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反帝反封建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系,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打败了北洋军阀,将革命势力推进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刊,为促进、发展和维护第一次国共  相似文献   

2.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和发动的第一次大革命。在这场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中坚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推动第一次大革命兴起的决定因素。首先,党最早提出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方法。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早在二大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明确指出反帝反军阀是民主革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三大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大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改组国民党的可能性,决定共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广东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与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地。大革命时期最显著的历史特点是:国共两党革命民主联合战线领导人民大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掀起了国民革命的新高潮,首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与进行大革命运动提供活动舞台。当时,以谭平山、杨匏安、阮啸仙、彭湃等为代表的广东共产党人尽管尚处在年幼时期,但他们却利用两党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同来自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确立,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展的逻辑结果 ,更是其自身不懈努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认识、领导地位确立的群众基础及其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上唯一有能力承担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政党,它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确立,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展的逻辑结果,更是其自身不懈努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认识、领导地位确立的群众基础及其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上唯一有能力承担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政党,它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1924年至1927年间,由于实现了国共合作,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中走上了政治舞台,得到了锻炼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在对这段历史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却对时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陈独秀评价过低,忽视了他在统一全党认识、推动国共“党内合作”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这一基本方针,努力促进和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是新时期一项艰巨任务。本文试从促进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经济动力和途径方式几个方面略抒粗见。 一、促进统一的政治基础 海峡两岸关系的根本问题是国共两党能否达成第三次合作。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都是经过认识上逐步发展而最终达到一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推动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对于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认识。从而促使孙中山毅然确定联俄、联共、  相似文献   

8.
博览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最早建立的党组织在第一次革命风暴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甘肃特别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省的最早的党的组织。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北洋军阀建立起在甘肃的统治,各种反动黑暗的地方军阀势力为所欲为,束缚着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1919年,震撼全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一批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甘肃籍旅京学生积极投身于这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并把一些新思想、新文化介绍到甘肃来,形成了甘肃历史上一次进步青年学生反对封建思想,赴内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识的求学运动高潮。求学运动在甘肃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1,(2)
古老的中国似一头沉睡的狮子。这头睡狮一旦被唤醒,就会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哮。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唤起亿万工农群众,掀起了震撼神州的第一次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二七”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明白了一条道理:工人阶级必须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各革命阶级、党派和革命力量的统一战线,尤其要唤起工农群众,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积极措施,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联合。共产国际也认为: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鼓励中共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在党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90年前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开创了党的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篇章。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策略方针,为中国革命力量聚集在国共两党周围,共同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高潮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通道;也为中国共产党走上更广阔的舞台,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曾使中国革命发展成为五卅运动、省港罢工和北伐胜利。在这次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和青年组织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探讨和研究这次国共合作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作为第三次国共合作青年运动的借鉴,无疑地是非常必要与十分有益的。为此,《中国青运史研究》丛书之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该项制度究竟发轫于何时?史学界众说纷坛。有的说是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有的说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等民主党派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时;有的则说发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明确该项制度发轫于何时,对于全面认识和“完善”该项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①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探讨,请专家及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根深蒂固,要推翻他们的统治.要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更要发挥革命武装的特殊作用。为此,中国共产党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发动军队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艰苦的努力,并为中国共产党独立的领导革命武装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参与了黄埔军校创办工作。国共两党合作后,为创建革命武装,准备革命实力之基础,于1924年初,在苏联的帮助下,利用原有的广东陆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校舍,创办了黄埔陆军…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毕生坚持“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原则,“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的四十年的政治斗争,在他晚年达到了最高峰。这一发展的顶点是他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一道进行中国的革命”,①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对国共两党本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孙中山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实行者,为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李大钊还是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最早探索者。他指出,要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无产阶级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认定一联合战线”;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统一战线的坚实基础是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于广州举行。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在这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统一广东财政,积极支持工农运动,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为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使中国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于是,从广东出师的国民革命军,在短短的十个月之内,就席卷长江流域,推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的伟大起点,主要表现在这次革命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革命浪潮集聚形成的历史剧变,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次具有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从实践上揭示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两大革命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是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表现。一九二三年六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开创性作用的重要会议。会议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解决了建党以来,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一直存在的一系列原则性争  相似文献   

20.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对于唤醒民众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