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访越散记     
如今的越南,早已不是我们过去想像中那种战后满目疮痍的情景。20年前,越南开始"革新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加快。最近越南迎来两  相似文献   

2.
在微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传播已成为我国主流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显著变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构筑寓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微内容",打造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于一体的"微队伍",建设融时代特色、情境体验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微生活",着力构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越南政治革新已走过了26年的历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主要经验是:把理顺执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政治革新的主线;把反腐败作为政治革新攻坚战的首要任务;把加强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作为政治革新的突破口;把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路径;在保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渐进式政治革新;努力创造政治革新与经济革新良性互动的局面。当前越南政治革新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越南政治革新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和越南的经验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时提出的"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原则,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潘金娥 《人民论坛》2021,(5):126-130
20世纪80年代中期,越南在经济社会陷入全面危机的背景下,越南共产党六大启动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2021年1月越南共产党十三大召开,对越南革新35年发展历程和成就进行总结,并布局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一个“强盛越南”。越南社会主义定向革新取得的成就反映在经济、政治、外交和文化各个领域,其发展道路与中国相似但也有独到之处,越南革新取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在中国史学的革新思潮中,李大钊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实现中国史学根本变革的主张.这些主张所形成的变革方案具有可行性,其对理论研究的强调具有前瞻性,而其史学革新的"持续论"则具有普适性.由变革的理论和方法等层面组成的新的史学"范式",为当时处于探索中的中国史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选择,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史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开展了一场全面的中苏友好运动,"苏式建筑"即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记录;该文研究了中苏友好运动和"苏式建筑",厘清了"苏式建筑"的三种风格及其相关建筑理论,提出把握好本地城市建筑的发展脉络、保护好重要历史建筑以及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何胜 《同舟共进》2008,(12):32-33
实行20多年的越南革新开放究竟遇到了什么困扰?越南的革新事业会不会因此停滞?在世界经济低迷、前景黯淡的大背景下,一贯坚持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的越南正遭受新世纪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西方一些媒体甚至认为越南已濒临经济危机的边缘,同时渲染越南的革新派失势,革新开放很可能在保守派的主导下紧急刹车。那么,实行20多年的越南革新开放究竟遇到了什么困扰?越南的革新事业会不会因此停滞?  相似文献   

8.
蒋晓俊 《传承》2012,(18):70-72
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在越南革命和建设的三个不同时期探索理论与实践的三个"结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越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1919-1930年,早期的胡志明将列宁关于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与越南殖民地沉重历史相"结合",寻求救国真理;1930-1945年,中期的胡志明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探索革命新道路;1945-1969年,晚期的胡志明将列宁"两个过渡"思想与越南过渡国情相"结合",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相似文献   

9.
越南独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6年最终实现南北方统一到现在,越南外交政策实现了从主要依赖苏联到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转变。在1976年-1986年期间,越南在外交方面主要依赖前苏联,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1986年-1995年期间,是越南外交政策的转型期。越共在1986年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全面革新开放的路线,制定了"广交友,少树敌"的外交总方针,并在此后的几年内实现了从柬埔寨的完全撤军,同中国、美国等关系的正常化,为越南外交实现融入地区及全球铺平了道路。自1995年以来,越南先后参与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中,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地区及全球中来,实现了越南外交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让干事的人"累并快乐着",让不想干事的人"痛并忙碌着"人民论坛调研组:丹阳市从2007年开始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绩效管理,可以说,无论是从理念还是内容上都做到了干部考核模式的革新。在乡镇干部这一层面实行绩效管理,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初衷?  相似文献   

11.
越南将"官僚集中包给制"革新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是一个逻辑生成过程。从内外交困的经济社会形势的逻辑基点开始,经过社会主义"生成主义"阐释和资本"祛魅"思想解放的逻辑进程,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理论更新,最后达到"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逻辑结论。这一逻辑生成过程及其成功实践的有益启示是:社会主义建设并无统一模式,一切必须从本国的"历史环境"出发,独立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确实显现了一定的优势,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极化效应、短期行为、贫富悬殊、公共服务滞后、社会保障不足、社会抗议运动等.而且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中国模式"也面临多重困境,如民生不昌、民力不强、内需不足、环境不支、创新乏力、司法不力、公权滥用等,其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对待"中国模式",冷静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变革,调整发展战略,谋求新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革新开放中的越南张加祥6O年代中国援建的越南河北氮肥化工联合企业在革新开放的年代生产有了巨大发展。谈起当今的越南,不论是越南人,还是外国人,不论是依据大批统计数字的专家学者,还是靠耳闻目睹或亲身感受来判断的平民百姓,认为革新开放给越南带来了持续发展和...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的到来,引发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呈现出新特点。因此,"微课"理念下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十分必要。我们力求通过构建以"微课"为核心的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探索"微课"理念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高职教育模式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是越南政治革新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公民社会"构想主要包括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言论自由、改革国家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建立社会反腐败体系等内容,"公民社会"建设将对推进越南政治革新向民主化、法治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透明政府:和谐社会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政府是和谐社会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要求。在透明政府的构建中,我们必须加强观念培育,加快构建透明政府的法制化进程,寻求组织层面的突破和技术层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2月9日至17日,我随对外友协代表团访问了越南,了解了越南经济发展和中越经济合作的一些情况。现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简单介绍和粗浅分析。 从1986年起,越南实行了革新开放的政策。10年来,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公证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完善公证制度和公证模式,加强公证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中国梦",是急需思考和求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越共通过革新和调整,不断深化对革新开放的性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问题的认识,推动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战秀双 《友声》2011,(2):4-6
【正】"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这是在2010中越人民大联欢期间最常听到的歌曲。为庆祝中越建交60周年,中国对外友协与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越中友协于2010年12月在河内举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