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炎帝陵的对面不远,有一条河流叫洣水。洣水顺着蜿蜒起伏的山脉流了几十里路程,就注入湖南省攸县境内,这时就叫做浟河了。离攸县县城3里许的东郊浟河右岸,有一座叫虎形的山,山头在攸县一中(古东山书院)的校园边。这里蓝天白云,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前一后两座坟墓。墓用水磨石建成,墓碑用的是上等汉白玉。这两座墓,一座埋葬的是1987年7月逝世的台湾大学张德粹教授的衣冠;一座埋葬的是1986年6月逝世的云南大学张德光教授。他们俩是亲兄弟。  相似文献   

2.
《求索》2014,(0)
2011年郴州市文物处在桂阳文管所的配合下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宋代墓葬。该墓为券顶砖室墓,随葬品有陶堆塑罐、陶多角坛、陶俑、铜镜、陶器盖各1件,铜钱2枚。综合墓葬的结构、构筑材料和出土器物,以及与周边地区同一时期的墓葬相比较,推测该墓属北宋晚期墓。堆塑罐和多角坛是郴州宋墓主要随葬品,多组合出现。  相似文献   

3.
《求索》2016,(0)
2014年11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市云溪区文桥汽车站抢救性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该墓为长方形并列双室券顶砖墓,墓室前有护墙,两墓室底部用砖砌筑棺垫,均未砌铺地砖,两墓室共出土青白釉和酱釉瓷器8件。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该墓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宋墓的区域性特征等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10,(5):25-25
合浦汉代古墓群位于合浦县廉州镇东南3公里处,为汉代古墓群,约有1000座以上,是广西最大的古墓群。古墓群分土坑墓和砖坑墓两类,陪葬器物丰富,近年出土的文物有铜凤灯、铜屋、玛瑙、琥珀及陶器等1000多件。这些文物对研究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人民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贸易关系、友好往来,提供了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5.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梁庄王墓中出土了6件金帽顶,都是元代遗留下来的器物,十分珍贵。这件金镶宝石帽顶高7.5厘米,直径4.8厘米。由五重瓣的黄金质地莲花底座和橄榄形无色蓝宝石硕饰组成,金莲花底座现存宝石10颗,座顶端镶有1颗约200克拉的无色蓝宝石,是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蓝宝石。此文物现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求索》2014,(0)
201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杨家山墓群的三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三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均为东西向,出土了陶器、铁器等遗物。墓室形制和随葬品特征一致,故判断它们为时代相近的家族墓,年代为东汉晚期。此外,1、2号墓发现有白膏泥涂抹墓壁及墓底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二千年前的提线木偶一九七九年春,山东省莱西县县文化馆在院里公社配合整地的社员清理了西汉(公元前二○六一公元二四年)墓两座。两墓出土的二百八十三件随葬器物,分别放置在棺室、边箱和脚箱内。其中漆器约占二分之一,这些出土的漆器。图案优美,色彩鲜艳。珍贵的玳瑁盒、妆奁盒和六博盘,集中了髹漆和镶崭技术,成为精致的手工艺品。出土的二十八件铜铁器多为鎏金,制工精细,器型别致,其中铜镜为星云镜,环剪  相似文献   

8.
正在安丘市博物馆院内,有一座著名的汉画像石墓,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之一。墓内画像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显示了汉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和雕刻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分别被安丘市、潍坊市和山东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原址在市区以西9公里的凌河镇原董家庄村北,故称"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这座石墓为什么搬迁到这里?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说起。  相似文献   

9.
张会安 《传承》2009,(22):148-149
陶瓷器既是先民们的基本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又是极其珍贵的工艺品。新干商墓的陶瓷器富有独创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出土的器物不仅种类繁多,设计精巧,造型新颖,制作、烧成工艺先进,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制作技术是陶工们的智慧结晶。这些陶瓷艺术的器形与装饰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从而使新干商墓的器物具有了造型美、装饰美、质地美,体现出一种素朴的艺术风格和淳厚、粗犷、深沉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7,(6)
在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一带,有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1964年至1965年,山东省文化考古部门,在对齐国故城遗址进行全面勘探中,发现齐故城东北隅,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有大、中型墓葬20余座,其中在5号墓(勘探时编列的数序)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5号墓是一座用石块垒砌、有墓道、椁室的大墓。墓室南北长26米,东西宽23米,墓道长18米,宽12米,椁室位于墓室中部,南北长8米,东西宽近7米。墓早  相似文献   

11.
陶瓷器既是先民们的基本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又是极其珍贵的工艺品.新干商墓的陶瓷器富有独创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出土的器物不仅种类繁多,设计精巧,造型新颖,制作、烧成工艺先进,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制作技术是陶工们的智慧结晶.这些陶瓷艺术的器形与装饰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从而使新干商墓的器物具有了造型美、装饰美、质地美,体现出一种素朴的艺术风格和淳厚、粗犷、深沉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2.
蕲春县横车镇西河驿村有座王坟山,明朝荆敬王朱常于万历4年(1576)殁后葬于此。2007年4月底至5月初,王坟山旁农民丁国防勾结一伙盗墓贼和文物贩子,挖开荆敬王墓和旁边的王妃墓,盗走百余件(套)文物。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01,(2)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的发掘引起世人瞩目,它作为一座西汉诸侯王陵已确定无疑,但谁是这座王墓的墓主人,至今仍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谜。笔者以为,对西汉初期章丘历史的发展,以及吕国、济南国的沿革变迁进行详细的史证分析,是揭开墓主人之谜的一个重要方面。吕国从齐国分割出来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4.
开封仓颉墓     
开封仓颉墓1994年第二期谷全文同志的《归来兮仓颔菊)读后,深为仓颌菊的劫难扼腕不已。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开封仓颌墓的思考。开封仓颌墓,在今城东北二十里,黄河大堤之外,刘庄村的北侧。墓呈椭园形,庇34米,占地30平方米。墓前有一种座,碑已无存。墓东...  相似文献   

15.
《求索》2016,(0)
2014年10月8日,在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发现了一座以石灰三合土砌筑的古墓。墓分前、后室,券顶,后室的两侧壁、后挡壁及墓顶共四个面绘有壁画。两侧壁所绘为葬仪图,墓顶为"十日图",后挡壁所绘为墓主图像及侍僮。根据墓葬形制、壁画风格以及墓主人后代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料判断,墓葬时代为明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16.
《春秋》1998,(5)
古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刺墓,坐落在德州市德城区北营村,附葬在这里的还有东王妃葛木宁和他的次子温哈刺及三子安都鲁。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苏禄国东王墓,墓基坐北朝南,是一个建在南北长74米,高1.2米的高台上的圆形墓,墓高4.2米,直径16.6米,下部围  相似文献   

17.
《求索》2014,(0)
腰子仑114座春秋墓葬最主要的特点是出土了一批楚式陶鬲,越式陶鼎、铜鼎、青铜兵器与工具。其与湖南其他地区春秋越墓应为同一族群;与岭南地区春秋墓也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它们可能分别属于杨越和西瓯骆越族群。出土陶鬲的墓是越墓,而不是楚墓。腰子仑墓群还受到了中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反映了楚越文化的融合与交替过程。墓地所属人群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可能尚未脱离原始社会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区广丰公司基建工地(位于长安区郭杜镇)清理了一座三国曹魏时期墓葬。该墓出土的一件灰陶镇墓瓶,小口外敞,平沿外斜,圆肩鼓腹,平底内凹,肩上钤有一枚印文,已模糊不清,瓶内尚存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安徽省天长县天长乡三角圩水利工地近一千平方米范围内,发掘出古墓群二十一座,出土文物五百六十九件。这批墓葬的时代,除一座属战国(前四七五——前二二一年)晚期外,其余二十座都是西汉(前二○六——公元二五年)早、中期墓葬。所有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槨墓。多为南北向,形制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号墓,墓坑长四米八,宽三米五。各墓均以棺槨为葬具,墓口深八十公分到二米五之间。大部分棺、槨保存完整。棺内壁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50年代以来贵州出土的汉墓在形制和器物上体现出的文化特征,并就贵州汉墓,尤其是民族汉墓与邻近周边地区的关系、与中原汉文化的关系,以及威宁中水刻符的族属等问题提出已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