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入、系统地学习、探讨、研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法制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大厦的理论基础建国以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第一,对法制与社会政治和革命事业的密切联系作了深入分析。毛泽东认…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统一战线问题是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毛泽东说:“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又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那么,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统一战线是否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宝?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这个法宝是在统一战线经过历史性转变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王河 《唯实》1993,(11)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纠正了陈独秀主张先建立资本主义、再建立社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主张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左”倾理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经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地位。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成功之后不可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整套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实现“结合”的中间环节一没有这个中间环节,就不可能实现“结合”。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方法论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法的不质是指导规律毛泽东认为·方法的本质是指导规律。他《在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5.
张岂之 《学习导报》2011,(20):33-34
题一:举“黄帝旗帜”揭开民族复兴序幕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有深远影Ⅱ向的革命运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杰出的思想家孙中山的名字与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孙中山于1894年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宗旨是“振兴中华”,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1905年,以兴中会为主体,联合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发起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6.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湘赣军民凭借井岗山的优越地势和民众基础,在同国民党反动势力血与火的博击中,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岗山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这个“摇蓝”的定位,突出表现在:它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起点;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优良传统的源头;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井岗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井岗山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一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形成的由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荣传统及其载体。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多年来,郑州市委在长期多党合作的实践中,始终秉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同心同行,多党合作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一直比较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就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获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发展不同时代的需求,对党的人权思想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革命就是最大限度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一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实现、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震撼了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无产者和广大的劳动群众获得翻身解放,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进…  相似文献   

11.
杨超 《前线》2023,(4):33-36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行进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集中表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领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根本保证。毛泽东的领导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一)依靠群众。善于团结大多数,相信和依靠群众,这是毛泽东一贯的领导思想。它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处理同群众关系的领导方法。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从理论建设、学习宣传、文化建设等多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5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由“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发展到“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文化大革命”,过分甚至极端错误地强调思想革命的重要性,造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巨大损失。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活动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1979年叶剑英同志在国庆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随后邓小平等同志反…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活动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概括,是领导者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一、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概括,它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活动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领导者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社会“公仆”与社会主人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完全新型…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使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第一,必须对革命传统进行反思和评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是一段极为悲壮的真实的历史,而革命传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它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有其独有的属性。对此,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进行重新的评估和确认。必须对其  相似文献   

16.
刘家贺 《世纪桥》2003,(5):17-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成了推动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就是这一系列革命精神中的一种。西柏坡精神形成于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党中央、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驻扎期间,它对于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夺取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重温历史,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 ,用地位显赫、影响深远来概括是毫不过分的。它的特点鲜明——作风优良、民主团结、独立自主、素质超凡、旗帜鲜明 ;它的功过鲜明——最大的功绩是创建了新中国 ,指引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 ;最大的过失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 ,未能及时有效地克服“左”的倾向 ,最终愈演愈烈 ,以致陷入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迷雾之中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践中,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新局面,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90年前的2月上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反抗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革命斗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中国工运高潮的“最后一个怒涛”,它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一页激昂悲壮、荡气回肠的篇章。由于这一罢丁斗争以1923年2月7日为顶点,故史称“二七”罢工,亦称“二七”运动。90年后,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正确评价“二七”运动,对我们弘扬“二七”精神,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论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90多年来,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做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镌刻着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彪炳史册的不朽贡献,头两件大事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和完成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出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件大事,是在毛泽东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毛泽东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第三件大事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