that so-called ‘universal’ values often turn out to be self-serving ‘Western’ val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lso the mythology that globalization is not happening in China at all, but is rather a process occurring elsewhere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aily life of the Chinese people. Various examples from contemporary fiction and film prove this observation to be wrong. Moreover, they point the way to a possible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a community ethic that keeps the Chinese people grounded in their local environment and dependent upon each other to face and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globalization together.  相似文献   

20.
张鹤寿 《思想战线》2002,28(3):18-20
市场存在分层的平面市场现象 ,分层平面市场叠加形成立体市场。中国加入WTO后 ,将面对激烈的国际平面市场与立体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市场存在着市场横移和产品波的规律性特征。世界经济产品波实质上是国际平面市场横移的全球化。中国加入WTO ,应提高主导国际平面市场的能力 ,抓住动态发展的平面市场 ,掌握立体市场 ,这是全球化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