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巢湖足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2.
东江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地方组织根据中央的指示,在领导东江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艰苦创立起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祖国南疆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展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东江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剑英曾这样高度评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他指出:“没有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样残酷、严重与广大的敌后战场是不可能坚持的.”  相似文献   

3.
三北抗日根据地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战略支点,是抗击日伪军的前哨阵地.关于三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的时间,目前有多种说法,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毛泽东关于游击区、根据地的论述,以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对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抗日根据地的医药卫生事业是民族解放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根据地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毛泽东十分重视抗日根据地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民主、廉洁的政权,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坚持抗战与政权建设的统一,采取民主监督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严惩贪污腐化分子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把华北抗日根据地建成了政治民主、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政府廉洁的全国最大的模范根据地。一、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政权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公布与实施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6.
浙东抗日根据地不仅为浙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全国抗战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既有力钳制了日寇的进攻,成为新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丰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成为敌后根据地发展经济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正>6月25日,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全体党员前往呼和浩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初心使命,发扬革命传统,担好督导职责。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组长支树平讲话,副组长徐海斌和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奇凡参加。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为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各根据地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在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根据地政权体制及其演变,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从宝安县布吉乡挺进东莞,创建了大岭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在聂荣臻率领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与日、伪军作战3.2万次,毙伤日、伪军35万人.  相似文献   

11.
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政策魏芙蓉,郭永学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晋察冀边区、晋绥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华中地区、山东地区等抗日根据地的创立,随着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健康发展,各抗日根据地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抗日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建...  相似文献   

12.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根据地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4.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对坚持华中敌后乃至全国抗日战争胜利,具有战略支点的作用。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浙东军民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和抗击了法西斯东方战场的力量。浙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对华中抗日战争和全国的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在平原地区创立根据地的例证,也标志着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论和决策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5.
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创建的最有特色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密营是相对固定根据地的创新.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东北殖民地腹地建立起来的带有政权性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物资资源和兵源的补充地,是抗联的政治活动中心、军事活动依托和重要堡垒.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抗战保留了火种,积聚了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其地域范围包括河南省中部、南部和湖北省的大部,以及安徽、湖南、江西省与湖北的边界地区.第一部系统全面反映鄂豫皖湘赣边区人民和新四军第五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艰苦创造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的史书——《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史稿》,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主持领导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工作,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方针政策,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权理论,推进了我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新四军奔赴苏南,到1939年底基本上形成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日伪的重要基地,是新四军向北向东发展的阵地,到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南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地处平汉、正太、同蒲铁路之间,包括晋东南和晋中、晋南、冀西、豫北各一部。是华北敌后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在全国抗战中占有  相似文献   

20.
山东的抗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全国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壮大抗日民主力量,坚持抗战,巩固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山东组织极为重视报纸在宣传政治主张、主导舆论导向、发动组织群众等方面的作用,山东党报由此得到较大发展。本文拟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