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坚持人才为本的兴国理念,采取开放式的人才选拔和独特的人才管理制度,为新加坡的腾飞奠定了深厚的人才基础。新加坡政府的人才战略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同时这些思想也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芝敏 《世纪桥》2013,(1):113-114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工程技术性人才,我们应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推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以其高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廉洁高效的政府和优美整洁的环境.赢得世界的普遍赞誉。在这个华人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岛国.其领导人时不时提及“东亚价值观”和儒家文化.无疑令我们倍感亲近。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由于信息渠道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新加坡经验”往往被误读——威权体制、高薪养廉、严刑峻法、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等。不仅令普通民众.甚至也让专家学者深感困惑:这是真实的新加坡吗?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国立大学.笔者系统学习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有关课程。新加坡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笔者颇受启发。笔者认为,我们的社会管理有必要借鉴新加坡这方面的经验.以提高我们的社会管理水平。一要依法,二要严格执法。新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刘教授,您好!在一代人时间里变身发达国家,"新加坡奇迹"举世惊艳,您能从人才战略的角度跟我们分享一下新加坡成功的经验吗?刘宏:人才战略主要是关于人才发展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种谋划,涉及的是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从本质上来讲,一级战略是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二级战略才是人才战略,围绕一级战略展开。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而言,获得和培育人才是我们生存的关键。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人的智慧与努力,来建设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因此,我们一直坚持不断加大在教育、终生学习和  相似文献   

7.
李光耀用人思想漫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在总理任上31年,把一个殖民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的新加坡治理成了一个举世瞩目、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工业国家.综观新加坡的成功,固然可以总结出很多方面的经验,但最关键的一条,是李光耀及其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采取了一条正确的用人路线.李光耀曾说:“我们一无家底、二无资源,唯一的法宝就是知人善任,重用人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的成功是李光耀推行“人才战略”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见闻(之二)思兴刻意建设自身的政府新加坡政府在自身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做法。精选人才。资产丰厚的新加坡政府认为:“高素质的人才是新加坡最好的资产。”为此,新加坡政府“不惜用最佳的待遇、最好的工作条件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新加...  相似文献   

9.
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 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足人才的竞争.本书是国内唯一从全球化背景及国家战略高度对国际人才竞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的著作。笔者重点研究了美、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7个传统发达国家,日、韩、新加坡、以色列、爱尔兰、我国台湾与香港地区7个新兴发达困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邹振东 《廉政瞭望》2013,(18):49-49
几年前在新加坡采访,我发现新加坡也是有“官话”和“套话”的。与新加坡打过交道的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新加坡官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新加坡地小人少。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新加坡没有什么资源,就连土地也缺乏。全国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国防、公共设施、企业、居民都要用地,我们把所有空出的土地全部绿化,建起公园。”新加坡国家公园局的官员这样介绍。就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新加坡拥有近1万公顷绿地,航拍图片显示,绿色覆盖率在2007年时就接近47%。  相似文献   

11.
在长三角地区,政府部门参照新加坡经验.直接与大量企业雇佣者进行工人工资谈判.让工人工资终于获得了迟到太久的较大比例增长,可以说是中国劳动收入分配改革的成功探索。新加坡的全国工资理事会每年都会代表全国劳资双方,并在政府代表的参与下.确定工资上涨幅度和谈判标准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三月,我受湖北省教育厅的委派到新加坡培华长老会小学华语教学交流,一晃七个多月过去了。在华文教学中,我发现新加坡的华文教学有“两多”“两少”的现象,即教师讲得多,孩子听得多;教师读的少,孩子说得少。国内语文教师都知道。作为语文教学.朗读是很关键且重要的一环.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朗读,华文学习也不例外。怎样提高新加坡孩子的华文朗读能力呢?通过和新加坡教师的交流及与新加坡孩子的磨合。  相似文献   

13.
张玉平 《学习月刊》2012,(24):11-12
新加坡在短短数十年.仿若横空出世,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拥有世界多项第一:最佳商业城市、全球竞争力第一、商业环境第一、劳工素质第一等。未来10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要抢抓机遇实现“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的发展蓝图。我们湖北究竟应该向新加坡学什么?  相似文献   

14.
李光耀父子购房风波与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张锦芳编者按:今年青月份在新加坡,因李光耀父子购房之事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这件事可对我国的廉政建设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需要指出的是,新加坡和中国的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制度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能将新加坡的廉政...  相似文献   

15.
1972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要求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一个加快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 新加坡旅游局接到指示后,却给李光耀总理打了一份新加坡不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报告。报告的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喙,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也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之外,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6.
变味的垃圾     
快乐大叔 《党课》2006,(10):28-29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目前我们人类每年生产的垃圾已达120亿吨之多。几座被抽样调查的城市的数据也令人触目惊心:新加坡每天人均产出垃圾0.87公斤,汉堡0.85公斤,罗马0.69公斤,纽约2公斤,北京是1公斤。  相似文献   

17.
吕元礼 《党课》2011,(20):24-25
长期执掌新加坡政权的人民行动党奉行人才主义,主张精英治国。该党选用人才的方式富有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徐仲韬 《学习月刊》2009,(9):42-42,55
建非凡之业,赖非凡之人。在我们党和国家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已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特别是加紧培养和选拔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更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因为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尤其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较量.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9.
在新加坡,公务员并非最有“钱途”乃至前途的职业。在新加坡,最优秀的人才往往学医、法律或金融,进入商界杀条血路出来那更是“钱”途光明。当然,进入公务员队伍也是一份不错的职业,起码很稳定,不过要说收入,比起当医生、律师或银行家可就差多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5月的一个清晨。武汉市石牌岭职业高中宣传栏前人头攒动,一张鲜红的喜报吸引了过往行人关注的目光:经驻新加坡的美国朗讯公司严格考试考核,我校王岩等8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优先录用,即日将赴新加坡就业。这是继1995年以来,该校第11次向新加坡输送就业人才。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名学生被新加坡多家公司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