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8,(8)
美伊核查危机纪实本刊记者去年10月的美伊核查危机还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今年1月,美伊之间围绕武器核查问题又一度矛盾激化,风波再起,且愈演愈烈,使危机一步步上升到战争的边缘,从未平静过的海湾再次笼罩着战争的阴云。美伊核查危机浓浓的火药味,引起了世人...  相似文献   

2.
海湾危机是在美苏从对抗走向缓和、但新关系的格局尚未确定的时候发生的。这场危机不仅引起了海湾及中东地区各种力量的重新排列组合,也对正在变化过程中的美苏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 海湾危机初期,苏联虽不完全赞同美国的立场和做法,但基本上采取了同美配合与合作的态度。苏联不仅毫不含糊地谴责了其昔日盟国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要求它从科威特无条件地撤军,还对联合国安理会的12项决议全部投了赞成票,其中包括授权用武力把伊拉克赶出科威特的678号决议。去年9月,布什和戈  相似文献   

3.
姚云 《瞭望》1990,(52)
(一)1990年的大事 1990年,90年代的开端,是不平常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试略举其要—— 海湾危机。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美国进行军事干预,导致海湾地区出现战争危机。日前安理会已通过决议。限令伊拉克在1月15日前从科威特撤军,否则联合国成员国将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同时美伊正在安排两国外长互赴对方首都直接会谈,前途是战是和,待见分晓。 德国实现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  相似文献   

4.
《瞭望》2020,(2):59-59
美伊——危机暂缓动荡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8日表示,伊朗对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的袭击并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但同时表示愿与伊朗就共同利益展开合作。特朗普表态未提及对伊朗进行军事报复,美伊危机暂时缓解。不过,双方的敌对关系本质上没有改变,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仍将继续,未来中东局势将持续动荡。  相似文献   

5.
1991年1月15日,像个幽灵向世界逼近。地球上千千万万人都进入了某种“读秒”心理状态。对布什和萨达姆来说,尤其是这样。 在联合国安理会678号决议规定伊拉克自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临近的日子里,美伊双方在海湾的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专电 美国军舰10月19日摧毁了伊朗的海上石油平台,使本来就不平静的海湾局势更趋紧张。 在此之前,美伊在海湾发生过多次冲突,但美国的作法看来主要是炫耀武力,威慑伊朗,原因之一是伊朗没有直接袭击美国护航的军舰或悬挂美国旗的油轮。10月16日伊朗袭击了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将失去信誉。据说,美国权衡再三,才  相似文献   

7.
2011年末以来国际政治安全局势的最大变动当属伊朗危机迅速升级。许多机构已经开始预测美伊战争爆发的时间与进程,而这场迅速升级的危机又再次表明主权债务危机将是美国长期无法治愈的痼疾。  相似文献   

8.
布鲁塞尔专电 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以下简称非加太)及欧共体国家联合议会不久前在卢森堡举行全体会议,讨论海湾危机对非加太国家的影响,通过决议指出,海湾危机己危及非加太国家的  相似文献   

9.
编者寄语     
《瞭望》1990,(52)
当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既有令人高兴的积极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消极的一面。读了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对本刊记者的答问,我们感到他对下述三个问题特别忧虑和担心: 一是海湾危机,“当前的形势十分令人担心”。他对美国和伊拉克直接对话表示欢迎,希望双方都能采取灵活和理智的态度,使对话取得成果,带来和平。他认为,如果这种努力失败,就会“看不到任何一种和平的选择”了。联合国秘书长“随时愿为和平努力作出贡献”的精神值得赞许,在此美伊对话又生波折之际,他的和平呼吁应该引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8,(52)
从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到现在,美国同伊拉克间的较量就没有停止过,美伊两国的相互叫板,使美伊核查危机成了90年代以来重大的世界性事件。去年10月风波乍起,大国调停打破僵局1997年10月中旬,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向联合国递交报告,指责伊拉...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何时了●本刊特约记者周锡生联合国专电最近一个时期来,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愈演愈烈,成了国际社会严重关注的焦点。这场危机看似涉及联合国,实际主要的对立双方是美国和伊拉克。美伊双方态度强硬,互不相让,正由外交对峙走向军事对抗。人们...  相似文献   

12.
德黑兰专电 在当前的海湾危机中,伊朗作为海湾的一个大国,既谴责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又反对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在海湾的军事集结,主张通过加强地区合作,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和平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3.
海湾危机政治解决说明了什么●怀成波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在日内瓦紧急磋商一致同意俄罗斯提出的一项消除海湾危机计划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召开革命指挥委员会会议,宣布伊拉克同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翌日...  相似文献   

14.
赫尔辛基专电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布什9月9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紧急会晤,就当前最紧迫的海湾局势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初步谅解。双方一致主张,首先应当以和平方式和政治手段解决海湾危机,但是,双方在是否最终以武力解决海湾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15.
马累专电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第五次首脑会议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举行。会议通过了《马累宣言》并签署了控制毒品地区公约。会议结果表明,南盟七国领导人决心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以对付本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 本次会议是在海湾危机严重冲击南亚各国经济的时刻召开的。各国领导人讨论了这场危机给南亚地区带来的严重影响,在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海湾危机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伊朗在海湾已由间接对抗的水雷战,进而发展到直接武装冲突。最近,美国又宣布对伊朗实行经济封锁,伊朗则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相威胁。虽然美伊双方都不愿使它们之间的冲突扩大,但这种报复和反报复的恶性循环,有使局势日益恶化的危险。 目前,有关各万围绕联合国598号决议正在展开紧张的活动,以图结束持续7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从而缓和海湾局势。两伊对该决议所持的立场有所靠近,但差距仍大。大国军事力量的卷入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使局势复杂化。有关各方应当尽力克制,不要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海湾危机爆发已近五年,海湾战争留给人们的记忆也在日益淡漠.然而,这场危机与战争并没有随着战争烟尘的飘逝彻底成为过去,它遗留的一些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其中包括涉及近百个国家数十万人数额巨大的海湾战争赔款问题.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入并占领科威特,导致长达7个月的海湾危机和烈度空前的海湾战争.在此期间,包括科威特近半数国民在内的几十万人被迫抛  相似文献   

18.
吴平 《瞭望》1990,(42)
斯德哥尔摩专电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引发的海湾危机对西欧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西欧经济会不会因油价暴涨而陷入衰退?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此间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界人士。他们较为一致地认为,海湾战火不爆发,西欧经济不会出现衰退。 瑞典国家能源局的经济学家兰德尔·博韦埃说,此次海湾危机对西欧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急剧上涨。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石油价格已从每桶17、18美元上涨到40美元左右。但从目前的态势看,把此次油价大幅度上涨与  相似文献   

19.
是否对伊朗动武考验美伊两国尤其是布什政府的战略意志连日来,美国武力攻打伊朗的传闻不时见诸报端,海湾局势充满紧张。但国际社会看到的却是,美国一方面大军压境,另一方面又不厌其烦地反复重申,美国没有入侵伊朗的计划,将继续通过外交方式向伊朗施压,以解决双方间的矛盾。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4月份更迈出重要一步,前往叙利亚访问,寻求叙和伊朗合作,以解决目前美国的中东困局。  相似文献   

20.
刘楚  雅菲 《瞭望》1990,(40)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引起的海湾危机已持续一个多月。现在,整个海湾局势呈现紧张而又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 一、美国加紧进行针对伊拉克的进攻性军事部署,并大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严重威胁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及中东地区内石油、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美国反应尤为强烈。美国在带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