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3月1日,反家暴法正式实施。随后召开的"两会"上,曾连续8年提交反家暴法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尚绍华又带来了关于尽快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细则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通过和实施,是反家暴法制进程的里程碑事件,有诸多亮点与先进理念,但其中部分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使之缺乏可操作性。"尚绍华说,"比如说关于家庭暴力的定义较为简略,家庭暴力处置中,庇护、告诫书的规定较为笼统,不利于实际的司法和执法操作。"反家暴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主持人:薛宁兰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主持人:薛宁兰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主持人:薛宁兰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主持人:薛宁兰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主持人:薛宁兰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主持人:薛宁兰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16日运动期间和写进了禁止家庭暴力专门条款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开始实施之际,2005年12月8-10日,“推动中国反家暴立法与实施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第三届年会”在北京举行。100多位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反家暴网络个人及团体成员,以及人大、公检法司、民政、医疗、妇联等部门和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者围绕着“中国反家暴立法与实施”主题,回顾了中国反家暴运动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分享了经验和信息,结合各地反家暴的立法和执法现状,对反家暴运动所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地…  相似文献   

9.
目前,反对家庭暴力的工作已经进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已经列入立法程序。然而,在如何看待家庭暴力以及反家暴立法方面,仍然存在着思想障碍。笔者认为,妨碍反家暴工作的思想障碍应当加以克服,否则,对中国反家暴工作的开展,尤其反家暴立法,都有不利之处。根据我的调查与研究,目前反家暴立法工作主要存在着两个思想障碍,一是所谓的“不应当干涉说”,认为家庭暴力属于个人家庭内部的私事,国家不应当进行干涉;二是所谓的“不需要规定说”,认为反家庭暴力涉及的问题,在现行法律中已经有了规定,不需要再另行立法加以规定。我认为,这两种思想都是错误的。“不应当干涉说”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家庭暴力早已不  相似文献   

10.
整合力量 推进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研究与行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整合力量,推进反家暴的研究与行动是中国法学会"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①的重要工作.2001年11月9-10日,该项目在北京召开"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研讨会暨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纪念会".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项目参加人员、反对家庭暴力京内外网络组织成员、家庭暴力受害者等约150人,围绕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工作经验、反家暴项目调查与干预、反家暴理论研究、中国反家暴实践和理论等4个专题进行研讨,反映了近年来在反家暴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4,(8):44-46
"妇女之家"要多部门联动,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宣传活动,建设社区反家暴志愿者队伍,为家庭暴力当事人提供转介服务。◆◆"妇女之家"工作者要推动社区多部门工作者之间达成共识,联合做好服务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1.推动建立社区反家暴工作领导小组"妇女之家"工作者可倡导、推动社区建立由社区党委、居委会、社区服务站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反家暴工作小组;推动乡村建立由村支部、村委会、村妇代会主任组成的反家暴领导小组,由村、社区“妇女之家”工作者协调开展日常的反家暴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人权理论的发展,家庭暴力已逐渐成为一个跨越国界、意识形态、阶级、种族和少数人群体的全球性问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反家暴工作的妇联干部,我对家庭暴力问题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全国及我省反家暴工作现状都非常关注,2013年8月,我参加了贵州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干人赴港”学习计划,通过两周的学习考察,让我初步了解了香港社会反家暴工作运作情况,再对比黔港两地反家暴工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我对反家暴工作又有了更多认识。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16,(5):6
正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作为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这部法律对家暴范畴、预防、处置等做出明确规定,是我国法治进程的重要标志。3月4日上午11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有记者向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提问关于反家暴法的有关情况。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反家暴法是人大妇女代表普遍关心的一部法律,当然不光是妇女,男士也是关心的。反家暴法出台之后,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妇女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8月24日,随着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社会呼唤多年的"反家暴立法"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据统计,我国2.7亿个家庭中,有8100万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受害人群主要是妇女、儿童、老年人。不断增长和蔓延的家庭暴力侵害弱者权益、破坏家庭和睦、威胁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夫妻间人身暴力是最典型的家庭暴力,由此引发的离婚诉讼蕴含着受害人要求维护人身安全、解除身份关系等多重诉求,涉及《婚姻法》与《反家庭暴力法》的衔接适用。对于此类案件所特有的争点如家暴事实的证明、因家暴解除婚姻关系、家暴损害赔偿等,审判实践应充分吸纳反家暴理念,准确把握家暴事实的证据形式、证明主体和证明标准,力破沿袭已久的"二次诉讼裁判离婚"隐规则,探索更加多元而公允的家暴损害赔偿机制,以更好地回应家暴受害人的诉求,实现反家暴的制度功能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家庭暴力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多个话题持续发酵。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家暴治理面临调查取证难、惩治震慑难、预防矫治难三大难题。公众普遍期盼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尤其是加大治理家暴问题的力度,健全反家暴的社会干预模式,促进家庭和睦、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全国妇联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而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妇联2015年接到的家庭婚姻类求助中,近半涉及家暴。据了解,为制止家庭暴力,南京自2013年推行家庭暴力法律告诫书制度,至今已经开出了900多份家暴告诫书。数据:南京家庭暴力警情,年均约3000起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我国的反家暴法治化建设已进行多年,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传统的社会观念、不完备的法律体系、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等问题,仍困扰着反家暴工作实践。现状:逾二成家庭存在不同程度家暴这是一组沉重的数字——据最高法去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妇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州市基层法院90份涉家暴离婚案件的民事判决书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3年以来,司法实践中对"家庭暴力"的认定过于保守,即使认定了"家庭暴力"情节,也无法对施暴人造成实体法上不利的法律后果,过低的违法成本无法有效防治家暴行为。为此,应调整对涉家暴离婚案件的证据认证规则,区分受害人不同的诉讼请求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以更加有效地认定家暴情节,同时明确施暴人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以实现法律保护受害人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学会“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下称反家暴项目),继2001年11月在北京召开国内研讨会1后,2002年11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会议。会议交流了国内外反家暴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反家暴干预对策及反家暴立法建议,展示了反家暴项目各分项目研究成果及城市、农村社区和医疗干预试点的经验。国内与会者是反家暴项目各分项目成员,反家暴京外网络成员,反家暴理论研究各学科专家学者,公检法司、医务、新闻媒体等各界相关人士。国外与会者是美国、加拿大、丹麦、日本、孟加拉等国家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