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在理论界颇有争议,对其正确定位关系到执行异议之诉的制度构建,进而关系到整个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要探讨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首先要从执行异议之诉的基本属性入手,其次要厘清执行异议之诉不同类型的细微差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期对执行异议之诉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3):41-41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11,(11):42-42
刘益飞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认为,党员干部要对人民赋予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至少以下三点是不能忽视:第一,党员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有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4.
沈兴政 《中国律师》2006,(12):83-84
从理智到自然——为什么要合并当前,一股合并的浪潮,正在中国律师界涌动。对此,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彷徨者有之,已经合并的成功和失败者皆有之。面对思想与行动的活跃状态,有必要以实际案例来回答“为什么要合并、怎样合并和合并后的效果”三个基本问题。在这三个基本问题中,“为什么要合并”,是我们必须和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提高或者降低了的认识,都是认识到了的实际。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动,行动产生结果,结果促进或者促退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相似文献   

5.
高层言论     
李源潮: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  相似文献   

6.
崔胜显 《法制与社会》2011,(20):64+70-64,70
本文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显示我国个别执法人员素质之差、态度之蛮横、影响之恶劣,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差甚远,说明在我国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法治国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问题,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方面。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防卫过当的定罪颇不统一,不仅以杀人、伤人罪量刑者有之,.以“防卫过当罪”量刑者有之,甚至在判决中避讳罪名而量刑者亦有之。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要解决防卫过当的定罪问题,首先要对防卫过当行为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是正当防卫超过了必要限度的一种行为,而正当防卫则是一种合法行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因此,防卫过当这一犯罪行为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由一种合法行为转化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度。在这个界限以内,该事物保持其质的相对稳定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而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08,(20):14-14
李源潮: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9.
人皆有敬畏之心,但心存敬畏必源自对某一事物的尊崇与谨慎,敬畏的结果可能是迷信也可以是责任,我们以科学的力量来破除迷信,却应以同样敬畏的精神去强化责任。本文从建设法治国家的视角出发,认为在实践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除了要强调公务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专业素质外,必须要导入其对法律、权利及权力的敬畏,同时认为政府公务人员的敬畏之心应当是建设一个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善良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于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孙中山《民权初步》序A:只要严格遵守程序,就能保证结果。B:那要首先保证程序是对的。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做人、做事和做官的关系。学会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人格是谋事之基础。如果连做人都不会,怎么能当好官呢?要学会做人,就要表里如一,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不能当面说一套,背后说一套;会上说一套,会下说一套;对上一种态度,对下又是一种态度。能走上领导岗位的毕竟是少数人,这既需要有德有才,也要讲机遇,缺一不可。每个干部都要正确对待名、权、利,实实在在做事。德才是基础,有才有德才能做一个…  相似文献   

12.
在基层院领导班子建设中,主要领导者即“一把手”有一个正确的用人之道是十分重要的。“一把手”不仅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举才之德,还要有容才之度,让一些“专才”、“通才”充实到班子中来,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检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关于主权的真实规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小波 《法学研究》2004,26(6):23-35
语言要有意义 ,就必须或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物理客体。思想和言说之谬误的根源在于 :混淆实名词 (即主项之名 ,包括物理名词和抽象名词 )和物理世界之关系 ,冒称前者是后者。本着此种语言观 ,宪法学者的首要职责就是解释主权的真相。此种身份定位决定了宪法的概念 :它是关于主权之构成和运作的真规则 ,包括道德无涉的宪法法律和惯例。在成文宪法作用仍待提升的国家 ,要解释主权的真规则 ,培育符合宪政的宪法 ,尤其要倚重宪法惯例。  相似文献   

14.
先秦的民本思想尽管有囿民众的个体性和利用民众的工具性,但它更有惠民众的进步性。所以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要重视财政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于中国税收的反应之强烈,提案之多,质询之众,争论之鼎沸,历届两会所罕见。截至3月4日下午,在总共42份财贸金融类提案中,有关税的提案就占了13条之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察》2010,(20):44-44
近日,《广西日报》刊发署名钟一的文章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人生的大智慧,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存对历史、百姓、人生的敬畏之心,才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坚定正确的人生航向,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环境侵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侵权数量正在日趋增加。而在我国,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对其规制尚存在许多的不完善之处。要对环境侵权进行规制,首先要准确定义环境侵权之概念,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比较分析各国相关概念,而德国法和英美法作为现代西方两大法系之典型代表,应为比较研究之重点。  相似文献   

18.
付彪 《政府法制》2012,(11):40-40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媒体专访时,再次提到他在很多场合重复的一句话,“对人民群众要常怀敬畏之心,为老百姓办事要常抱歉疚之情”。  相似文献   

19.
沈莹 《法制与经济》2009,(12):59-59,61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侵权数量正在日趋增加。而在我国,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对其规制尚存在许多的不完善之处。要对环境侵权进行规制,首先要准确定义环境侵权之概念,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比较分析各国相关概念,而德国法和英美法作为现代西方两大法系之典型代表,应为比较研究之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在被告人逃匿或死亡案件中确立违法所得没收制度,标志着一种刑事对物之诉机制在我国得到确立。而在被告人到场案件中引入对物之诉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限制法院在涉案财物追缴方面的自由裁量权,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参与诉讼活动创造条件,而且符合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理念,可以提高司法裁判的公信力。要构建刑事对物之诉机制,就要调整对物之诉与对人之诉的关系,确定对物之诉的程序模式。与此同时,在引入一种"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理论的基础上,需要对被害人参与对物之诉的方式作出恰当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诉讼地位给予适当的安排。在刑事诉讼中引入对物之诉机制,将使涉案财物追缴成为独立的诉讼标的,促成司法裁判形态的多元化,并使得涉案财物追缴程序被纳入诉讼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