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0,(12):10-1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陕北是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  相似文献   

2.
大生产运动中的《南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相似文献   

3.
高子果 《党建》2023,(3):64-66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家喻户晓、优美动听的《南泥湾》,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斗争、夺取胜利”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地方——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  相似文献   

5.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往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没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  相似文献   

6.
龚仕建  张丹华 《奋斗》2022,(11):63-64
<正>“如今的好光景,都是当年三五九旅的指战员们一镢头一镢头刨来的……”一座农家小院里,76岁的老党员侯秀珍穿着红毛衣,倚着墙正为来访者讲述南泥湾的故事。窑洞外墙上,“南泥湾精神代代传”几个大字格外耀眼。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树立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随着歌曲《南泥湾》传唱大江南北,体现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南泥湾精神家喻户晓。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泥湾精神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四个年头——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并令王震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到南泥湾屯田开荒。三五九旅进入南泥湾后,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开荒种地,喂牛养羊,开办工厂,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  相似文献   

8.
周武 《世纪风采》2008,(4):19-20
名扬大江南北的《南泥湾》,使三五九旅这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能战斗,能生产”的事迹家喻户晓。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三五九旅,如今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约百余里,荒无人烟,给部队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三五九旅在开进南泥湾以后,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迅速掀起了生产热潮。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  相似文献   

10.
周武 《党史文汇》2007,(12):33-35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一首优美动听的《南泥湾》,使三五九旅这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能战斗,能生产”的事迹家喻户晓。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延安大生产的三五九旅,如今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刘中刚 《湘潮》2011,(4):31-35
提起八路军三五九旅,人们都会想起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想起大生产运动。但三五九旅由华北抗日前线调回陕北,并非仅为大生产: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初期,我调到乡宁县城东15里的柏山寺学校任教。当时,在这座学校任教的还有长我几岁且是同乡的问服新老师。山村小学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于是,在每日下午学校放学以后,我们就一起唱歌,记得那时唱的第一支歌、也是后来唱的最多的一支歌就是《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大雁落脚的地方,草肥花又香,春风吹过掀起层层浪,草原换新装。为什么山青水又绿?一片好风光。一片好风光。因为温暖跟着春天来,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乡宁县龙门村——的确是那支歌里唱的,“是红军走过的地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  相似文献   

13.
郑磊 《党史文汇》2012,(5):47-49
抗战后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创造了我军建军史上的奇迹.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作为三五九旅基干力量之一的七一八团,其基层连队官兵是由清一色的河北省平山县的青年子弟组成的,因而这个团又被称作“平山团”.平山团的团长陈宗尧被誉为八路军的“模范团长”,他带领全团战士随三五九旅一起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南泥湾垦荒的第一年就获得大丰收,把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地区,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亲切地接见了这位屯垦英雄,赞誉他“打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在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为他题写了“模范团长”的题词.  相似文献   

14.
《南泥湾》     
电影《南泥湾》讲述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缺衣少粮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怀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的一段真实而悲壮的故事。影片没真事影有去渲染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的场面,而是以一名女战士的日记和心路历程描述为线索,通过一个连队的拓荒开垦以及与饥饿、狼群、缺水的斗争,刻画战士们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真实场景。而如火如荼的场面,而是以心路历程描述为线拓荒开垦以及与争,刻画战士们,展现陕甘宁实场景。而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2,(4):46
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开进了南泥湾,实行屯垦戍边。 3年后,三五九旅官兵,硬是把这个遍地荆棘、野兽出没、土匪骚乱的南泥湾,建成了“陕北江南”。1943年冬,王震号召全旅官兵,在新的一年,要达到每人每季耕种土地30亩,人均收获细粮6石,够3年食用,实现耕一余二的目标。 1944年4月的一天,时任延安军分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1,(6)
正王震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我还是在少年时代,唱着《南泥湾》的歌儿,通过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的故事知道的。那时觉得他离我很遥远,是令人无比崇敬的老将军。未曾想到,20余年后,我却和他有了较近距离的接触,留下了难忘的记忆。1984年,我考取了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中共党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入学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7.
肖舟 《党史文苑》2000,(4):34-37
南泥湾 ,本来没有这个名字 ,它不过是延安县南郊一块沼泽纵横、草木丛生、丘陵起伏的处女地。时势造就英雄。4 0年代 ,伴随着延安一场大生产运动 ,它诞生了 ,并被推到时代的潮头 :歌曲唱它 ,美术画它 ,电影放映它 ,连 1 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的《辞海》 ,也将“南泥湾”列入了辞条。字数不多 ,却十分具体扼要 :“在陕西省延安市南部。 1 94 1年至1 94 4年 ,八路军 1 2 0师 3 59旅响应党中央号召 ,在此垦荒生产 ,开展大生产运动 ,被誉为边区‘发展经济的先锋。’”那么南泥湾是谁发现的 ?是谁向中共中央决策者提出开垦南泥湾的科学依据而得到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八路军三五九旅“又战斗来又生产”,用三年时间把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9.
1939年8月三五九旅奉命由晋察冀回到陕甘宁边区1941年3月进驻南泥湾一方面是加强边区南线的防务防止和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犯另一方面是以南泥湾为中心进行﹃屯田﹄开展大生产运动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大创举进军南泥湾后部队掀起了向荒...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郭兰英唱的那首《南泥湾》早就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了。随着那一遍又一遍深情、明快的歌声,我展开了对南泥湾的想象:清澈的河水、芬芳的枣花,四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真是陕北的好江南。是啊,南泥湾在我心中是美丽的,在陕北那片荒瘠的土地上,共产党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片米粮川。读过丰富的历史,看过无数的资料,那些生动的文字,那些有力的影像,让我对南泥湾的印象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