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包容性增长”的经济调适与政治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兵  马玮 《前沿》2011,(9):93-96
"包容性增长"反映了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经济调适与政治收益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互惠共生。它终结了经济增长主义,有望化解政治合法性的"政绩困局"难题;拉启了经济"存量改革"的大幕,有望重塑和谐的政治、社会关系;促进了参与经济发展与分享经济成果的机会平等,有望拓展政治正义的实现路径;避开了"李普塞特假说"的陷阱,有望进一步触发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李治勇  李兴 《人民论坛》2012,(8):136-137
"包容性增长"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使得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实现经济、政治、生态与社会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又体现在解决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岷峰  张惠 《桂海论丛》2011,27(1):68-72
中国政府努力践行着以包容性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引导机制。在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应以平等参与,合理共享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旨;以内需型经济增长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驱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攻方向;以区域协调统筹发展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砝码;以保障与改善民生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落脚点;以资源环境可持续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着力点;以科技文化创新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支撑;以互利、共赢、开放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强大动力;以"四位一体"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全效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其基本含义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素包括: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标,中国政府正在和即将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三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四是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但始终贯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理念一脉相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敏  李永忠 《人民论坛》2011,(7):166-167
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应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协调同步,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倡导包容性增长对引导各级政府抛弃GDP崇拜,保障和改善民生,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等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完善民生政策,落实民生目标,化解民生难题。  相似文献   

6.
一、包容性发展的缘起背景"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缘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演进,亚洲地区各国在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的同时,正日益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趋势加剧的风险。亚洲开发银行在秉持"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提炼出"包容性增长"的全新概念,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和升级内容形成"包容性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模式。"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建构深刻折射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由"物本主义路线"向"人本主义路线"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包容性增长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增长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包容性增长强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通过界定包容性增长概念和总结相关国家包容性增长实践,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认为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新理念、新措施和新模型.从发展目的、发展内容和发展方式三方面,提出包容性增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增长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命题,也是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和科学发展概念的提出促进了包容性增长的产生,包容性增长可以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汤碧 《求索》2012,(8):17-19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并结合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趋势,从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经济规模悬殊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定位,并提出中国通过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咏梅  张天勇 《前沿》2011,(24):118-121
"包容性增长"虽然最初是作为一个经济概念提出,但在生态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和多重的正义维度:作为经济学概念的包容性增长,凸显的是增长的正义;作为社会学概念的包容性增长,凸显的是社会正义;作为生态学概念的包容性增长,凸显的是生态正义。增长的正义、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构成了包容性增长的正义体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统一体。包容性增长的正义内涵决定了生态社会主义为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