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本时报》美中社会发展模式之争前不久在新德里的一次亚洲经济一体化会议上,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一名教授谈及带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北京共识”,将它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03,(8)
1998年1月,位于芬兰赫尔新基的联合国大学邀请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发表年度讲演。在讲演中,斯蒂格利茨首次提出了“后华盛顿共识”(post—washington Consensus)的概念。 “后华盛顿共识”旨在批判、超越“华盛顿共识”。所谓“华盛顿共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位于华盛顿的三大机构—  相似文献   

3.
"郁金香革命"与后苏联空间的混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开始,一场波涛汹涌的“颜色革命”席卷了独联体的薄弱地区,造成了后苏联空间的局势突变。从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再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颜色革命”中反对派借众“逼宫”的幕后,似乎都隐现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的身影。西方,特别是美国力促“颜色革命”的发生,其意欲何为?2005年3月24日俄《真理》网站(www.pravda.info)刊载了安东·苏里科夫的文章———《“郁金香革命”与后苏联空间的混乱》,该文章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华盛顿在伊拉克的行动不断受挫,这迫使…  相似文献   

4.
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盛顿共识"更多地强调了市场经济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而"北京共识"则更多关注制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世界瞩目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历时两天,于2010年4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闭幕。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公报》和《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不仅就全球范围内加强核安全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6.
关于"北京共识"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默提出"北京共识"是从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发展模式,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但"北京共识"不能取代"华盛顿共识",并不具有普世意义.对"北京共识"这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研究"北京共识"需要对中国有确切的定位,要重视"新德里共识"的挑战,同时"北京共识"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观察》周刊2005年8月17日文童:《中俄“舞剑”,意在台湾?》华盛顿觀察WashingtonObserver华盛顿和台北的解读倾向于认为,中俄两国军演虽然没有明确针对任何第三国,但美国和台湾已经收到这样的信息:中国将不惜一切争取台湾,而俄罗斯支持中国这样的立场。“中俄两国并不是没有共同的敌人,但我认为两国在战时真正结盟对抗敌人的可能性实在很低。”华盛顿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东亚研究室主任容  相似文献   

8.
"核心欧洲"话语的历史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31日(星期六),欧洲的几大重要报刊——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和《南德日报》、法国的《解放报》、瑞士的《新苏黎世报》、意大利的《共和国报》和《新闻报》、西班牙的《国家报》——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发表了七位著名知识分子的系列文章。文章主题鲜明而统一: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主张多极世界,要求加强联合国的作用;要求加强欧盟的政治统一,以“核心欧洲”为基础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文章发表以后在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学者纷纷撰文,或赞许或批评,掀起了对“欧洲话语”进行讨论的新一轮热潮,国内《社会科学报》、《读书》杂志先后对这一事件作了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德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教师保罗·米夏埃尔·吕茨勒(Paul Michael Lützeler)的文章《但愿我们成为一个共和国》探讨了“欧洲话语”的起源,指出了上述系列文章中存在的缺陷。文章发表于2003年6月4日的德国《时代周刊》,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越南:转型之虎?》(Vietnam:atransition tiger?;Brian Van Arkadie&Raymond Mallon,Asia Pacific Press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2003)。自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越南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贫困人口日益减少。本书分析了越南的改革进程及其取得的成就,认为越南惊人的发展是不能轻易地用华盛顿共识来解释的。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越南如果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就不能光靠灵活性和实用主义。《争议中的民主:政治封闭时代民主的开放性》(Democracyin Question:Democratic Opennessin a Time of Politic…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逐渐调整了其刚上台时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的倾向,转而与江泽民主席达成了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共识。特别是去年后半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的对华态度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看来,中美关系经过30年的磨合,已逐渐走向成熟,找到了一条共处之道。古人云“三十而立”,中美关系是该走向成熟了。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30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普列汉诺夫不为人知的“政治遗嘱”,在俄罗斯立即引起很大反响。围绕“遗嘱”的真伪问题,俄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2000年中央编译局的《马恩列斯研究》第2期及以后几期刊登了“遗嘱”及有关争论文章的中译文,也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我国的一些学者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这份“遗嘱”,并就此写了不少文章。从目前所发表的文章看,几乎所有的作者都认为“遗嘱”确系普列汉诺夫所立,并称赞这是“先哲”的远见卓识。一些学者在不同的地方大量引用所谓“遗嘱”中的语句,并加以发挥,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这个…  相似文献   

12.
余克礼 《台湾研究》2010,(5):1-2,30
国共两党早在2005年4月主连战席“破冰之旅”时,就已达成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的共识,奠定了基本政治互信基础。这是海协和海基两会在周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很快得以恢复中断长达10年之久的协商谈判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9月 12日http ://www globalpoli cy org网站刊登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题为《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发展政策》的文章。该文系统地批评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推销甚至强加的发展政策 ,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教育、市场规制等方面加大调控力度。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全球化 :机遇和挑战过去 2 0多年在拉丁美洲推行的“华盛顿共识”的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政策非常令人失望。 90年代十年的增长率仅仅相当于改革前和经济危机前的 5 0、 60、 70年代的一半多一点。即使在那些经济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4.
智利"民主联盟"应对社会矛盾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民主联盟”执政后,智利的社会矛盾相当尖锐,政府面临一系列政治和社会难题。“民主联盟”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应对社会矛盾,如积极推动全国和解;适时调整社会政策;寻求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保证政府政策的可持续性;实施持续的扶贫政策,积极拓展就业途径,推进社会和谐;推进廉洁和有效政府的建设;妥善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由于“民主联盟”积极并合理应对了各种社会矛盾,智利实现了近2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政治和社会相对稳定,成为拉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样板。  相似文献   

15.
自称属于“第五国际联盟”英国支部的《工人力量》报 (WorkersPower) 2004年 10月第290期上刊登了题为《谁是第五国际主义者?》的文章, 提出针对帝国主义在全球统治造成的种种灾难, 革命力量要成立激进的旨在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性政党———第五国际联盟, 同全球资本主义作毫不妥协的斗争。现根据此篇文章和 2003年 5月www fifthinternational org网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奔向第五国际》, 将“第五国际”联盟倡导者的主要政治主张介绍如下。“第五国际”倡导者列举了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的统治对全人类造成的种种灾难, 认为苏东剧…  相似文献   

16.
思郁 《南风窗》2014,(2):86-88
从邓晓芒与刘小枫的“学理之争”,到杨奎松批评汪晖不懂《毛选》就不要轻论党史,去年思想界接二连三的“新闻事件”不断提醒我们争论的轻易和共识的困难。本文作者以共识的寻找为线索,回顾2013年思想类图书,或可给读者提供有益的资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三十年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国际学术界似乎形成了某种共识:国际政治经济学(IPE)正在改变着国际关系研究中“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这种二分法;在过去十多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中,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IPE正在改变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议题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之后还是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紧接着新自由主义之后会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首先要回答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 :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在对待反全球化和反战运动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是它们都声称要在当代世界体系中重新定义民主制度。“传播民主制度”帮助了“华盛顿共识”和布什主义。“华盛顿共识”声称新自由主义与中心金融资本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和世贸组织 (WTO)对边缘区及整个世界进行经济控制 ,是解决不幸和灾难惟一的现实选择 ;布什主义是一种毫不掩饰的新保守主义 ,以美国的全球军事控制和先发制人作为保卫民主制度的世界安全的一部分。尽管…  相似文献   

19.
何灵 《国际政治研究》2005,(3):147-148,150
2005年4月22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育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课题组、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政治环境”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新楼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国防大学、中央党校、中央外事办公室、中国社科院、中国军科院以及《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国际先驱导报》、《参考消息》、《太平洋学报》、《世界知识》、《国际政治研究》等单位和机构的20余位知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围绕当前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及发展趋势、中国的地缘战略及对策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现择其…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型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力分配格局,便于发达国家利用相关贷款条件的实施,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乃至政治事务。本文构建了一个评估模型,以埃及和IMF达成的4次备用安排为例,揭示了政治因素对IMF贷款条件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梅内姆执政期间,美国如何透过IMF的贷款,将“华盛顿共识”塞入阿根廷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对IMF贷款政策的主导,使美国获得了一种可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相媲美的金融“软实力”,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和对借款国的经济渗透与控制。作为推广有利于发达国家游戏规则的精密机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IMF难以对其贷款条件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