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母爱     
正每每看到有关母亲的文章,心里都会涌起莫名的酸楚,总想为早逝的母亲写点什么,可脑海里总也泛不上母亲的容颜。如今鲜见谁的母亲没有照片,可我的母亲偏没有照片。周围许多亲人说,你母亲长得像大姨,想她了就去看你大姨。我看了无数次大姨,虽然她老人家对我亲切有加,可我心头总也找不回母亲的影子。记忆深处,总觉得母亲是这样的:白皙的皮肤,慈祥的眼睛,在村里也算大个子女人,见谁都一脸笑意,大抵有着活菩萨的形象。这便是我心头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真爱无言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民,地地道道的五六十年代的农民。他们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度过蜜月,就是那么劳劳碌碌地为了生活打拼,甚至彼此连一句柔情蜜意的话都没有说过。可是我知道,我的父亲母亲之间有爱,而且是刻骨铭心的深爱。母亲嫁给父亲的程式极简单。没有嫁妆,没有彩礼,一身新衣,四个包袱,母亲就成了新人。母亲嫁到父亲家的第七天,就背起包袱,跟着挑着担子的父亲背井离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大关东,开始了一步三口苦水的闯关东生涯。就在父亲和母亲来到关东的第三年,奶奶来到了我家。那一年的冬天,正当父亲和母亲发愁怎么能让奶奶在我家的第一个年…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新年     
正那是秋天的时候。一天,妹妹微信语音,叮嘱我有空了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妈想你了。这个"想"有着让人动心的画面:妹妹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母亲止住脚步,留恋地回头望着一个女性的背影。她对妹妹说,多像你姐的样子。妹妹说,母亲当时的神情那么陶醉,仿佛她的大女儿就站在了她的眼前。听着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电话立刻拨打过去。母亲接的。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从片刻的客气中转换回来:静静啊,是你吗?想谁谁到,真好。昨天和你妹妹还念叨你呢。打喷嚏了吧?我抑制住情感,竟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65年7月,那个温暖的夏季的一天所发生的事。那天母亲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年母亲才36岁,还很年轻,我和父亲都悲伤欲绝。就在母亲去世的当天下午,一名警官来到我们家,他是代表医院来的,想征得父亲的同意,使用妈妈的眼角膜移植给一个失明的人。我简直震惊至极,不敢相信医生居然要把妈妈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其他人使用。我放声大哭,跑进了我的房间。  相似文献   

5.
母爱的阳光     
利民 《新青年》2004,(4):11
看得见阳光的眼睛一个青年送母亲回乡下,母亲问他:“你都结婚3年了,工作和生活都随心吗?”青年神色黯然,说:“不是很如意,妈妈,为什么我总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呢?”这时他们走进了一片林子,母亲忽然问他:“你看,地上都是什么?”他向地上望去,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满是斑驳摇动的影子,便回答说:“那是树的影子啊!妈妈。”母亲叹了口气,说:“傻孩子,你怎么就  相似文献   

6.
母亲     
我们有了个千金,母亲说要过来照看。妻是不想老人家来的,虽然没说,我知道她是嫌乡下来的母亲的生活习惯。我们结婚后,曾要母亲过来住过几天,母亲闲不住,只说住不惯,第三天就回了乡下。可能是惭愧,家里一直供我念到大学毕业,买房的钱家里实在拿不出来,我们贷了10年,结婚又花了一部分钱,为此还欠下了笔不小的款子。父亲在家承包了渔塘,而母亲也不闲着,早晨总挑些蔬菜到集镇上去卖。只说,能帮衬一点是一点。母亲的爱好也不多,喜欢抓纸牌,一到下雨天,实在没活干了,总是组织者,差遣我去找邻家婶子大嫂,一坐半天,往往餐头对不上,还要我们送到牌桌…  相似文献   

7.
莲花     
肖琳 《新青年》2006,(6):64
书名《:莲花》作者:安妮宝贝出版:作家出版社这是安妮宝贝的第七本书,依然是她锦衣夜行的文字风格。但在序中,她说,“谨以此书,给我的父亲。给我的母亲。给我所爱着的人们。给2004年和2005年的10月。一个微小且珍重的纪念。”安妮宝贝,比以往有了更多的从容与内心寂静。外表沉默内心跳脱。莲花代表一种诞生,清除尘垢,在黑暗中趋向光明。一个超脱幻象的新世界的诞生。如《圣经·启示录》中所说的“: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们永远是这个自己,但每一秒又都不是这个自己。我们为何而来?一路上遇到谁…  相似文献   

8.
第一封家书     
蒋平 《新青年》2006,(12):12-13
一 父亲和母亲因为性格不和,从我们懂事开始,家里的吵声就没有断过.一天深夜,我们又一次被父母的吵声惊醒了.父亲的大嗓门几乎满院子人都听得见:"既然合不来,那就好说好散吧,老大归我,你带着老二和小三明天就离开这个家,永远不要回来!"随后是母亲哭着收拾行李,天还没亮,我和小妹就给叫醒了.  相似文献   

9.
母亲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子,小巧玲珑,淳朴勤劳,性子倔强。  相似文献   

10.
风为裳 《新青年》2007,(1):12-14
1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把炒好的黄豆芽儿端上桌,就捂着肚子躺在了炕的一边。我叫母亲吃饭,母亲说:你们吃吧,我心跳得厉害。那是母亲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全家吃完饭,父亲抽了一支烟,问母亲要5元钱,矿上有人结婚,要随个礼份子。叫了两声,炕上没人答应,父亲有些火了,往起  相似文献   

11.
母爱如镜     
正在为手上的案子发愁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说给我发了邮件. 这是母亲的习惯,女儿无论多大,都大不过她的心. 我不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自小都不是,我不是一个善于温柔的女子,自小都不是.  相似文献   

12.
一位小男孩想找个工作,正好有一家商铺想招一个小店员.小男孩就跑去试.共有七个小男孩都想在这里碰碰运气.店主说:"你们都非常棒,但遗憾的是我只能要你们其中的一个.我们不如来个小小的比赛,谁最终胜出了,谁就留下来."  相似文献   

13.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心中充满恨意的女孩。我在母亲的体内只呆了7个月就来到了世上。出生后我就被外婆带走了,连母亲都没有见过我,也许父亲也不清楚我什么模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是不该活着的人,是多余的女孩。  相似文献   

14.
艾蒿飘香     
五月,艾蒿飘香。
  有天一早,母亲就敲开了我家的门。我睁开睡意绵绵的眼皮,很诧异母亲来的这么早。母亲说听说你得了眼疾,鸡叫三遍我就起床,房前屋后掐带着露水的艾叶,然后起早赶到城里来,把一包新鲜的艾蒿亲自送到我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在乎     
一个小男孩在海滩上忙着,不断地把落潮搁浅着的小鱼抛回大海.老渔夫一脸的沧桑:"孩子,这么多小鱼,你怎么抛得过来?算了吧,谁会在乎呢?"孩子依旧弯着腰,倔强的嘴唇紧抿着,他说:"小鱼在乎,我在乎!".  相似文献   

16.
百合花     
《新青年》2010,(10)
那时候,我只是道路边的一朵百合花,自生自灭,母亲说,我的生命只有一季.我是在石头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出生的一天,下了一夜的倾盆大雨,我细细的枝丫和花蕊几乎被狂风吹散,但是母亲用她的瘦弱身体挡住了我.第二天,母亲美丽的头发凋谢了,她像一只蝴蝶一样被吹走,不知所踪.她们说母亲是死了,这就是一朵花的一生,从开始到结束,总是悄无声息、无人问津,却自有自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7.
你丈夫真好     
我怀着身孕,已经9个月了,出门越来越不便。丈夫就不让我出门,需要买东西时他都替我想好也买好了。今天是我母亲的生日,丈夫出差去了,我只好一个人上街去母亲家。步行两分钟后,我来到车站等公共汽车。公共汽车还没有来,我刚停住脚步,后面就有人轻轻拍我的肩膀。我转过身,一位漂亮的姑娘指着自己身后候车的长椅说:“大姐,你坐吧!”我连忙道谢坐下。我真的很想坐坐,才走了几步路,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你丈夫真好!”漂亮姑娘笑着说。“嗯。”我应了一声,心里有些奇怪。这姑娘猛不丁说出这话是什么意思?公共汽车开过来了,停住,围住车门的人却都不…  相似文献   

18.
你是一个男孩子!母亲对我说这话时,是有些气愤的.是个男孩子就不该一副窝囊相,是个男孩子就不该是一个软蛋.母亲同时还告诉我,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孩子是不能随随便便认输的.  相似文献   

19.
吉安 《新青年》2007,(5):16-17
谁说你老我就跟谁急28岁我才从遥远的冰城来到深圳,而且,是做总是飘在路上的记者。看着身边80年代后的老记者们,一口一个"大姐"地叫着,我这个新人,终于知道了时间的残酷。它不仅在我脸上刻下任何祛皱霜都难以抹掉的印痕,而且,时  相似文献   

20.
李作明 《新青年》2005,(6):14-15
(一)2001年12月2日下午,我收到女友兰红的一封“情书”:明:我有要紧的事告诉你,望接到信就来。你的红我反复读着这一封爱意缠绵而简单急迫的来信,猜测肯定是她的父母采取了断然措施来阻止我们的交往,他们是有理由这样做的。教育局长的女儿怎么可以随随便便跟一个家贫如洗的山里青年谈恋爱呢?我预感到就要失去和我保持了两年恋情的兰红了。我对母亲说了这事。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能把兰红接到乡下来吗?我会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待的。”说着,催我搭班车到县城里去。我设想了许多见面的场面,全都是忧伤。赶到县城第四小学时,天已一片漆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