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是后来居上的,从1955年到1973年这18年内,日本经济以年均增长10%的高速度发展。现在日本在许多方面超过欧美,已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日本是否执行了全盘西化政策呢?日本尽管在现代化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西方的东西,但它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创造性地吸收。同时,它还继承和发展了许多日本民族独有的东西。实际上,日本现代化的过程是西方文化和日本固有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决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11,(5):4-4
美国战略预测公司网站近日发表乔治·弗里德曼的文章称,日本有一个安全网,这个安全网主要是心理上的。一系列核反应堆被毁不仅造成能源短缺和核辐射恐惧,而且深刻反映了日本的成功是建立在非常严重和非常真实的脆弱基础之上的。这是一场从严重性和对日本世界观的潜在影响上都不寻常的地震。它撼动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日本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社情民意信息,重在"情"和"意"。它要反映关节点,做到有血有肉;它要保持新鲜度,少说长线的东西;它要体现动态性,从速编写,从快报送。总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是政协"见效最  相似文献   

4.
心雨集     
正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任何一样东西,你渴望拥有它,它就盛开。一旦你拥有它,它就凋谢。——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人和人待在一起,有些人让你感觉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做事也顺风顺水,那么,这个人就是来营养和丰富你的生命的,好好珍惜彼此。跟某些人待在一起,你总是提不起精神,心里纠结、压抑着,那么,这场关系就是来消耗你的。  相似文献   

5.
正"台独"为迎合日本欺负阿嬤?两岸统一台湾才有尊严凤凰历史:你周围哈日的人多吗,具体有些什么表现?我:哈日的人当然多,我初中的时候哈日就是主流,最早从《流星花园》开始,里面模仿了很多日本的桥段,把日本的流行文化都引进来了。我觉得哈日是流行文化的喜好,比较强势、精致的流行文化当然容易被喜欢,多数人喜欢看表面的东西。日本发展得比我们强,当然他制造出来的东西惹人喜欢。可是现在不止是哈日,还"媚日",已经发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25)
正今天这个论坛是以民宿为主题的论坛。我说的民宿是广义的民宿,它至少有这么一个标准,我把它叫"三有"。第一个,有魂,它不是一般的店,它有人。第二个是它有根,就是它植根于这个地方独特的山水,而不是一个人工制造的东西。第三个,有特色。刚刚日本专家说得不错,民宿的概念是从日本延伸过来的,到中国台湾发扬光大,现在中国大陆把它吸收过来,偏离了原有的路线,刚才这位专家真诚地给了一些建议。这个时代给我们造就了非常美好的平  相似文献   

7.
在远离日本东京几千公里的太平洋有块珊瑚礁,它在退潮时东西长0.5公里、南北宽0.7公里,在涨潮时,基本上都淹没在海水中,仅有几块露出水面的小礁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涨潮时连大相扑都施展不开的弹丸之地,日本人却说是岛屿,并称之为“冲之鸟岛”。为了防止这块“岛屿”因风化而消失,日本人在其四周建起了圆形钢筋水泥防护设施,同时还花费了8亿日元做了个钛合金的防护网。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想闭眼不看世界也难。不过,看似简单的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这一问题,却并不简单,它经历了一个几起几落的变化。要梳理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是要重新对中国近代史进行总结,这工作的确是太难了,不仅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也超出了我的学术能力。但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9.
夜深人静,随手翻阅案头杂志,但见两则消息,说日本没有“大哥大”,说瑞士没有“卡拉OK”。拂卷沉思,暗自叫好。 日本没有“大哥大” 初听这句话,我是一点也不敢相信。因为日本作为高科技电子王国,“大哥大”、“BP”机的产地,怎么能说没有这东西?后见《精神文明建设》杂志,终被此说所折服。 原来,日本电话业发达,通讯方便;日本人有严格的工作规范,工作时间不愁找不着人;日本人每天都明白自己在干什么,基本用不着请示上司。所以,政府工作人员不拿,长官们的助理秘书不拿,甚至在盛大的全国性会议上  相似文献   

10.
动物喻人     
动物喻人涂光辉咬住不放一回我买了一只鳖,它一下子咬住了我手中的一支筷子,怎么也不肯放下,要想把它咬住的东西放下.除非砍它的头。这种咬住不放的精神,实在使人佩服。我以为要想做成任何事情就得有这种精神。常见有人办事总是稀稀拉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11.
每当提及外国人发明创造了什么,总有人要不辞辛劳地在黄河、长江流域为这种东西找到“化石”,然后自豪地申辩:“这个,中国早就有!”比如,谈到人类使用火的历史,有人要捧出大叠考古材料去证明:在西方人使用火之前,北京人早已是驾驭火的真正人类了;谈到世界第一台机器人,有人不承认它是外国人的功绩,而要把《梦溪笔谈》里持铁简的捉鼠人举为世界  相似文献   

12.
北室南苑 《友声》2006,(1):48-48,9
在古代中国的自然哲学里有一种观点认为,天孕育了人和人间世界,天支配着人与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样,这种信仰也植根于日本社会。日本人也敬畏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之灵。这种中国的自然哲学在某一时期与深深植根于古代日本人心中的基本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们把火、水、方位等看作神圣的东西。基于这种信仰,制定选择祭神的地点和时间的规则,决定如何建造及扩建部落和家园。人们认为,自然界的活动现象左右着人类和世界。以这种意识为基础将其宗教化并称之为信仰。这就是日本的原始信仰。其后从五世纪到六世纪,它创造了日本独有的…  相似文献   

13.
人生感悟     
(十一)关于荣与辱荣辱之心,也是人皆有的。荣誉是心理上的一种得到,是一种快乐;耻辱是心理上的一种失去,是一种痛苦。所以,人总是喜欢荣誉,而害怕耻辱。人既要知荣,也要知耻。这件事看似简单,但要真正把握好它,却并不那么容易。荣誉是个极微妙的东西,一方面,它是谁也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可过分计较的。如果以为荣誉是一钱不值的,那么,他可能是个毫无进取心的人;但如果以为荣誉就是一切,那么,他即使今天不是,终有一天也极可能会成为荣誉的俘虏——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而虚荣心极强的人,也最容易成为荣誉的叛逆者,耻辱的同路人。生…  相似文献   

14.
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在日本生活的第一课就是学会丢垃圾。日本人将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可以回收”三大类,从政府部门到饮食店,从学生宿舍到每一个日本家庭,垃圾桶上都贴有分装三类垃圾的标识,而且装垃圾的袋子都是透明的(以便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东西)。如果谁将“可燃”与“不可燃”  相似文献   

15.
<正>佛家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儒家像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有人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哲学的第一课题——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曾发生了方向性的转折。如果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它是与政治问题紧密相联的,那么,到了三十年代,东西文化比较研究则开始走向相对独立的专业学术道路。这种相对独立的标志之一乃是一批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化专家的崛起,而李石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石岑,原名邦潘,字石岑,后以字行。1892年12月27日生于湖南醴陵,李石岑幼年受教于私塾,后赴长沙求学。民国元年时,东渡日本留学,至1920年春,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日本期间,李石岑曾与曾琦、张梦九等十八人于1918年在东京发起组织著名的“华瀛通讯社”,该社每天排印稿件,提供国内报纸刊载,以抵消日本通讯社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应当正确理解“民主是个好东西”这句话。这句话的含义主要是:(1)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  相似文献   

18.
学习《毛泽东选集》,学习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要把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摆在重要地位。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和方法 什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的回答。毛泽东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又属于中国。它不是马克思主义以外的东西,又的确给马克思主义增加了新东西;它根植于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9.
欧洲人出国必定随身携带3样东西,护照、信用卡和境外紧急救援卡;日本人没有紧急救援卡是不敢出国的,而我们中国人呢?与灾害和事故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两位学者,近日又一次紧急呼吁:建立中国的紧急救援机构,既是一个市场,也是一个产业,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20.
水,本是一种平常的东西,可在不同人的眼中,它的内涵大不一样。一般人看来,水不过是汇流成湖河江海,是用来做饭的原料,解渴的饮品;而有修养的人,将水比做宽广的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