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严格管制枪支,但对于什么是法定意义上的枪支,即"枪"与"非枪"的分类,以及"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的分类,"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却在立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同一行为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差异很大。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枪"与"非枪"、"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等问题,对枪支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新形势下的执法、司法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枪支管理工作作为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生产生活和娱乐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枪支管理在立法方面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行政管理痕迹,突出地表现为在立法上强化公务用枪管理、弱化民用枪支管理;强调行政权的优越性,忽视个人权利保障;同时还存在枪支概念不完善、枪支分类不科学、规范枪支使用的法律缺失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枪支管理,从枪支管理立法上加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着民警"不知是否可以用枪""不敢用枪""不会用枪"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用枪规范体系,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限制性措施十分严格,缺乏严格、系统的枪支培训制度。纾困之道在于,完善现行有关民警用枪法律法规,使之明确可行,即有利于民警在紧急状态下作出可否开枪、如何开枪的决定,并能够预知自己开枪行为的后果;建立科学、严格的责任评估及责任追究机制,并根据开枪民警是主观故意还是过失作出从重还是从轻乃至免予处罚的决定,对非主观故意的民警给予特殊的用枪保护,激励民警敢于合法用枪;建立系统的枪支训练机制,拓展多种形式的模拟实战训练方式;严格配枪资格,推行枪支认证制度;将心理训练纳入考核体系,对开枪民警及时跟进"强制会见"、心理辅导等措施,以帮助其舒缓压力,以此不断提高民警的枪支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新增设的罪名,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明确该罪的设罪理由、构成特征以及与相关罪名的区别,旨在使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公务用枪的持有人,重视对公务用枪的管理,杜绝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5.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人权需要国家首先在立法层面予以保障,加之严格的执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人权保障的视角看,应深刻剖析我国枪支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唤醒枪支立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意识,即枪支不仅是制止违法犯罪、维护行政权威和行政效率的工具,也是广大公民生产、生活和休闲娱乐的工具;不仅应该依法用枪,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也应该保障广大公务用枪人员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层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枪支存放设施、保管不完善,对持枪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枪支使用环节较多,枪支装具及配套工具缺失,以及认识方面的误区等主要问题。对此,加强枪支管理的重点应提高对枪支管理的正确认识,进一步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强化对民警的培训力度,健全枪支配发、保管制度,依法配枪、用枪,最大限度减少民警的伤亡和枪支的丢失,使枪支真正成为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对公安民警使用枪支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人民警察使用枪支权"的职权性质,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职业法律意识,完善公务用枪的法律法规,加强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训练,不仅有利于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规范公安民警因公使用枪支、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及法律的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8.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犯罪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犯罪客观方面是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建议对刑法第129条规定进行修改,删除“不及时报告”使此条规定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了解基层民警用枪现状,分析基层民警在实战中"不愿碰枪、不敢开枪、不善用枪"的原因,促进枪支训练规范化,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4年5月份"山西省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培训"的民警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所示,解决当前基层民警枪支训练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着重从建立基层民警用枪培训常态机制、打造基层民警用枪规范化培训基地、提高基层民警用枪理论与战术素养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警察用枪中存在的问题是公安机关对枪支管理过度严苛;警察对用枪存有畏惧心理;警察对现行用枪法规不熟悉等。解决我国警察用枪问题的对策是完善用枪法规,增强对警察用枪后的保护;强化用枪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建立资格审查制度,改变责任追究机制;改进现有枪支性能,加快研发警务新装备。  相似文献   

11.
警察公务用枪受困于维持社会稳定现实需要的冲动和防止警务用枪不当使用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控制之间的矛盾。控制策略在我国现行涉枪法律制度中脉络清晰,冲动来源于以暴恐犯罪为主因引发的对枪支使用的呼唤。建立以自由优先为原则,以自由和安全的平衡为补充的枪支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困局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少数公务用枪主体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权”这一职权性质认识不够明确;公务用枪主体对自身应有的职业法律意识缺乏清醒的认识;有关方面对公务用枪主体应有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明确、不完善;公务用枪主体缺乏应有的实战训练等多种问题,正确分析公务用枪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警察在执法中的用枪问题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质疑,警察自身也对用枪感到了困惑.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公安民警在上班或出警时不携带枪支的现象,这无疑会降低公安民警对自身保护能力和控制犯罪分子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条例>规定的法定开枪条件中"紧急情况"较难把握,枪支管理制度上的欠缺以及社会舆论压力过大,是造成警察不敢用枪的主要原因.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是扭转公安民警和社会公众对警察用枪态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公务用枪配置的范围涉及到公、检、法、司、铁、交、民、林等部门及民警,还有部分金融、仓储、科研等要害单位的保卫、警卫人员和押运人员。本文通过对部分公务持枪人员的涉枪案件分析,指出个别单位存在着枪支管理与队伍管理脱节,思想工作不到位,持枪人员随意性较大等不适应因素。并通过对现行枪支管理方式利与弊的分析,提出了要想管好枪必先管好人的观点,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持枪人员条件,对持枪人员的持枪资格和持枪能力进行审查和考核的设想,提出了采用相对固定的配枪方式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持枪随负责以及逐步实现对枪支的动态管理等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与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所指的枪支、弹药各具不同的法律属性。前者指非法持有公务用枪支、弹药 ,后者指非公务用枪支、弹药。因此 ,此两罪的适用是完全不同的 ,为避免对法条的误解 ,建议尽快作出司法解释 ,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笔者就当前警察查缉行动中使用枪支问题开展调查,归纳出警察查缉行动中使用枪支时存在枪技不熟、用枪不当和畏惧用枪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训练,掌握使用枪支技能,不断提高警察的临战处置能力;全面掌握使用枪支法律,大胆依法使用枪支;牢固树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观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警察用枪案件频发,警察枪支使用问题的矛盾日益突显。不愿带枪的警察和暴力袭警现象的增多,个别警察的滥用枪支共同构成了目前警界的空前的用枪困境。课题组选择用枪矛盾最突出的广东展开调研,广泛收集警察用枪素材,听取实战部门对于警察用枪的切实困难,深入分析其成因,并发掘广东警方枪支使用和管理的宝贵经验,以期能够为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立法提供坚实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交警存在使用枪支执法不规范、其行为与行政法基本原则不符、严重违反比例原则等问题。现行法律规范中,使用枪支仅适用于严重暴力犯罪行为等紧急情形,而对于民事纠纷、治安类和交通类的行政案件等则明确禁止使用枪支。因此,必须明确枪支在法理上的使用条件,规范警察用枪行为。  相似文献   

19.
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忧虑与密切关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查找原因,寻求对策,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新蔡县公安机关自1989年至1992年2月收缴的2,077支枪支(军用枪6支,民用枪1,499支,警械枪157支,发令枪改制的双管火药短枪415支)、28枚手榴弹、602发子弹、295枚雷管、58.5公斤炸药、39米导火索的来源及查处的有关典型案事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案卷调查和个别走访,现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们共谋。  相似文献   

20.
警察使用枪支战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力,是制服犯罪嫌疑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成警察执法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由于枪支使用战术训练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警察执法中不愿佩戴枪支、不会使用枪支、不懂运用枪支及缺乏用枪自信心的尴尬现状在警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亟待加强警察实战用枪战术研究,强化警察用枪战术理念,提高警察用枪战术能力,以发挥枪支在打击犯罪、保护群众和保障警察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