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在通过聚类方法将我国不同地区差异类型化的基础上,分析外国人来华目的及不同来华目的对居留和融入意愿的决定模式。研究首先基于各城市外国人基本情况,将不同地区分为起始型移民地和自延续型移民地,并指出区分这两类地区的关键因素是移民社区的发育成熟程度。在此基础上指出,外国人来华身份选择和居留意愿同样基于"最小成本-最大收益"原则,在不同国家类型间有不同作用方式:来自发达国家的来华外国人,倾向于在自延续型移民地就业,以降低适应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最快最好的回报,并且不在中国居留;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来华外国人,倾向于在起始型移民地留学,以通过制度保障先行适应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以探索未来在中国居留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是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有着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外国人随处可见。外国人渐渐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之中。外国人入境、居住、就业等涉及社会事务方方面面,对外国人的服务与管理仍然是个新课题,其中还有许多困难与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广东警方的选择是,会同有关政府部门联合执法,就开展外国人综合治理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变“孤军奋战”为“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3.
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是指外国人在内国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状况。外国人在中国的民事法律地位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史变迁过程。与外国人在中国的民事法律地位有关的待遇制度包括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等制度。现阶段外国人在中国的婚姻家庭权、人身受保护权、继承权、经营开发权、知识产权、劳动权、民事诉讼权等方面享有广泛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2、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宗教团体的邀请,外国人可以在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3、外国人可以在其住所和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指定的场所举行非中国公民参加的宗教活动。久沙烟人在中国境内经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法事等宗教仪式。5、外国人进人中国国境,可以携带自用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  相似文献   

5.
姗姗来迟的2012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弥补了中国绿卡制度缺失、持卡人待遇的不足。然而,能享受《办法》规定待遇的都是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适用对象人数太少,也加大了中国绿卡执法成本。绝大多数持中国绿卡外国人来自发达国家,在中国过着优越生活,中国绿卡赋予其普通民众权利的价值并不大。要疏通持中国绿卡外国人转中国公民的途径,消除外国人在中国的不确定感。未雨绸缪地建立移民融合制度,不让曾经在许多国家出现的种族冲突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6.
新闻闪回     
<正> 中国正式施行“绿卡”制度吸纳外籍人才经国务院批准,8月15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联合签署第74号令.正式发布施行《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这是中国政府适应全球化的形势.规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的一项重大措  相似文献   

7.
金点强 《小康》2007,(5):78-80
古往今来,在外国做官的中国人和在中国做官的外国人,同是天涯宦游人,却有着不同的故事和传奇。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公安厅(局)、外事办公室、外经贸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局及有关部门,各驻外使、领馆、处:为了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规范与此相关的就业和聘用行为,依法保护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及聘用外国人的单位的合法权益,经商有关部门同意,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制定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现予颁布  相似文献   

9.
正明清时期,来华的外国人逐渐增多。人的饮食习惯其实是很难改变的。因此,西方人来华会利用中国的原料,做一顿可口的西餐;甚至会引进奶牛、蔬菜,建厂生产饮料。位于北京行政学院校内的"利玛窦墓及明清来华外国人墓地",是笔者经常要去瞻仰的两个墓地之一,每次去似乎都会悟出点什么。这一回故地重游,读着墓碑上外国人的中国名字,突然闪出了一个问题:这些西方人在中国吃什么?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公安外国人管理工作面临入境外国人总量大增、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广泛、涉外案(事)件上升以及涉外不安定因素增加等新形势。按照派出所外国人管理的新任务和派出所外国人管理新模式的基本内涵,建议适当下放外国人管理权限,坚持国民待遇原则;建立以公安派出所为主导的专职外国人管理领导和协调机构;加强外国人基础信息收集工作,拓宽获取涉外情报信息渠道;建立健全派出所外国人管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加强派出所外管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改进服务,和谐涉外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六日颁布了《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按照这一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一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侨民)在中国境内自愿结婚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本规定的有关条款. 申请结婚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持有下列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小康》2013,(2):6-7
专家点评中国绿卡之路漫漫而修远民盟北京市委法工委副主任、知名移民法学者刘国福姗姗来迟的2012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弥补了中国绿卡制度缺失、持卡人待遇的不足。然而,能享受《办法》规定待遇的都是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适用对象人数太少,也加大了中国绿卡执法成本。绝大多数持中国绿卡外国人来自发达国家,在中国过着优越生活,中国绿卡赋予其普通民众权利的价值并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任茂东 《中国人大》2012,(10):26-26
中国经济的崛起,为全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居住、就业、投资甚至移民。当前,中国亟须建立一个常态的行之有效的移民管理机制。2012年4月26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外国人入出境及居留、就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围绕外国人就业、“三非”外国人治理、惩治外国人境内犯罪等问题发表了多真知灼见,特在此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观点看法     
<正>中国贫富分化的背后,是腐败和垄断行业的非市场化。——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你明明叫张三,为什么一跟外国人介绍自己,就倒过来说自己是“三张”呢?——法国教育部汉语督学白乐桑认为,中国人向世界推广汉语不要盲目适应外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的瞩目点。对如何促进外国人认识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这固然是好事。但从我的经验看,还有更有效的办法,即通过影响外国人,再由外国人去影响他们的国人。我建议邀请一些与中国友好的国家组团来华参观访问,代表团可由在它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组成,让他们真实体验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回国后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准确、真实地报道中国——在某些问题上,外国人说一句话比我们自己说一百句更管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执行国务院关于在北京市部分地区戒严令,维护首都的正常秩序,北京市人民政府特发布此令:一、外国人必须遵守北京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李鹏总理签署的戒严令所发布的各项命令:二、在戒严期间,外国人不准介入中国公民违反戒严令的活动;三、违反以上规定的,执勤人员有权采取一切手段,予以制止。  相似文献   

17.
行业资讯     
《警察技术》2017,(4):95-96
正二代证阅读机具可读取外国人居住证据了解,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将针对出生在中国大陆的海外华人逐步推出。伴随着"准绿卡"的实施,取得"准绿卡"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华人可以享受与国内公民同等权益,同时也要在办理相关业务、出入登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境内的外国人逐年增加,他们中的多数能遵守我国的法律,但也有少数无视我国的法律,各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案件不断发生,其中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依法妥善地处理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已成为公安机关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 何谓外国人违反我国治安管理的案件外国人违反我国治安管理的案件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由于违反我国治安管理法规,由中国的公安机关代表国家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案件。目前,在理论上和司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建立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中国"绿卡")制度,是中国移民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该制度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化,规范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对移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永居制、目前国内技术人才紧缺状况等关键问题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有偏差,不论是办法的宏观架构、立法思路,还是技术移民制、投资移民制、亲属团聚移民制的细节设计、具体操作,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消耗了中国作为移民法后发国家的优势,阻碍了中国移民法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容忽视和回避,值得认真、细致地进行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二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在华)收养中国公民的子女适用本办法。收养人夫妻一方为外国人的,在华收养中国公民的子女,也应当依照本办法办理。第三条外国人在华收养子女,应当符合收养法的规定,并不得违背收养人经常居住地国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