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管理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综合运用社会管理新方法,构建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体制,使社会形成良好秩序,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和谐因素,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王爱君 《法制与社会》2013,(28):221-223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针,社会组织是群众民主参与社会管理,进行社会协同的平台,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北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表明,要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2,(10):4-4
从根本上说,社会建设比社会管理对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意义。因此,必须把社会管理纳入到社会建设中去谋划和推进,不能简单地就社会管理抓社会管理,否则很容易走向社会管控的老路。在社会建设中需要突出抓好改善民生,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为社会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防范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趋多样,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人口大量流动,社会整合更加困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政治诉求也不断增多,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得社会管理范围扩展、难度加大,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要求提升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走法治模式。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职能优势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根本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决定了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特征是: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倾向,导致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滞后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水平与社会管理需求不相适应,制约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推进。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执政为民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应对、解决社会管理中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求,对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国根 《法制与社会》2011,(30):195-196
当前,我国已进入急剧的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观点纵横交错,城乡一体化,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观念多元化以及交通、通讯、传媒现代化等,都使得社会矛盾凸显,检察机关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体之一,必须寻求舍适奇勺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佛山小悦悦事件17路人见死不救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究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社会冷漠、陌生人不敢帮扶,这不仅仅是彭宇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阶段,社会转型期、主流价值观的缺失,道德滑坡、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制度不足、社会保障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小悦悦事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产生6々社会问题的反应。针对此类事件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道德重建,改革教育制度、加强生命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的帮扶力,真正实现弱者有所依、公众互相信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浦东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疑难复杂矛盾突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来,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社会焦点与时代强音,全国各地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就浦东司法行政工作而言,社会管理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和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刘惠怡  黄林涧  李铭锐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08,(4):33-36,100-104
2008年上半年.可说香港走过一段并不平坦的路,现就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2.
刘惠怡  黄林涧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10,(1):44-48,107-112
刚划上句号的2009年,总括来说是香港抗击金融海啸的又一年,当中政经风云不定,政府施政面对重重挑战,另一边厢,历时9年的民事司法制度改革(Civil Justice Reform)开始实施,标志着香港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裹程碑。  相似文献   

13.
陳光耀 《中国法律》2011,(2):7-7,64
1981年,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正式確立。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此項制度已經成爲「一國兩制」下,有效解泱不同制度、不同法律體系之間公證文書往來使用的成功實踐,也爲促成兩地居民間缔结婚姻,預防和减少重婚、骗婚行爲的發生做出了重要貢獻。借此機會對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30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的祝贺,對中國委讬公證人爲兩地居民...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期间,香港法院审理了一定数量的海商海事案件,案件领域包括提单运输、《汉堡规则》的解释、承运人在普通法下的责任、船舶碰撞和海上保险等。大部分案件在香港高等法院原诉法庭审结,部分上诉至香港高等法院上诉法庭,甚至香港终审法院。通过对若干代表性案件的描述和分析,一方面展现香港海商法判例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对中国内地海商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憲初 《中国法律》2011,(2):13-13,70,71
委讬公證人是應運内地改革開放和促進舆香港交往迫切需求而誕生的一項有創造性的制度。自1981年司法部首批委讬八位香港律师爲委讬公證人以來,這一制度不僅兄證了内地社會主義市埸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内地舆香港民商事關係日益密切,而且已成爲「一國兩制」下連接内地和香港兩個不同法域和推動兩地融合的重要紐带。  相似文献   

16.
胡雲腾 《中国法律》2011,(2):5-5,62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内地舆香港的經濟往來日益频繁,涉及兩地的民商事爭議也越來越多。如何公正地處理這些爭議,切實維護内地舆香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责。由於内地舆香港實行不同的法律制度,訴訟過程中的诸多問题都缺乏统一的程序和標凖,给爭議解決带來了许多困難。1981年,司法部經中央有關主管部門同意,  相似文献   

17.
何训班 《中国法律》2011,(2):9-9,66
值此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三十周年之際,我謹代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外商投資企業註冊局表示熱烈的祝贺。三十年來,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適應香港同胞到内地投资經商活勤和香港舆内地聯系日益紧密的需要,從無到有,不断發展完善,爲便利兩地法律界、公證界之間的交流合作發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内地舆香港的民事交往舆...  相似文献   

18.
A struggle has been underway in Beijing, othering Hong Kong’s British common law legal system by rhetorically subordinating it as a foreign colonial relic. How did the British develop their Hong Kong governance policies for proper law, as they ruled Hong Kong? These policies developed without resort to all the available scholarship, so that they could other the Hong Kong people into a subaltern group. Hong Kong was already constituted as a township with its own continuing township liturgy, customary ritual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gnored this, creating a Hong Kong subaltern.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2010,(4):14-15,70,71
借着上海主办世博会的良机,香港律政司联同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大律师公会、香港律师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以及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举办此次以“香港法律服务——环球视野”为主题的“论坛”,目的是希望向内地的企业和法律界介绍香港的法律和仲裁专业的优势及最新情况,与内地同行分享我们的经验,以及共同探索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祖国大陆与我国香港地区毒品犯罪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如何减少和预防毒品犯罪,各国和地区都在作不懈努力。从香港地区毒品犯罪的历史发展,比较香港和大陆地区在持有毒品犯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毒品原植物犯罪,非法提供麻醉品、精神药品罪等犯罪上的不同,及香港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疗措施的差异,有助于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大司法领域的合作,共同应付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