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我党确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影响孙淑君一、抗战胜利前,我党战略重点在东南方向1945年初,由于苏联红军、美英盟军以及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欧洲、亚洲与太平洋各个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虽然德国与日本法西斯...  相似文献   

2.
《各界》2009,(8)
1945年8月中旬,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八年艰苦抗战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宣告结束了,从此中国进入了国内斗争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信力建 《党政论坛》2010,(24):56-57
美国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出兵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6日,日本组成了负责投降事务的东久迩宫内阁。日本从此进入了在美国主导下的国家改造和民族改造。  相似文献   

4.
王云飞 《各界》2008,(7):26-27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日本给亚洲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八年抗战中国到底歼灭了多少日军,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辛闻 《侨园》2005,(Z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联红军的远东正规作战部队中,活跃着一只主要由中国抗联战士组成的第八十八侦察旅(又称中国旅),他们机智勇敢,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令敌人闻风丧胆,是闻名整个苏军的奇兵。在苏联红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决定出兵东北之前,曾下令这支部队派遣200多支苏军小分队深入日军敌后进行侦察、谍报和破坏任务,为东北抗战胜利做准备。 89岁的解放军退役将军彭施鲁是目前健在的“中国旅”军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几十年来,我们习惯将抗日战争称为"八年抗战"——起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观点起始于上世纪40年代,早已深入人心。而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2017年1号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用"十四年抗战"取代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并对相应内容进行调整,确保突出"十四年抗战"这一概念。那么我们为何要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将"八年抗战"正式改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对华政策以太平洋战争为转折点。在此之前,美国对日本进攻中国的事实一直持冷漠态度,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直接卷入战争,出于自身的利益,美国调整了其对华政策。“扶蒋反共”是史学界对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较为一致的概括。事实上这种概括并不能完全反映1941年至1945年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全貌,美蒋之间既依赖又矛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也是影响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主要因素。本文拟从上述方面来考察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对华政策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对美蒋关…  相似文献   

8.
穆重怀 《侨园》2015,(Z1):19-22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多年来,提到抗日战争进行了多长时间,人们往往会回答"八年抗战"。这是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的全面抗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时间。这种看法到目前为止是社会各界普遍接受的关于抗战的概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抗战十四年的主张,它的核心内容是把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沈阳柳条湖的"九·一八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起点。这就把八年抗战又向前推进了六年,形成了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这个观点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目前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1)
抗战期间,随着日本的不断进攻和政治诱惑,国内滋生了各种形式的投降活动并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针对各种投降卖国活动,毛泽东领导全党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种分裂和投降活动,挫败了投降主义的阴谋,有力地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为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每年从7月到9月,可称为“抗战纪念季”,其间有多个纪念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揭开全民抗战的序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告无条件投降而成为战败国;(1945年)9月3日,因前一天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书,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向沈阳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随后侵占东北三省.  相似文献   

11.
王玲菱 《学理论》2012,(12):97-9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9月2日,日本对盟国的投降协定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签字。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中、美、苏等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日俘问题,并对此作以安排。经过近五年的返谴工作,滞留在中国的日侨日俘在中国人民无私的援助下陆续踏上了返乡的归途。  相似文献   

12.
邹长坪 《侨园》2015,(4):16
2015年,是多么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它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年!这不仅仅对中国人民来说不寻常,对美国人民来说也非同寻常。因为这是我们祖辈父辈的中国和美国人民浴血奋战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赢得的长达8年的战争,是上一代中国和美国人民共同携手作战打败日本的胜利战争!这是多么让人不能忘记的一段抗战的历史,是多么值得我们世世代代永远铭记的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一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一中国人如此形容的友谊。70年前战火纷飞的中国,日本帝国主义正在残杀蹂躏中国人民,中国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及霸占的威胁……陈纳德将军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一道参加了这场战争,并在这场战争中发  相似文献   

13.
神圣的八年抗战,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工人阶级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八年抗战,上海工人阶级为夺取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八年抗战胜利日论功全在一谜中温灿石在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重庆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庆祝晚会,猜谜场人山人海,其中一条即景谜最为引人注目。谜面是“日本投降”,猜中国古代人名一。并要求注解。结果竟猜出了四个谜底来。1、“共工”,工作与功字相通,所以解释为共...  相似文献   

15.
芷江荣耀     
<正>暑假,自驾游从武汉一路向西,经长沙、贵阳,到达湘西怀化时,看到指路牌匕指向芷江县的一处侗族村寨:"中国抗战胜利纪念馆""芷江受降纪念坊""飞虎队纪念馆"。一车姐妹驻足凝望,—段辉煌的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1945年8月21日,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抗战受降会谈。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交出了日军在中国战区的兵力分布图,在记载着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上签字,史称"芷江  相似文献   

16.
克莱尔·李·陈纳德(1893.09.06-1958.07.27),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员,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中国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的指挥官,有"飞虎将军"之称。陈纳德将军于1937年来到中国,到1945年8月8日离开中国,他在中国生活了8年2个月零8天,和中国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入侵,与八年抗战结下不解之缘。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尼尔·凯乐威女士,特为本刊撰写纪念文章,并祝愿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天长地久!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5,(32)
四十年前,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曾经给东方各国带来巨大灾难的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打击下,被迫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九月二日,日本天皇派出代表在东京附近海面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至  相似文献   

18.
<正>1945年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伴着血与泪走过了八年抗战之路,迎来了最后的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风雨历程,让我们的内心更加铭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1937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航空部队使用法》,其中第103条规定:"战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  相似文献   

19.
正1931年9月,日本公然出兵侵战中国东北。面对日本的不宣而战,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竟然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直到日本侵华六年后,才明确提出抗战主张;十年后才正式对日宣战。探讨"九一八"事变后十年间,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还具有现实的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人民群众是中国坚持八年长期抗战的有力保障,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正是因为有人民群众发挥重要作用,才使抗日战争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表达抗战意愿积极推动政府抗战国民党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在东北的"不抵抗主义"等行为激起了全国民众强烈抗议,各阶层、各群体的人民群众纷纷表达了坚决抗日的迫切愿望,以各种方式推动政府抗战。以"一二·九运动"为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