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月刊》2014,(8):34-34
洪山区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发挥区位优势、整合科技资源、打造洪山特色、推动科学发展,努力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1999年起,连续七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2009年,进入“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行列;2011年起,连续三次以全省第一的身份荣获“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区”;2013年获批“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引得省内外众多市、区(县)前来洪山取经。  相似文献   

2.
吴勇 《学习月刊》2009,(14):102-103
武汉市洪山区科教资源丰富,被誉为全国科教智力最密集的城区之一。自2001年以来,洪山区连续三届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1999-2000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同时,还获得“湖北省教育科研五强县(市、区)”、“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区”、“武汉市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谢红 《支部生活》2005,(10):20-21
云南省科技厅有一个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处,这在全国各省的科技厅中是独有的。省院省校合作的提出,是省委、省政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入面向全国开放、依靠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之中,在新时期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多文志 《实践》2006,(11):25-2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向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优先发展科技,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以科技进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科技进步促进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品牌产品的崛起和发展,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稳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姜莹 《唯实》2003,(10):88-89
一、加强科技保密工作的必要性随着经济与科技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 3 /4是靠科技进步实现的 ,它已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科技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力图凭借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以维护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 ,保持其垄断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加大力量发展科学技术 ,努力加强本国的科技实力 ,以提高其地位。与此同时 ,科技成果定密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6.
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发出的号召。江苏既是文化大省,也是科教大省,去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  相似文献   

7.
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年来,禹城市顺应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潮流,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城作为城市基本定位,大力实施“科教兴禹”战略,初步培植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全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区”。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六个“依托”:一、依托科技基础,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长期以来,禹城…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 ,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命运的关键是科教。欠发达地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 ,教育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在实践操作中 ,要认真总结经验 ,积极利用国内外环境的有利影响 ,变压力为动力 ,处理好一些特殊性矛盾 ,以早日实现科教兴盟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的科技优势,仅仅是科技资源的优势,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和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上并无优势可言。四川拥有的科技资源在全国的排名一直在前十位之内,但国家科技部发布的2006年科技统计指标表明:四川科技进步综合指数排在全国第14位,科技成果市场化指数排在全国第22位。换言之,四川的  相似文献   

10.
刘淑芬 《实践》2005,(6):26-27
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力度,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最近全国科技进步统计显示,我区科技进步综合指数已经扭转10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科教兴省战略,新世纪又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保持全国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去年跃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区域创新能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自治州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自治区的安排,自治州实施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发挥地缘、资源和人文三大优势,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推进改革开放五个重点,认真实施科教兴州、可持续发展、优势资源转换、特色经济、开放带动五大战略,突出一个前沿,集中建设三个经济带和六个特色区,着力抓好十大优势产业。通过5-10年的努力奋斗,把伊犁州建成西部独具特色、山川秀美、文明富裕的经济强州。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江西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协具有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网络健全的独特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省科协系统已形成覆盖理、工、农、医等多学科,遍及农村、城市社区、企业、学校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组织网络,联系着全省40万科技工作者,在实施科教兴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发展我省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贵州未来的发展做了定调。二号文件强调,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提出"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1月10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我们研究团队取得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奖时,亲切地对我说:"感谢您做出的新贡献,希望您再接再厉,再攀高峰!"  相似文献   

16.
白洁 《学习月刊》2012,(21):26-27
武汉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东湖高新区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将武汉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战略举措。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是武汉市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撑.需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于新技术的创造.着力于新产业的生成和发展,着力于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通过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推动武汉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7.
周居霞 《实践》2007,(4):4-5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谁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占据优势,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搞好科技创新,关键又在人才。储波书记在全区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建设创新型内蒙古要求的科技人才队伍。在不久前召开的科技大会上,我区三位著名的科学家旭日干、林东鲁、李保卫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隆重表彰。今天,我们刊发这三篇记录三位科学家的通讯,不仅仅是宣传他们个人,更主要的是为自治区科技人才的成长和科技创新擂鼓助阵。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切实把湖北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实现新突破、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湖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省八次党代会把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四大战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科技进步作为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进程和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我们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总体想法是,以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增强科技竞争优势、发展高技术产业为重点,以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6,(11):4-7
党的十六大以来,宁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科教兴宁和人才强区战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初期的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