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将中国梦规划为"两个一百年",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腾飞之梦应运而生。同样,在"中国梦"的大视野下,我们也有自己的"社院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追求,超越了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的梦想。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民共同幸福为目标,凝聚人民个体的多彩之梦,从国家与个人的理想与追求相统一的高度,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释放国家整体的正能量,在努力帮助个人实现梦想的同时,铸就民族"中国梦",无疑是中国梦的真正内涵体现。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整体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以及个体层面建设和强化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凝聚民族整体向心力,构建整个社会的良好环境,而且还要从社会制度层面向社会成员传递正能量以保证追梦过程的公平。  相似文献   

3.
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就像在黑暗中穿行的马车,难辨脚下荆棘和坦途,只有用梦想照亮前路,才能穿越险境,安全前行。中华民族在风雨如晦的暗夜蹒跚跌扑了一百余年,因为有着和平统一的共同梦想才重屹立于东方,今天",金鸡"振翅欲飞,习总书记提出  相似文献   

4.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当前我国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向的重大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落实这一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构筑新台阶;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将为中国梦的实现开拓动力源;全面依法治国,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法治保障,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将为中国梦的实现强化政治保障。"四个全面"相辅相成,共同指向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距离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阐述已接近两个年头,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阐述引发了社会各界乃至国内外热烈关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源于人民的梦,只能依靠广大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从"中国梦"的提出到高压反腐败,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战略来看,全面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包括四大方面:首先要厘清"中国梦"的"富民"、"强国"、"民族复兴"之"三位说"的真实内涵;其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次,执政党需要有更高的执政智慧,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理念让国家机器在既定的规则下有序运转;第四要凝聚被称之为"中国力量"的各族人民"甩膀实干",兢兢业业地推进各项改革。"中国梦"最核心的内涵和终极的目标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因此,"中国梦"的实现是当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尤其是向心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期盼,工会干部作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争做实现"工会梦"的引领者、组织者、践行者、领跑者,为助推"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更是每个人的幸福之梦。幸福的生活期望往往与贫困的生活现状呈背道而驰之势。贫困不只具有物质贫困的一面,在现代民主社会之中,精神的贫困亦让我们担忧。贫困与权利、自由息息相关,而没有自由、权利的幸福生活就像"空中楼阁"岌岌可危。"中国梦"的实现道路,是带领人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是引导人民迈向自由自主之路,是携手人民奔向幸福至善之路。"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国家、社会、个人共同的力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宏伟奋斗目标,是党中央和国家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承诺。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从严治党被定为大会主题,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同时提出。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提出全面实现从严治党的概念大有深意,也有着独特的原因。要借力"从严治党",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谱就"中国梦"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整合、动员、参与、协调的"筑梦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助推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依托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从2012年11月,中共中央开始加大反腐力度,两年来,有超过18万名党员干部被处分,56名"老虎"落马,反腐这一"习氏执政"的起手式出手不凡。人民日报称之为"习式反腐",本文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法制四个方面对"习式反腐"的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他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引发了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群众的强烈共鸣。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社会主义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中既有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光明的未来,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和个人幸福之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基础。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民族价值与个人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核心。责任、义务和使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底色。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勇于担负起共同责任,切实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包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目标指向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凝聚起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凝聚起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统一共识,这种统一共识的前提就是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凝聚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可以分为官方、公民、民族成员、国际社会的认同,这些政治认同将会在促成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人代会闭幕式上强调指出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基础上,提出"一梦、双赢、三好、四用、五讲"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论述实现"中国梦"的同时,用"中国梦"来引领"社院梦"的实现。"一梦",即通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崇高目标,领导"社院梦"的实现。"双赢",即自觉提振自身精神气和提升社院正能量;"三好",即环境好、心情好、成绩好,这是评判社院工作的前提基础条件的检验标准;"四用",即用心、用情、用法,这是解决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方法和工作效能的最好途径的思路。"五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纪律、讲文化、讲贡献。社会主义学院,首要任务是学习,要树立崇尚学习的风气,并且要牢牢把握政治性原则,还要强化纪律,强调"慎独"自律,要高度重视文化的精神力量,不辱使命地营造社院主义学院一流精神状态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8.
共同“指向一种更美好生活”将“中国梦”与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关联起来。“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希望,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在于唤醒人内在的希望本性和鸟托邦的激情,动员中国人积极投身于现存的变革中,去造就中国的未来前景;“中国梦”的实践要求是做好应对失望和风险的准备,并采取行动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这一传统与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共同构成了“中国梦”提出的远期文化背景和近期现实背景。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二十一世纪初叶是中国文化第四次大整合的开端,也是民族自觉和自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得以表现的开端。实现“中国梦”,必然包含当代中国文化的复兴和突破。认真研究中华文化第四次大整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有梦是幸福的,梦总是那么美好!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述了他对于"中国梦"的理解。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