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施虹 《法制与社会》2010,(34):183-183,187
检察机关对看守所的监管活动负有检察监督职责。本文指出在检察机关对看守所的检察监督实践中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权成缺乏法律保障、监管难点导致监督难点等问题,亟需通过完善监督程序立法、健全检察监督机制、强化配合协调关系等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从最广义而言,检察监督是"检察权"运行活动之概称,其中,诉讼监督是检察活动的核心内容,其主要指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以及监狱看守所等机关的诉讼活动和执行活动实施监督;依法行政是"行政权"运作的合法结果,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在我国现行权力配置体系中,检察监督和  相似文献   

3.
人民检察院派驻看守所检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一个窗口,负责对看守所的执法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驻所检察人员在开展执法监督活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监督与配合的相互关系问题,笔者就此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田凯 《中国检察官》2012,(19):74-75
行政检察,是指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行为以及和行政诉讼相关联行政行为开展的专门监督活动。和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监督一样,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也有权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过去,我们简单将行政检察和民事检察归并在一起,称之为民事行政检察,事实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合并一起开展工作既不利于民事检察的发展.更不利于行政检察的发展。为有利于开展行政检察工作.我们有必要对行政检察的相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文菊 《法制与社会》2013,(29):257-258
监督信息获取难是当前制约看守所检察监督的一大问题,由于检察机关缺乏了解和掌握监管部门执法情况的机制和渠道,使得监督大打折扣,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效果。本文对监督信息获取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拓宽监督信息获取渠道,完善看守所检察监督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派驻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在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设置检察室(检察组)或者派出检察院等专门检察机构,由其具体行使监所检察权。派驻检察是检察机关开展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的主要方式,它对于强化监所检察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惩防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司法腐败,保障罪犯等被监管  相似文献   

7.
检察监督是政府权力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检察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对社会生活的管理者及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切法律活动,  相似文献   

8.
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行政检察监督仅仅局限于对生效行政裁决提出抗诉的狭小范围内,检察机关对行政活动的监督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造成宪法框架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落空.拓展行政检察监督覆盖范围,改变检察监督的缺位状态,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民事检察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检法两家理解上的分歧,导致民事检察监督的弱化。本期专题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从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程序、方式、职权及改进途径等几个方面做一些有意探讨,以期对民事检察监督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应倩 《法制与社会》2011,(17):122-122,136
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检察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中国大陆对前苏联模式的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由中国国体、政体、国情及制度传统决定的检察制度。在我国检察制度的整体制度设计上,由宪法定位为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专门的法律监督权。但空泛而缺乏刚性的规定使检察机关在实践工作中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陷入困境。特别是在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因为缺乏刚性和细致的运作规定,基层检察院在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常常事倍功半,达不到这项制度设计时所期待的应然效果。本文以民事审判监督工作的现状为阐述重点,讨论民事审判监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并就如何加强检察机关民事审判监督环境的完善和相关配套机制的健全,细化操作规则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淑霞 《法制与经济》2010,(15):69-69,79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享有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职权。但同时也对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行政审判监督职权作了限制性规定,即检察机关只能以抗诉方式行使监督职权,导致检察机关难以全面履行监督职责。为弥补目前单一使用抗诉方式的局限性,本文拟结合办案实践,对在民行检察工作中适用检察建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范完善检察建议作浅显探讨,使检察建议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梁伟民 《法制与社会》2012,(31):116+119
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是实现民事检察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权利保障,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明确,加之理解差异,我国各地各级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中行使调查取证权的方式和标准并不一致,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同的质疑和工作瓶颈。本文从对民事检察调查取证权的限制角度出发,以民事检察法律监督的定位为基础,结合不同理论学说与实践经验,探索完善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监督》2006,(3):22-25
监所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业务职能机构之一,是刑事诉讼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所检察工作任务是依法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实行监督,查办监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惩治在押人员犯罪活动,维护监管场所的稳定,保护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监所检察官肩负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刑罚执行监督和监管活动监督。查办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全市检察机关派驻监管场所的干警们,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工作条件艰苦,监督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工作,涌现出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派驻检察官,为维护司法公正和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贯献。在2006年1月召开的仝市检察长工作会上,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对在全市捡察机关第二届优秀派驻检察官评选活动中评选出的6名优秀派驻检察官,予以表彰。他们是:一分院驻重庆市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吴蓓,万州区院驻万州区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余伯建,渝北区院驻渝北区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黄志贵,江津市院驻江津市看守所检察富检察官吴炳衡,武隆县院驻武隆县看守所检察宣检察官郑福建,石柱县院驻石柱县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吴晓惠。  相似文献   

14.
张雪妲 《中国法律》2005,(3):27-28,86-89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国检察机关对生效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等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刑事裁判执行监督权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权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植伟家 《法制与社会》2012,(25):138-139
刑罚执行检察监督,是监督刑罚执行活动最为有效的方式。新《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活动监督的内容,特别是延伸了检察监督权,引入了同步监督机制,有效的促进刑罚执行监督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切入,结合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权的性质和重要意义,着重阐述如何进一步确保刑罚执行检察监督措施更到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第14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表明在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以及监督的手段上,检察机关对法院立案权进行的监督都大大往前迈了一步。因此,将民事立案活动融入民行检察监督体系中,进行科学的监督程序设计,是检察机关民行检察部门对接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强制隔离戒毒执行活动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践中,存在司法行政机关收治戒毒人员规模大、戒毒人员权利保障不充分,强制隔离戒毒执行活动内部监督不足等问题。检察机关在监督过程中,也面临相关规定笼统、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对此,建议探索建立派驻检察与巡回检察并重的机制,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充分运用检察建议等方式,提升检察监督精准度,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挂察机关享有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职权.但同时也对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行政审判监督职权作了限制性规定,即检察机关只能以抗诉方式行使监督职权,导致检察机关难以全面履行监督职责为弥补目前单一使用抗诉方式的局限性,本文拟结合办案实践,对在民行检察工作中适用检察建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范完善检察建议作浅显探讨,使检察建议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立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现行立法对刑事检察的法律规定比较具体,较易操作,却缺乏对民事检察的细致规定,致使法检两院在如何行使民事检察权的问题上,认识不一,这不仅限制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按照“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要求,加大了对看守所监管活动执法的监督力度,看守所检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监督薄弱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然而从目前看守所监管现状来看,牢头狱霸、超期羁押等问题仍然屡禁不止,成为国人抨击司法公正的话柄,特别是云南的“躲猫猫”事件,在反映看守所监管工作不到位的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我国的看守所检察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监督法律依据不充分、监督信息获取难、监督手段和方法不完善等问题。下面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