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决定,从1998年7月1日起,全国停止福利分房,将建立起住房消费商品化、货币化的新格局。本文拟谈谈关于住房商品化的几个问题。一、住房商品化的意义1、住宅商品化使住房建设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住房商品化之所以能使住房建设成为新经济增长点,首先是由于实现住房商品化,使得住房建设实现资金良性循环。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住房生产和经营,可开辟多种建房资金筹措途径:一是来自国家投资建房资金的回收,二是来自于居民从个人存款中提取部分作为住房消费,三是能盘活存量公有住房,我国现有公房30亿平方米,如果以每平方米500元计算,则有15000亿元,这是一笔巨额资产。可见,这些来源的建房资金,不仅减轻了国家负担,而且国家又可利用这笔资金进行扩大住房建设,加快住房建设的步伐。显而易见,实现资金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有序的住房资金筹集使用机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房地产业对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住宅建设是房地产业发展的主体。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地位的确定,住宅的商品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属性在整个住宅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住宅建设总的发展趋势上看,住宅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一,住房改革力度的加大,为住宅建设的发展和住房市场的启动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应该看到,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系列改革与突破,为住宅建设的发展和住宅市场的启动营造了极为有利、也极为宽松…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住宅是否要商品化问题,大体上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直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人们对住宅也是商品才不再有怀疑了,但是要把理论转变为现实,对我国原住房制度进行改革,似乎没那么简单。下面就我省住宅商品化试点城市在制订试点方案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实现住房商品化、按照商品经济原则组织住宅的生产与流通为目标的住房制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房地产管理的社会化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是住宅小区管理即物业管理问题。我省物业管理顺应改革发展和社会需要,短短几年便产生了三百多家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市场已初具规模,日前的工作重点,是根据我省物业管理现状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一、把住宅业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可行性 1、住宅商品化的本质及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观点,住宅作为人类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中的一种,是个人消费品,是生活资料,是商品。住宅商品化的实行就是要恢复住房作为商品和作为生活资料的本质属性,把住房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纳入到市场经济的大循环中,把住宅运行机制从产品经济模式转变为商品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我国城镇住房应以个人所有制为主。②住房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应按市场机制运行。具体讲就是:在住房资金上,由国家和单位为主转为个人为主,在住房建设上,由住宅单项开发转向综合开发和配套开发,在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城市住房制度经过二十年来的改革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下的福利供给制向市场经济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的转变,形成了比较全面、合理的政策框架。一、住房制度改革起步阶段自1980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关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讲话后,几十年一成不变的住房体制开始进入改革起步  相似文献   

7.
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住房制度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住房制度由福利性分房转变为货币化分配的新体制,存量公有住房也将为个人所购买,这就使新旧住房大都通过商品化的轨道使个人拥有产权,住房的供应摆脱了由政  相似文献   

8.
领导视窗     
未来5—10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住房政策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深入将逐步出台。 在21世纪最初的5—10年内,中国的住房发展将达到以下一些主要目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到2005年,解决住宅的工程质量和功能质量的通病,初步满足居民对住宅适用性的要求;到2010  相似文献   

9.
住房制度改革已试点多年,仍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第一,必须破除城市职工住房供给制的观念,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我国长期以来,对城市职工住房实行公家包、低租金的办法,这是一种带有供给制,福利性质的住房制度,积弊甚多.首先,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家每年花在城镇住房建设上的钱高达300多亿元,犹如投入"黑洞",有进无出.其次,很难满足城市职工对住房的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市场化、商品化、货币化为改革目标,历经蕴含市场的计划分配、充分市场配置、蕴含政府调控的市场配置住房资源三大阶段。直至目前,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仍然在推进与深化中。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城镇住房制度变迁过程中三大阶段所显现的制度供求非均衡变动轨迹及制度非均衡变动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推进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旧的建设体制逐步打破,新的建设体制逐步形成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省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住房新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普遍推行。住房租金改革、住宅市场培育、住房金融、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1997年,全省城镇已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5,(9):F003-F003
石嘴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名石嘴山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以下均简称中心),是依据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居民住房由实物分配转向社会商品化的住房的需要,于1993年1月成立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3.
浅议住房制度改革张仁建国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一直由国家大包大揽,而且在公有住房租金上一直偏低,严重背离价值,从而使我国的房地产住宅市场被挤在一个十分狭小的范围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一方面国家尽管投入大量资金,住房仍远远满足不了社...  相似文献   

14.
正在积极稳步推进的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基本目标是,实现住房的商品化,使住房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进入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实现良性循环。这既对发展我国住房金融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我国住房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住宅业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作用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针对城乡数以万计低收入居民 ,建立与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是其重要内容。为此 ,应制定住宅小康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 ,以土地换取农民保障 ;积极筹措住房社会保障基金 ,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 ;健全住房社会保障法规。  相似文献   

16.
陈柔婷 《学习月刊》2010,(12):27-28
本文从新城市社会学的集体消费视角出发,以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为分析对象,从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制度、住房供给的商品化以及社会化的新体制给城市居民所带来的制约作用来谈谈对集体消费三个具体目标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崔佩平 《奋斗》2001,(10):41-41
21世纪初,我国住宅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住房投资、建设、管理体制将发生较大变化,加入WTO后将使房地产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住宅发展将会在新的环境下运行,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开始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城市住宅商品化、货币化速度明显加快。但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毕竟是滞后了,这种滞后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限制了城市居民的即期消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时,城市职工工资平均水平很低,住宅的建筑价格也很低。以济南为例,当时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1104元,职工总数为85万人。若按最终出台的30%的住房货币化比例计算,那么财政和企业每年只需给个人增加331.2元即可实现货币化了。…  相似文献   

19.
实现住房商品化的任务早就提出来了: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住房问题的谈话,提出居民可以自己建房、可以买房。同年6月中央和国务院首次正式宣布:中国将实行住房商品化。从1980年至今已有17个年头了,其间也出台了一些房改措施,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中国的住房商品化进程却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表面看来,住房商品化的最大困难在于住房价格高和人民的购买力不足,矛盾集中在有效需求不足上面,但深层的原因是改革没有到位。  相似文献   

20.
一、加快住宅商品化的步伐住宅商品化,是我们这几年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和理论论证得出的一个改革方向。按照这个方向,我国不少城市都在探讨和试行住宅商品化,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这几年的实践看,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是,各地尤其是北京住宅商品化的步子迈得不大,与人民群众解决住房问题的迫切要求很不协调。为什么住宅商品化的步子不能迈得更大一些呢?原因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