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向东南亚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昆明市扩大对东南亚国家开放的调研与思考林明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云南省与东南亚地区相接相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和人文联系优势,昆明对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面对东南亚国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莱索托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红 《求索》2007,(3):78-79
莱索托王国位于非洲东南部,属于中低发展中国家。但莱索托政府重视开发和拓展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旅游开发的国际合作,使本国成为南部非洲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该国在旅游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国际合作的模式给中国旅游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我省旅游业发展迅猛 “八五”期间我省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1995年,全省海外旅游人数达到59.6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5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1622万人次,旅游收入47.46亿元。全省1995年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已达  相似文献   

4.
周娅 《思想战线》2003,29(1):37-40
由于国际旅游市场日益一体化 ,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市场竞争替代关系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上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明确各地旅游资源在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并通过整合 ,形成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是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者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津人大》2014,(8):11-12
近年来,天津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天津已跨入全国旅游业发展较快地区行列,成为中国对海外旅游市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一、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天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旅游环境大为改观,城市美誉度迅速提升,国内外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连年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刘颖慧 《今日海南》2012,(12):36-37
建立国际旅游岛不但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国际潮流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一直处于持续的发展之中。在未来10至20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最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行业。届时,旅游业将在全球经济的重要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国际旅游岛是我国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战略对海南旅游业的一个客观要求。建设具有高度人文魅力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将为我国旅游业整体转型提供一块先行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7.
罗洁 《今日广西》2007,(4):14-17
说起东南亚,我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 过去的东南亚曾被人称为蛮荒之地。西方人一直以来视东南亚为“远东”的一部分,称这里的大陆和岛屿为“印度与中国之间”和“印度以东的群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在此建立“东南亚战区”,东南亚才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地区。 之后几十年,该地区是世界上战乱动荡最频繁的地区,而今的东南亚却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目前,通常认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10个国家(东帝汶暂不算在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多,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东帝汶也提出加入东盟。  相似文献   

8.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优势、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变革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国际现象,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国内外旅游业大发展的趋势下和良好的机遇中,要进一步强化措施,保持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9.
潘琦 《桂海论丛》2000,(1):7-10
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变革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国际现象,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国内外旅游业大发展的趋势下和很好的机遇中,要进一步强化措施,保持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指出,全球旅游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仍然良好。我省旅游业也得到同步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67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11亿元。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增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吸引力,提高旅游产业的文体附加值,实现旅游业的提质升级,我省可借鉴美国  相似文献   

11.
省情     
《今日海南》2012,(10):4-5
热词旅游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发布报告称2021年海南将成全球旅游业发达地区当地时间9月17日上午,海南与全球旅游业界领袖的论坛组织--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简称WTTC)在伦敦举行了《海南旅游经济发展报告书》英文版全球首发仪式。《报告书》认为,到2021年,海南旅游收入将达到或超过新加坡目前水平;在解决就业方面将与目前的马来西亚和意大利这两个旅游发达国家持平,海南将成为全球旅游业发达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三超 《中国减灾》2013,(11):54-55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以下简称"印尼")是东南亚的重要国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较为发达,印尼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同时,中国和印尼同为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双方在空间技术防灾减灾领域交流合作,对于落实中国和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国东盟全方位战略合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把广西建成与东南亚一体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东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是把广西建成旅游大区,发展广西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广西对外开放水平尤其是对东盟国家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规划纲要等政策落地,一幅桂林山水旅游画卷徐徐展开,桂林会展业迎来了绽放的春天。自2010年以来,桂林市依托国际旅游名城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平台,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下称"旅博会"),架起了全球旅游业合作的桥梁。旅博会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会展业的一流品牌,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会展之星产业大奖"2013-2014年度中国十佳创新特色展会",桂林市也凭借在会展产业  相似文献   

15.
滇台合作开拓东南亚市场沈文龙当今世界经济正处在改革与调整的浪潮中,亚太经济的崛起是战后经济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事件。该地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而改革开放的中国在这一地区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同样是令人瞩目的。在这种有利的国际国内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未来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三个支柱部门将是信息、通讯和旅游业。30年来,国际旅游业在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旅游业在经济增长、吸引投资及就业方面的巨大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口及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旅游业产值已达世界总产值的10%以上,就业岗位居首位,并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据有关的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各国涉及到旅游服务的多种行业从业人员已达2.12亿人,预计到2005年全球旅游行业将增加1.16亿个就业岗位。1995年,西方经济普遍不景气,但旅游人数仍比往…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向中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旅行及旅游界的人士和新闻媒体代表提供了一份主题为《中国·中国香港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及旅行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预测,2006年,我国的旅游消费将增长14.0%,达27703亿元。2007至2016年预计年均增长8.7%,这将使我国在旅游和旅行总需求方面成为世界发展第二快的国家。该理事会并作出预测,2006年,我国香港的旅游业总体需求将达到4501亿港元;我国澳门的旅游业总体需求将…  相似文献   

18.
<正>海南是中国最佳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一定能够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特区。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首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综合评估报告》,再次给腾飞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增添了信心和动能。海南一年四季适合旅游。但传统观念认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海南旅游的黄金时节。这种传统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但现在看来,这正是海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市场出现了“散客化”的旅游潮,欧美等主要旅游接待国的散客市场份额达到 70%-80%,有的甚至高达90%,经营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2004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200美元,而且海南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人均GDP突破3000 美元,总人口超过2.6亿。海南岛尤其是三亚地区近几年来散客比例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大多数乡村有条件、有市场顺应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发展乡村旅游。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其开发的有效途径,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