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的六年中,总的来说,两国经济合作关系发展顺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1997年11月韩国爆发金融危机以后,两国经济交往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其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在中韩建交的前五年,两国经济合作发展势头很好,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庆祝中韩建交五周年●汝信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已经五周年了。中韩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冷战的结束,消除了过去两大军事集团长期紧张对峙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  相似文献   

3.
中韩妇女聚首汉城论女权──记“中韩妇女地位问题”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初,在韩国首都汉城召开了中韩两国建交以后首次举行的中韩妇女学术研讨会。这次讨论会是由具有一百多年校史的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及淑明女子大学的妇女问题研究机构主办的。梨大亚细亚女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韩建交五周年之际对两国关系的展望汝信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经五年多了。中韩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五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中韩建交对于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对于保证朝鲜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探索环黄、渤海地区合作的具体方式──辽宁省同韩国的经济技术合作阎福君中韩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为分界点,前后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中韩建交之前,中韩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是通过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的间接贸易。建交后,直接贸易取代了...  相似文献   

6.
韩国和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交流史。韩国文学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颇深,20世纪初新文学形成以后,韩国文学也开始译介到中国。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译介到中国的韩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急剧上升。那么,建交以后究竟有哪些文学作品、在什么时期、怎样译介到了中国呢?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本论文收集整理了1992~2008年初的这段时间,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中译本,并筛选出其中真正能代表韩国文学水准的纯文学(严肃文学)进行分析,以“中韩建交以后中国文坛对韩国纯文学的译介研究”为主题,考察了翻译事实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韩学术教育交流的回顾与展望方克立今年是中韩建交五周年,此时召开这次会议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建交五年来,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学术、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关系有了迅速发展。两国领导人接触和会晤日趋频繁,双方不断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交换看法。双...  相似文献   

8.
把中韩友好合作关系推向21世纪张琏瑰中韩建交是两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1.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形成,是中韩建交的历史大背景。战后国际关系史沿两条线展开,一是第三世界争取独立和发展的斗争,二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争斗。前者要求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正常...  相似文献   

9.
时间过得很快,中韩建交晃如昨日,却已经过去了十年.我作为中韩建交谈判的参与者和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此时此刻不禁回忆起十年来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两国关系今后发展的前景.现谨以此短文作为对中韩建交十周年之纪念.  相似文献   

10.
卷头语     
中韩建交以后,一衣带水的近邻、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得到了发展,东亚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当代韩国》这株新苗,在中国文化苑丛中破土而出,她那青翠诱人的色调,散发着沁人的芬芳…… 通过中韩两国人民、学者之间的往来和交流,通过各种商贸活动,使我们看到了中韩两国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携手并进,共创亚太辉煌——中韩建交的意义徐宝康今年是中韩建交5周年,值得庆贺。对中韩关系来说,这是一个以信为先,面向未来,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1992年8月24日,中韩签署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韩建交联合公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韩国媒体的视角,对从建交前后至今中国国家形象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具体变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中韩建交以前,建交后至卢武铉政权初期中国形象的不断提升,高句丽历史问题与中国形象迅速被破坏,李明博执政时期及朴槿惠政权前期中国形象的恢复及双重性特点,萨德入韩与中国形象的再度受损。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中韩建交以后中国形象两度严重受损的异同,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为中国政府制定对韩外交政策和推动民间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卷头语     
卷头语沈恒炎中韩建交以后,一衣带水的近邻、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得到了发展,东亚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当代韩国》这株新苗,在中国文化苑丛中破土而出,她那青翠诱人的色调,散发着沁人的芬芳……通过中韩两国人民、学者之间的往来和交流,通过各种商贸活动...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8月 2 4日是中韩建交 11周年的纪念日。中韩两国建交以来 ,经贸往来不断增加 ,除亚洲金融风暴时的短暂回落外 ,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广泛频繁 ,成就显著。本文拟对过去 11年间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作初步分析。一 贸易动向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直接关系到中韩两国的国家利益。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打破了贸易发展的政治障碍。建交当年 ,两国年贸易额仅为 6 3 8亿美元 ,到 2 0 0 1年则突破了 30 0亿大关 ,达到 314 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9 4 % ,交…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马洪致词尊敬的金先生,尊敬的金荣国先生,尊敬的金桂洙先生,尊敬的郑钟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中韩建交已有五年了。今天,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回顾建交五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程,展望两国关系发展的未来前景,表现出两国...  相似文献   

16.
美好的回忆──记中韩建交前汉城的一次中国书展刘静回想起四年前的一段往事,“心中不仅泛起一阵温馨,而且还带有几分自豪,因为在中韩正式建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已在汉城举办了社会科学图书展,为中韩文化交流出过力。早在1990年底,中韩经贸往来日趋频繁,韩国学...  相似文献   

17.
“中韩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为纪念中韩建交四周年,由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主办、韩国驻华使馆协办的“中韩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于1996年10月8日在北京大学勺园7号楼多功能厅举行。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来宾有中韩友好协会会长朱穆之、韩国驻华大使郑钟旭、北京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吉庆祥和的羊年,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当代韩国》杂志创刊十周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创办的《当代韩国》是中韩建交之初最早诞生的两国学术界人士合作的出版物之一。它在中韩两国的文化和学  相似文献   

19.
谱写中韩友好合作的新篇章——中韩论坛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是中韩两国建交五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韩论坛第六次会议于1997年11月6—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中韩建...  相似文献   

20.
陈池 《当代韩国》2002,(3):97-99
8月24日是中韩建交10周年纪念日。回想两国建交的艰难历程,令人感慨万分。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是雅尔塔体制使朝鲜半岛至今南北分裂,使中韩往来一度隔绝,为重建这一被人为割断的关系,整整花了43年,真是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