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取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面孔记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由于证人在识记面孔时有多种影响因素,在提取和再认记忆时又会有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导致面孔心理重建的失真。因此,从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心理重建的因素,并用最佳的手段提取记忆,可以使面孔重建的可靠性最大化。认知相关电位在记忆检测领域的日臻完善,使目击证人的再认正确与否有了可靠的参照,从记忆反应的脑电图形分析,可以有效判断证人对列队辨认中的面孔是否存有记忆。  相似文献   

2.
王龙  刘洪广 《证据科学》2012,20(5):592-598
影响证人记忆的因素众多,而证人的记忆准确性决定了其证言的可靠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应对方法,将证人的记忆提取效率提高到最大化,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讨论认知神经科学应用在探查证人记忆的可行性及现有理论支撑,该方式在证人记忆检测中将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基于不同作用原理的分析传感器为法庭科学即时检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分析传感系统在法庭科学即时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讨论了不同的分析传感器的分析原理和性能,并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成熟的脑科学研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发展而来的认知脑电测谎技术是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开发的新兴测谎技术。近年来,认知脑电测谎技术越来越得到法庭科学界的认可。其主要基于CIT测谎原理,采用以CTP为基础的诸多方式,在脑电测谎比对指标的选取等方面均有诸多研究。本文针对ERP测谎基础原理、范式与万法、提高测谎的准确性与抗干扰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ERP测谎技术的进…步研究和应州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图形异同判别ERP范式对鉴别伪装认知损害的法医学价值。方法 40例健康志愿者在合作和伪装认知损害两种情境下,进行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BFDMT)及图形异同判别ERP范式检测,对照组为20例合作的三级脑外伤者。结果三组被试完成相同、无关、相似图形刺激后引出的ERP波均包括N1、P2、N2、P3和N3五个成分,三组样本组间的N2、P3和N3的潜伏期和波幅均存在差异。其中,伪装组相同图形的N3潜伏期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明显短于外伤组(P<0.01);伪装组无关图形的N3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但短于外伤组,波幅较正常组降低(P<0.05);伪装组相似图形的N3潜伏期较正常组和外伤组缩短(P<0.01),波幅较正常组降低(P<0.01)。以N3潜伏期为指标进行判别分析,探查伪装认知损害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6.9%、命中率为79.2%。结论图形异同判别范式可引出稳定的特征性ERP成分,其中N3的波幅和潜伏期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对判断伪装认知损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ERP理论和韦氏智力量表内容建立数字计算ERP范式,探讨正常人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数字计算ERP特征及与智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Neuroscan-ERP仪和韦氏智力量表对29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组)和46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ERP及智商检测,比较引出的ERP成分特征及与智商的相关性.结果 数字计算范式的题目、正确、错误答案3类刺激引出的ERP波形包括外源性成分N1c、P2c及内源性成分N2c和P3c;对照组引出的N1c和P2c波幅和潜伏期相近,但N2c和P3c有明显差异,其中正确答案的P3c波幅最高,错误答案的P3c潜伏期最长;外伤组引出的各ERP成分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N2c和P3c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错误答案引出的P3c潜伏期与言语智商和总智商呈中度负相关,高于题目和正确答案;外伤组P3c潜伏期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46和-0.60(P <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数字计算ERP范式可引出特征性ERP波形,其P3c潜伏期与智商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后数学能力损害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前沿之一的事件相关电位,由于为探索人的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一个可行而又客观的方法,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神经心理学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测评工具也使得其本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分别对事件相关电位及神经心理学测量的基本内容作出综述,着重介绍两者近年来在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发展,并提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是导致精神损伤的重要因素,其中情绪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症状,目前一般采用量表进行评价,缺乏可靠的客观指标。近年来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情绪相关的脑电活动特征进行的研究逐步增加,该技术可能是揭示大脑的情绪加工机制的有效手段。本文综合介绍情绪相关ERP检测范式,及与情绪加工相关的N170/VPP、P2、P300、LPP、EML等ERP成分的特征与意义,希望能为在法医学鉴定中采用ERP检测情绪障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Guo L  Cheng ZH  Liu XM 《法医学杂志》2010,26(5):364-6, 373
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由于涉及个人的利益,有40%~60%的被鉴定人会夸大认知受损的程度。各种心理测验虽然有一定的甄别作用,但对伪装高手的甄别能力有限。本文总结前人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研究认知伪装的实验模式、结果及其ERP效应,发现ERP技术对甄别伪装高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认为,ERP是一种更客观的生理学指标,ERP技术是一种有希望的甄别认知伪装的客观技术。  相似文献   

10.
Diatoms are a group of unicellular algae that have been recorded and classified for over 200 years and have been used in a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forensic science. We have developed a quantitative diatom-base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to confirm drowning as a cause of death and localize the site of drowning in two recent, high-profile, case studies. In both case studies we collected diatom samples from the local and/or regional area to act as a control in the examination of diatom assemblages associated with lungs and clothing. In Case Study 1 the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suggested that all lung and clothing sample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imilarities to control samples from shallow water habitats. In Case Study 2, the analog matching sugges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lung samples show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to samples from a pond, indicating that this was the drowning medium.  相似文献   

11.
范桂红  杨丽  陈溪萍 《法医学杂志》2009,25(2):130-132,137
在视野脑机制的研究中,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近年来高密度记录技术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ERP在脑功能定位方面的应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ERP在视野空间注意研究的实验方法、结果和初步结论,并提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及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视觉和听觉P300的特征及与智商的相关性和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与Neuroscan-ERP仪对29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组)和4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智测及视觉、听觉P300检测,分析其特征和相关性。结果外伤组智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视觉P300包括P2、N2和P3成分,听觉P300包括N1、P2、N2、P3成分。外伤组P300波形分化不良,视觉P300各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和延长(P〈0.05);听觉P300的P2波幅和N2、P3的波幅及潜伏期也明显降低和延长(P〈0.05)。视觉和听觉P300各成分中仅P3潜伏期与总智商呈负相关(r=-0.30-0.42,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终结后智能仍明显下降,视觉和听觉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亦明显异常,且P3潜伏期与智商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估智能损害的一项神经电生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