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由此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渐进式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开放格局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权的稳固、国家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总体道路,它由四条具体道路汇合而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找到的既切合国情又能实现和平发展的正确发展道路,不仅中国自身因这条道路指引而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在当代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才能实现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目标。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成功发展对整个世界社会的发展——对丰富商品经济形态阶段的社会发展模式、丰富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模式、正向引导世界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新境界。改革开放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新时期宗教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在新时代宗教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思想。继续改革开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发展的世界奇迹。这条道路既不同于苏联模式,也不是民主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社会主义在当代实践中的新形态。中国道路还不够成熟,尚未定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崛起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挫折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与成败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这条道路不是从本本出发或照搬外国模式,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富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浓郁的民族品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它的实践将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融入世界情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不仅具有中国特色,更具有世界意义。其中,中国道路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中国道路的可行性和彻底性、优越性和吸引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上。而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则在于,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抨击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论",也驳斥了西方的"历史终结论",还纠正了西方的"文明冲突论"。总之,中国道路的开创和形成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坚持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为那些既不希望"脱钩了发展"又不希望"依附谁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质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曾经照搬过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有人也设想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实现了国富民强,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榜样。当前,我们应当排除一切干扰,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落后国家如何正确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是长期以来尚未解决好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学习和运用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一般规律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其它落后国家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新贡献,研究分析社会形态与经济形态在世界和国家两个层面的含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和匹配性选择、依序自然发展和跨越或直过发展的两种发展路径问题,有助于厘清世界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关系;正确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形态和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实践,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这条全新道路是我国国家战略的总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色,其最终目标是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1.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是近代社会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孜孜不断追求的目标,经过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顾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所取得成绩和教训,不仅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是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它的成功,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在当今世界日益发生广泛深刻的积极影响。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以人为本、和平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道路的特点和优势,阐述了中国道路的成功对推动世界发展道路多样性历史进程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政治宣言。报告贯穿的一条红线,就是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和奋力开拓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一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而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稳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需要准确把握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以及在各个重要历史关头坚持这条道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希望之光,为世界社会主义再次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阻止了世界社会主义低潮的继续低落 历史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结束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条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还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如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战略定位上的两大调整和坚守:一条是重新认识和调整了与资本主义及其世界体系的关系,一条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了对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及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方位及所处阶段的科学判断并将这一判断确定为在中国发展很长时期内党的路线战略和政策的基石。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质,可以简单概括为在内外制度体制政策上全面调整与资本主义及其世界体系的关系,就是充分正视和重新寻找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和全球大环境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现实可行的中国道路。认真总结相关基本经验,对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健康发展仍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国家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将走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制度都将带有本国的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来看,无论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祖国统一论,外交、军事、国防建设理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极具民族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达方式来看,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等思想都是通过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予以表达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面临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在经历了痛苦和曲折以后,终于摸索到一条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世界上没有固定的社舍主义模式。同样,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舍主义也应该允许有多种模式,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当前中国的情况来说,笔者认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以有小岗村模式,华西村模式,也可以有南街村模式,刘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