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承诺做到:不公款大吃大喝或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公款旅游或借开会、调研、考察等名义变相旅游;不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和公车私用……”走进河北省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潇栏,局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职务、分管工作、承诺内容和签名清晰可见。这是唐山市实行“三诺三述三廉”机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政监督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十五”计划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法律服务市场是市场经济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服务市场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律师业是法律服务市场的主要方面,如何推动法律服务市场的规范与发展,从而促进市场 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笔者认为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深刻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解放 思想,转变职能,加强与改善对律师工作的管理。一、树立市场观念,实行开放管理律师服务的商品性决定了法律服务的市场性,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取决于能否正确 认识和遵循市场规律。市场…  相似文献   

3.
蒋骁飞 《政府法制》2012,(26):19-19
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有一天,毛泽东问秘书田家英。什么是政治?这不是个平常的问题,当时政治家和学者对“政治”各有各的定义,莫衷一是。田家英毕竟博览群书,一口气说出许多有关政治的阐述,并一一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政年初预算是资金分配和支出使用的依据,目前一般预算资金安排基本上是“基数加增长”的方式,这种模式对资金的基数部分缺少必要性的分析和论证.缺少随时间、实际等因素进行调整的机制,也缺少科学性和法制性,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甚至造成浪费和产生腐败。纵观现行的财政预算存在三强三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防贼三招     
贼偷东西有近身扒窃十一招:遮、割、抢、撞、调、分、拎、换、色、麻、夹。其中,最考验智商的就是“分”,分散注意力的“分”,这也是最厉害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取证三策     
在案件检查工作中,证人证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对案件定性量纪的主要依据,有时也是我们查案过程中的重要导向。因此,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提取证言是我们案件检查工作中的中心环节。现就提取证人证言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同行商榷。一、证人对有关事实经过,一时记忆不清人们在查案过程中,常常遇到证人对所发生的事实经过记忆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时间久远、证人紧张等引起,面对这种情况,调查人员应该耐心劝导,帮助其解除紧张的心理情绪。有一次,我们去丰南市查办某个案件,要通过某造纸厂一位厂长…  相似文献   

7.
罗建幸 《法人》2009,(10):93-93
2009年9月,阿里巴巴十周年,不知是自发的还是ZF的指示,杭州媒体对阿里巴巴的正面新闻报道铺天盖地:阿里巴巴搬家了,大新闻;阿里接力比赛,大新闻;阿里十年庆典,更是大新闻。问题是搬家、周年庆之类,算是重大新闻吗,值得这么多媒体吹嘘吗?阿里对社会、民众的贡献真的这么大吗?  相似文献   

8.
治学三忌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6):160-160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近些年来,“创新”是人们工作、学习讨论中的一个高频词和焦点词。近期笔者有幸去湖南和江苏的一些监狱调研,感悟到:监狱在教育改造罪犯过程中。创新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9.
检察官三题     
王文昌 《检察纵横》2012,(10):56-56
山西平遥县城的古代县衙署门前有一幅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上联是说给当事人的,下联则是说给包括检察官在内的司法官员的。理性平和不仅是执法理念,同时还是检察官的应有司法形象。  相似文献   

10.
源头治腐是深化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之策。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效果是明显的。但随着源头治腐项目的不断增加,少数地方在工作中出现了“三重三轻”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重抓新项目,轻抓老项目。有的地方认为,上级每年都要提出几个源头治腐工作的新项目,抓新项目是主要的。只有抓紧抓好新项目,才能跟上级要求合拍,工作才能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因此,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新项目上,对老项目没有了热情。由于力量摆布不合理,导致一些老项目没有得到及时巩固、规范和提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重抓面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郭盛永 《政府法制》2012,(17):49-49
面条是北方人的传统饮食,菜面谐调,制作简单,历史悠久,品种有阳春面、油泼面、炸酱面、哈拉面、刀削面、蒸面、烩面、拉面等等。人们借它的细长体型,用来寓意长寿,赋予联系的象征。今天我说的“三碗面”,是人生的三种“联系面条”。每个人都应该吃好它。  相似文献   

12.
李云贵 《政府法制》2012,(15):21-2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贤妻鼓励其纳妾,他却三拒红颜,他的婚姻和爱情充满着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3.
关于“法典化意味着什么”的问题,需要从现实的法典化理论进路出发,以19世纪以后的法典化实践为基础,从政治、科学(学理)和技术三个视角进行探讨。首先,法典是政治的产物。近代的法典化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意蕴,法典之争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政治角力,法典化现象本身则彰显着共和主义和立法中心主义的政治思潮。其次,法典是法学学术积淀的产物。近代的法典是法教义学的结晶和体系化方法的构造物,是形式化和实质化的双重体系的展现。最后,法典也是完备立法技术的产物。近代法典通常以论理体为体裁,既需设计符合民族和时代要求的体例,也需实现逻辑和经验的平衡。法典并非法律发展的终点,法典化是一个生生不息、不断成熟的动态过程,仰赖以法典评注和判例研究为支撑的教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操三令     
曹鸿骞 《政府法制》2014,(31):38-39
唯才是举《求贤令》 曹操在《求贤令》里说,用人要“唯才是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曹操手下有个叫丁斐的,是个很好的参谋人才,他在曹营任典军校尉时,曹操非常相信他,他有什么建议,曹操通常都能加以采纳。可是丁斐却是一个贪隔小便宜的人。建安末年,丁斐随同曹操伐吴,途中一时私心发作,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家的一头瘦牛换了公家的一头壮牛,被人告发后,受到了免官下狱的处罚。  相似文献   

15.
所谓律师主义,也就是律师职业指导原则。在转型期的中国,律师是一个新崛起的实力团体,是一个富有的知识分子群体。律师是一个商人,在市场经济中,以法律服务换取报酬;律师行有余力,则还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传播法律,或是一个学者,发展法律;或者是一个政治理想家,参政议政。在未定型的中国,人治与法治错综交杂,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律师,实质地位是商人和法律技术工具,但显然,作为知识分子的律师,作为掌握法律武器的律师,作为富有自在的律师,不会满足这个卑微的地位,而会进一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即成为独立的法律人,大者治国、小者维权,也正是律师的这种不懈追求,促进了法治。窃以为,转型期的中国律师应该秉承三种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  相似文献   

16.
熊秉元 《政府法制》2013,(20):34-35
在英同历史上,海军上将纳尔逊(1758至1805年)、威灵顿公爵(1769至1852年)和丘吉尔首相(1874至1969年)是三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当同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纳尔逊的故事,大概是其中最悲壮、最赚人热泪的。他历经大小战役.多次负伤,而且先后失去有手和左眼;但是,他战功彪炳,备受部属爱戴。现在西式餐具里,独臂人专用、刀叉合在一起的设计,就称为“纳尔逊之刀”。1805年,西班牙和法同的联合舰队大举来犯.  相似文献   

17.
三拒招工     
最近,湖南省桑植县煤炭局下属企业招工,发生了一桩怪事:煤炭公司、白石煤矿、玉京煤矿、浮选厂同时要求破例招一位年近50岁的妇女。局长徐介初坚决反对,4家企业领导和局长争论起来。这位被招工的妇女名叫夏金玉,是徐局长的老伴。真实,她早就该是工人了,由于徐局长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至今工人没有当成。1988年,徐局长任张家界市分水岭煤矿矿长的,市煤炭局领导特别关照:老徐,这次招工把你爱人招进来,我负责找个名额。结果,他夫妇俩一台计,把那个名额让给了一位退休工人的子女。1993年,1994年,徐介初在县煤…  相似文献   

18.
肖伟俐 《政府法制》2011,(32):34-34
彭德怀是一个坚强的人,他身上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战士品质,不畏,不惧。然而,人毕竟是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观念、行为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从彭德怀的三次遗嘱的变化,可以感觉到这位伟人思想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2008,(1):25-26
司法行政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千方百计地做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这是每个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的愿望,只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够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戴。  相似文献   

20.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人为官不单靠所谓的“严”,也不单靠所谓的“能”,靠的是廉洁、公正,所以就有“公生明、廉生威”。廉洁就是不贪不沾,寡欲求,树正气。公正就是不偏不倚,是司法的最高准则,也是检察工作的最高原则。检察官要做到廉洁公正,就需要慎独,需要经常反思自省,靠“公正之心”保公正执法。作为检察官,一定要切实用好为官“三常”。一是要常思贪欲之祸。占有欲会无限地膨胀,以有限去追逐无限,必然经常处于失望、苦恼之中。作为一个检察官,一旦私欲膨胀,突破道德和法纪防线,不择手段地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