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创造》2010,(10):87-88
昆明移动通信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挫折的苦涩,更有奋起中的豪迈。他们努力开拓、默默奉献,经过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积累,创造出一次次的骄傲、一次次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这本是一起极其普通的民事案件。由于种种原因,历经了县级人民法院4次判决、1次裁定,中级人民法院2次判决、3次裁定,乡政府确权1次,县政府行政复议1次,艰难的诉讼过程,耗时长达5年之久。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支过硬的队伍,一群过硬的兵。以下数字为证:先后17次舍身救人,2次英勇救火,1次勇擒盗贼,1次险中拖车,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中队保安员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收到群众表扬信30余封,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客户单位表扬奖励20余次。中队拥有保安员102人,分  相似文献   

4.
速读·数字     
《创造》2012,(2):11-11
/11次2011年,全国27个省市推出了城市精神标语。在这些标语中,创新出现11次,开放出现10次,和谐出现9次,诚信出现7次。包容和爱国分别出现5次和3次。东部沿海城市多以"海纳百川"来体现包容;西部地区更倾向用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词汇。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疫情在历朝历代中,从数量上居于首位。据邓云特(邓拓)《中国救荒史》一书记载了历代大规模疫灾的次数,其中: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另据《清史稿·灾异志》记载,清代268年中全国发生大、小瘟疫149宗,其中,清朝前期的197年中有84年发生了疫病。  相似文献   

6.
弑父逆子     
孙立冉的成长过程中,亲人一次次的原谅,街坊邻居一次次的退让,法律一次次无奈却又无效的敲打,没能阻止他最终变成夺父性命伤害亲人的恶狼。2014年春节,41岁的儿子三拳两脚打死了70岁老父亲。2015年元旦前,弑父逆子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7.
一次次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一次次协调安排救灾资金,一次次紧急调拨救灾物资,一次次组织开展灾害评估,都深深铭刻在每一个减灾救灾人的脑海里。回顾2013年,一系列重大决策,一组组温情数据,无不体现党和政府对民政减灾救灾事业的关怀,彰显我国民政事业的蓬勃发展;展望2014年,民政减灾救灾系统将深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及时有序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为开创民政事业新局面,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2,(12):2
正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十二大以来的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其次序或有变化,但主旨却一以贯之,最重要的词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最强大的力量是"改革"。十八大报告全文共28734字《,小康》梳理报告中出现超过百次以上的关键词如下:社会(319次)、发展(301次)、党(236次)、建设(194处)、主义(191处)、社会主义(165次)、中国(148次)、人民(145次)、坚持(110次)、经济(104次)、制度(102次)。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国     
@等风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发展思路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革命战争转型到建设国家,第二次是从计划体制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是从规模发展转型为质量发展。同前两次一样,这一次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拿来,现实环境和发展条件都是全新的。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出席会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时间和内容。宫蒲光介绍,2014年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到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据邓云特统计:在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3703年中,以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形成的重大自然灾害达5258次,平均每半年罹灾一次。在清王朝的256年中,自然灾害总计1121次,其中旱灾201次,水灾192次,地震169次,雹灾131次,风灾97次,蝗灾93次,饥歉90次,疫灾74次,霜雪之灾74次。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07,(10):1-1
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惠风和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热切盼望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七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个巍巍丰碑,是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次次亲历伟大。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6,(1)
中国神话学发展经历了两次春天,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另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比较这两次的研究可以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折射出这两次神话研究之所以兴盛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五年前,汶川8.0级特大地震重创巴蜀大地;时隔五年后,芦山7.0级强烈地震再次袭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正在为伟大复兴之梦而奋力前行的中华民族,用坚强和团结、不屈和坚韧、科学和智慧,又一次书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再一次见证了一个国家举国携手、握指成拳的力量。灾难考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抗灾能力。从汶川到芦山,一次次应急救援,一次次面临考验,一次次经验升华,充分证明了中国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面的体制优势,展现了正在趋于成熟的救灾机制。生命至上,救人第一。从汶川到芦山,一次次生命的大营救无不体现出"中国式"抗震救灾的根本理念,即对生命的坚守和崇尚,无论何时何地、条件多么艰苦,这一理念从未动摇,让我们在悲怆中  相似文献   

15.
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秦巴气候交替地带,系大暴雨集中区,山地灾害尤为严重。2004—2007年,连续四年遭受了四次暴雨洪灾和一次特大旱灾,民政部四次启动了四级响应和三次三级响应。在市  相似文献   

16.
曾经梦想飞上蓝天与白云嬉戏,潜入深海与水草玩闹;也曾梦想身着戎装驰骋沙场或抹上红妆笑傲商圈。而今,当岁月的年轮在我们曾经幼稚过的脸盘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时,蓦然回首,我们的梦却早已在一次次的冲击与挫折中,一次次的徘徊与失望中,一次次的退却与放弃中成为泡影。有人说,七、八十年代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挨不着战  相似文献   

17.
陈永红 《传承》2014,(7):10-13
邓小平曾18次来广东,解放前3次,解放后15次(含改革开放后来的5次),为广东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为广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广东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谢露 《传承》2010,(27):12-13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第一次巨变,打开了中国跻身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巨变,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第三次巨变,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这三次巨变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虽然这三次巨变发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目的,但是三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3,(1):44-45
核心提示:物联网是以感知客观物理世界为目的、物物互联的综合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人类信息技术智能化和网络化基础之上的全新社会化体系。信息技术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一次是计算机,一次是通信技术网络化,第三次是物联网。与错失前两次信息产业浪潮、后起而直追的情形不同,我国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中起步早、行动快,在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克、标准制定以及产业化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仁江 《今日浙江》2008,(3):67-67
在英国皇家船舶博物馆里收藏了一条船,这条船自从下水后,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它一直没有沉没。由于它被主人的奋力保护、全力挽救、苦心经营,虽一次次地遭遇挫折、一次次地遭遇打击,但它却一次次地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次次地驶向了胜利的彼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