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今年是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畧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畧军进攻北平(今北京)西南十五公里处芦沟桥(史称「芦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开始,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日本向同盟国正式投降为止,这场战争,整整进行了八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规模最大,并且取得了完全胜利的一次反抗帝国主义侵畧,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战争。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成为结束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畧中国的历史的关键一战。同时它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全世界一切殖民地和附属国争取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具有深远的影响。全民族抗战八年抗战,是我国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斗争中结为知己1941年1月上旬,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陈嘉庚在新加坡听到消息,立即代表海外华侨致电国民参政会,呼吁团结,反对蒋介石倒行逆施。中共中央对陈嘉庚等人为全国上下团结抗战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30年代,旅越华侨人数大约40万人,分布在西贡、堤岸、海防和河内等地;其中以广东籍最多,福建籍次之。“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侨胞们同仇敌忾,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一)捐款救国。 抗战开始后,侨胞们因职业不同,组织了商会、职工会、妇女会、缩食会、抗敌后援会等团体。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开展救亡工作。为了帮助祖国抗战,有些侨胞虽然每月只收入十元八元,但也节衣缩食,抽出钱来捐给祖国。1938年上半年内,侨胞们的救国捐款就达到了300多万元。①同年8月,南圻商会捐献7万元。作为慰  相似文献   

4.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自己的企业连年大亏,但他秉承“我的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关门”的理念,不惜“出卖大厦,维持厦大”。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在新加坡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募集巨款11亿,动员3000多名华侨机工回国不遗余力支援祖国抗战。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新西兰华侨以《中国大事周刊》作为沟通的纽带,组织和动员当地华人捐款献物,八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支援祖国抗战,贡献巨大。该刊不仅凝聚侨心,也强化了海外华人与祖国荣辱相连的密切关系。整个刊物所反映的内容,都表达出当时新西兰华侨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以及他们怀抱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是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工作动态     
省府第二一三次行政会议纪要省人民政府第二一三次行政会议,于八月三日上午举行。会义通过了「关于撤销原省各级合作事业管理机构,设立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构问题」,通过了「关于省府办公厅增设华侨事务科问题」,半讨论了人事厅下设编制科问题,最后通过了干部任免案。  相似文献   

7.
我们严正地向全世界宣告: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六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台湾。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在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中,使台湾同胞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蒋介石卖国集团窃据台湾,决不能容忍美国侵略集团侵占台湾。蒋介石卖国集团在美国政府庇护之下逃到台湾,把台湾变成了叛国者的巢穴。这个卖国集团几年来把台湾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出卖给美国政府,换取美国军事援助,并在台湾压迫爱国运动,屠杀爱国同胞,搜括人民财富,强迫青年充当炮灰,使我台湾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卖国集团对我海外华侨实行欺骗和迫害,掠夺华侨财产,引诱华侨青年参加匪军。这个卖国集团仗着美国海空军的庇护,袭击祖国沿海岛屿,轰炸祖国沿海城市,打劫祖国商船和与祖国通商的船舶,派遣特务进行暗害活动,抢劫和杀害渔民,不断地对祖国进行骚扰性的和破坏性的战争。这个卖国集团最近更阴谋与美国政府签订所谓「共同安全双边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妄图配合美国武装力量,进攻祖国大陆,挑拨世界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5,(6)
袁世凯血腥镇压「二次革命」后,公然废除《临时约法》,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接着复辟帝制,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粉墨登基,自称「皇帝」,年号「洪宪」。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各地迅速掀起反袁救国的浪潮。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呼吁一切「爱国之豪杰共图之」。早在一九一五年夏秋之交,孙中山指令陈其美、居正、胡汉民、于右任分别筹组中华革命军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军,同时,还派朱执信等分赴各省,主持讨袁军事。这时,云南广大官兵在中华革命党人吕志伊等的策动下,坚决要求起兵反袁,革命党人李烈钧等也到云南从事  相似文献   

9.
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失败原因陆玉敏1937年“六六”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即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以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为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华东两个方向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火很快扩...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5,(5)
我于一九四一年一月生于新加坡,在海外颠沛流离中度过了童年。我的父亲汪金丁是三十年代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部工作,上海沦陷前夕和我母亲绕道去新加坡。一九四○年以后,胡愈之、王任叔(巴人)等一批文化人也先后从国内到新加坡工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5,(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海外华侨也是这场全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空前的民族热忱支持和参加祖国抗战的丰功伟绩,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且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爱国热情的伟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前,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有一千万人左右,其中八百多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战前华侨背井离乡去国万里,受尽居留国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政府的压迫、欺凌,被视为次于欧美、日本人的「劣等」侨民。因此,热切希望祖国昌盛强大,成为他们的有力靠山。祖国的兴衰荣辱,都牵动着海外游子的身心。这是海外华侨爱国爱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外华侨焕发的极大的民族热忱,表现出的热烈爱国行动,成为祖国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物资力量。他们从南洋到欧美,从工商界到学生、劳工界,从青年到  相似文献   

12.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十分关注祖国的抗战,在海外华侨中募集资金,支援祖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由于周恩来的影响,在国共两党之间,他逐渐倾向于支持共产党,与共产党共同合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国兴学,献给了救亡大业,献给振兴中华大业,成为华侨的一代领袖和楷模。1940年初,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号召南洋各地筹赈会选派代表,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回国慰劳全国抗日军民。很快,各地筹赈选出了50多位代表。3月26日,陈嘉庚先生率领慰劳团到达重庆,受到了包括国共双方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廖仲恺、何香凝夫妇,毕生追随孙中山革命,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而无所畏惧地奋斗,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共同生活的二十八年里,互相帮助,携手战斗,同甘共苦,情笃谊深,堪称为一对革命伴侣。他们原来素不相识,更没有经过自由恋爱,只是通过媒妁之言撮合而成。他们原籍广东,寥于一八七七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三藩市)一个华侨家庭;何于一八七八年出生在香港一个大地产商家庭。香港富家之女,匹配旅美华侨之子,可以说是「门当户对」,所以在一八九七年十月他们便在广州结婚了。  相似文献   

14.
工作动态     
省府第二○九次行政会议纪要省人民政府第二○九次行政会关于六月八日上午举行。会议通过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人民中进行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的指示」,通过了「关于接收与分配军队转业干部的指示」,最后通过了干部任免名单。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中,三千多名来自南洋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祖国大西南从事抗战运输工作,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沿海。广州失守以后,滞留在香港的2万多吨军火,必须转从滇缅公路运入。国民政府在昆明设立西南运输处,并在新加坡和缅甸仰光设立办事处,负责把军火物资从香港经新加坡移囤仰光,然后从滇缅公路运入昆明。  相似文献   

16.
1941年“皖南事变”后,由泰国归侨创办的华侨书店在抗战文化堡垒之一的昆明落地。在中共地下党和各界民主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昆明华侨书店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出版事业,出售进步书籍,支援中共的抗战文化运动,聚集了一批知识分子和进步读者。在抗日战争胶着时期的大后方点燃了知识的火炬,同时也为归国华侨走近共产党、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跳板。  相似文献   

17.
上海复旦大学学生罗洁因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大专辩论会」获胜而成了大学生中的新闻人物。她身材窈窕,梳着短发,身穿一套米黄色套裙,显得热情开朗,充满着青春的活力。罗洁和她的四个队友所组成的复旦大学队,是从全校七十四位候选人中筛选出来的。为了参加新加坡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他们作了充分的准备。一九八八年四月十一日下午五时,在新加坡广播电台大礼堂,海峡两岸的同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9)
<正>"九一八"事变是民族屈辱的记忆,更是全民族14年浴血抗战的发端。今天,在昔日抗联战士浴血奋战的黑土地上,在祖国心脏的卢沟桥畔,在全国各地凝结着每个民族记忆的抗战故地,警钟再次鸣响,人们再次唱响《义勇军进行曲》,誓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个时期,台湾当局积极推行「弹性外交」,引起了海内外关心祖国统一的炎黄子孙的担忧。一九八八年三月,台湾前「行政院研考会主任」魏镛在「立法院」答询时,大谈「双重承认」问题,宣称「台湾将仿效西德和南朝鲜模式」,采取「双重承认」原则,争取「与其他国家建立和恢复外交关系」,以  相似文献   

20.
星华义勇军是太平洋战争时期,在新加坡保卫战中新加坡华侨团体广泛发动民众,众多热血华侨青年响应号召,志愿组建的一支华侨武装。由于这支抗日队伍规模不大,加上战后英国殖民当局对这场失败的保卫战讳莫如深,导致这段辉煌的抗日历史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实际上,星华义勇军在新加坡华侨抗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点燃了马来亚华侨抗日的星火,是日后马来亚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