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寄生蠕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细粒棘球绦虫)、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及节肢动物(伊蚊和微小牛蜱)microRNA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寄生虫microRNA研究的前景,以期为寄生虫病防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鼠螨是常见的小鼠体外寄生虫,不仅影响小鼠的健康,而且影响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自拟中药灭螨净进行对鼠螨的杀灭试验,获得良好的效果。1 材料自拟灭螨净,由百部、蛇床子等组成,所用药材购自甘肃省药材公司;一见灵,主要成分为硫代硫酸钠、三氯已基磷酸酯等,由甘肃省中医科学研究院实验动物研究室提供。试验小鼠为本院动物室普通级KM种小鼠(雌雄各半),选取50只鼠螨阳性者用于本试验。2 方法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组为灭螨净大剂量组,将灭螨净煎剂按1∶4稀释(平均每只鼠需用生药0.50g)后药浴;第2组为灭螨净中剂…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对绵羊冬季投服伊维菌素阻止绵羊线虫春季高潮的效果 ,笔者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5月在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进行了该项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伊维菌素片 ,5mg/片 ,2 0 0片 /瓶 ,为北京中农华威科技有限公司药厂产品 ,批号2 0 0 10 5 0 8。1.2 试验动物 系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拉脊山牧场自然放牧的藏系绵羊。1.3 试验方法 在湟中县上新庄拉脊山牧场选择自 2 0 0 1年 5月以后未投服任何驱虫药物 ,经粪便检查感染有多种胃肠道线虫的绵羊 1群 ,对其中 2 0 0 0年产的羔羊于 2 0 0 1年 1月逐只称重、打耳号、进行粪…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东省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漂浮法对广东省部分地区10个奶牛场共1 440份乳牛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测,之后对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进行PCR鉴定。镜检结果显示:10个奶牛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7.64%(686/1 440),共检测出9类肠道寄生虫即球虫、十二指肠贾第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原虫、圆线虫、鞭虫、贝氏莫尼茨绦虫、吸虫和纤毛虫,其中优势感染种类为球虫与阿米巴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4.86%和24.65%;另外,不同年龄段乳牛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种类均有差异,断奶后犊牛感染率最高(62.29%),犊牛感染的寄生虫优势种类为球虫而育成牛和成年牛为阿米巴原虫。PCR检测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38%、2.20%和8.19%。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部分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同时也存在人兽共患病原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微孢子虫的感染,因此应加强该地区奶牛的饲养管理和肠道寄生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区养殖业目前仍以放牧为主,肠道寄生虫病仍是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西藏地区放牧家畜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通过卢戈氏碘液法、饱和蔗糖漂浮法对采自林芝、山南、日喀则地区的9种放牧家畜2256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测出10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8.56%(1998/2256);优势感染种类为球虫,感染率为62.99%;而其它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十二指肠贾第虫为0.13%、隐孢子虫为0.75%、圆线虫为42.82%、鞭虫为5.01%、吸虫为0.71%、绦虫为2.79%、阿米巴原虫为44.81%、蛔虫为2.84%、结肠小袋纤毛虫为1.20%。2~5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占比为52.79%,其中以2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占比最高,高达34.40%。上述结果表明,上述西藏三个地区放牧家畜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同时也感染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等人兽共患原虫,因此有必要加强西藏地区放牧家畜肠道寄生虫病防治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藏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共采集甘肃玛曲县和碌曲县2个地区177份新鲜粪便样本,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测,然后对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出8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4.35%(167/177)。阿米巴原虫和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分别为35.59%(63/177)和84.75%(150/177),其他肠道寄生虫如:毛尾线虫(鞭虫)、圆线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78%(12/177)、22.60%(40/177)和4.52%(8/177)。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69%(3/177)和0.56%(1/177),然而PCR检测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52%(8/177)、1.69%(3/177)和34.46%(61/177)。此外,混合感染现象较为严重,存在2~7种寄生虫感染情况,且玛曲县和碌曲县均以2种寄生虫混合感染最为普遍,总感染率达到38.42%(68/177),高于其他混合感染情况。本次调查研究表明,甘肃地区藏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普遍存在,藏羊的肠道寄生虫防控和饲养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伊维菌素是驱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新抗生素,属于大内环酯类药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在国外普遍应用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线虫、蜱螨、虱、蝇蛆等寄生虫,驱虫效果甚好。国内也有用于牛、羊和猪寄生虫的研究报道。现将我们应用伊维菌素驱猪寄生虫的效果观察报告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为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伊弗默克  相似文献   

8.
农村各种形式或不同规模饲养的猪 ,由于设施和卫生条件差 ,感染各种寄生虫的机会较多 ,加之部分畜主对驱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少对猪进行驱虫 ,致使一些地方猪的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2 0 0 0年 3月和 8月 ,笔者在本县东新、姚店 2地进行了生长肥育猪驱虫对比试验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对猪进行预防性驱虫效益显著。1 试验猪分组和给药在东新养猪场和姚店养猪场分别选择 6 0— 70日龄、体重15— 2 5kg的杂种猪和本地黑猪各 40头 ,经粪便虫卵检查 ,确认这些猪都不同程度的感染多种寄生虫。将杂种猪和本地黑猪分别分…  相似文献   

9.
为获悉西藏地区马属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集西藏4个地区马属动物粪便样品111份,采用卢戈氏碘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到6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圆线虫82.88%(92/111)、球虫10.81%(12/111)、阿米巴原虫17.12%(19/111)、马副蛔虫12.61%(14/111)、鞭虫2.70%(3/111)和结肠小袋纤毛虫4.50%(5/111),检测到的寄生虫总体感染率为88.29%(98/111)。另对所有样品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ITS位点进行巢式PCR扩增,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6.31%(7/111),共鉴定出3种基因型:1个已知基因型Ebp C(5/7)以及2个新基因型,分别命名为XZM1(1/7)和XZM2(1/7)。结果表明,西藏马属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严重,尤其是圆线虫的感染率较高,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的3种基因型,系统发育分析中基因型XZM1归类于具有一定人兽共患风险的第2群,基因型Ebp C和XZM2属于具有高度人兽共患风险的第1群,证实该地区马属动物是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储存宿主,且在其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应用方便,防治效果好、安全而且经济效益显著的驱杀内外寄生虫的方法,笔者在青海省果洛州玛沁、达日两县进行了不同时间使用阿维菌素防治绵羊内外寄生虫病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驱虫药物 阿维菌素片,每片含有效成分5mg ,由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70 70 1。1.2 试验动物 试验绵羊为果洛州玛沁县拉加乡、达日县窝赛乡牧户自然放牧的藏系绵羊。选内外寄生虫感染严重,寄生虫种和各虫种感染强度相近,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绵羊群,共计92 3只。对各试验羊群中的周岁羊打耳号、称重,检查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1.3 试…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南海市的68只沙皮犬进行了肠道寄生虫调查,采取粪便检查和对病死犬剖检.结果检出绦虫2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复孔绦虫;检出线虫6种即犬弓首线虫、犬钩虫、狮弓首蛔虫、巴西钩口线虫、犬鞭虫和犬胃线虫;吸虫1种即抱茎棘隙吸虫.其中寄生于沙皮犬肠道优势种为犬复孔绦虫、犬钩虫和犬弓首线虫.  相似文献   

12.
乌审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乌审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及跟踪研究常用抗线虫药物的驱虫效果,通过粪便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查法及剖检法对乌审旗不同地区自然放牧绵羊群进行了蠕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并开展了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比较严重,绵羊蠕虫总感染率达84.4%,其中线虫、绦虫和吸虫感染率分别为84.3%、23.8%和7.9%。感染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和细颈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84.3%和65.6%。而且,这些优势虫种已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产生了高度耐药性,其给药后第7天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6.9%和1.7%,虫卵转阴率均为0。对左旋咪唑亦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其给药后第7天的虫卵减少率为51.2%,虫卵转阴率约为30%。然而,不常用的碘硝酚注射液对捻转血矛线虫显示出强大的驱虫效果。因此,通过本实验掌握了乌审旗地区绵羊群中流行的主要线虫及其耐药情况,并筛选出对目前流行的优势虫种具有强大驱杀作用的药物,为后续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奠定了扎实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阿苯唑对牦牛、绵羊寄生虫驱虫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材料和方法(一)试验药物 1980年7月25日由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的阿苯唑(丙硫苯咪唑), 批号80627,泥土色的粉末。不溶于水。塑料袋百克装。 (二)试验动物 选择自然放牧,并经粪便检查证明感染有胎生网尾肺线虫、丝状网尾肺线虫、原圆形线虫、肝片形吸虫、矛形复腔吸虫和胃肠道线虫的牦牛、藏系绵羊。 (三)时间和地点 于1980年8~10月在丹巴县格宗公社和道孚县红光公社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有些动物园对观赏动物的寄生虫作了初步调查,并进行药物驱虫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部分驱虫药物在野生动物体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谨供参考。 (一)抗吸虫药物 寄生于野生动物的吸虫种类很多,其中以片形吸虫、并殖吸虫和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我国15个城市的共621份新鲜赛马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208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虫卵/卵囊阳性,总感染率为33.49%。检出5种肠道寄生虫:以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率为29.79%;马副蛔虫的感染率次之,为4.83%;球虫、隐孢子虫和裸头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81%、0.32%和0.32%。不同采样地点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结果表明,应加强赛马肠道寄生虫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旱獭是珍贵的毛皮动物,旱獭蛔虫是危害旱獭健康的主要肠道寄生虫。无论野生旱獭还是人工饲养的旱獭都有蛔虫寄生,常造成旱獭体质消瘦,引起大批死亡。本试验利用捕猎的野生旱獭经过人工驯养4~5年,对其自然排出的虫体和用药物驱出的虫体进行了形态观察,同时进行了丙硫苯味唑的驱虫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斑马为当今的珍贵动物。为控制其肠道线虫病的发生,对斑马的肠道线虫作了初步调查,驱虫后收集429条线虫,经鉴定为18个种。长伞毛线线虫 Trichonema longibursa-tum(Yorke、et Macfie 1918)Erschow,1943。埃及毛线线虫 T.aegyptiacum Railliet,1923。(Syn,四隅盅口线虫 Cyathostomumtetracan-thum(Mehlis,1831)Molin,1861。)卡提毛线线虫 T.catinatum(Looss,1900)Ersehow,1943。  相似文献   

18.
阿维菌素是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高效、广谱驱虫药,不仅对家畜消化道线虫有良好的驱虫效果,而且对虱、螨、蜱、蝇等外寄生虫也有较强的杀灭能力。笔者于1995年5月在青海省民和县驮岭村进行了对妊娠期小尾寒羊的安全性和驱虫效果试验。材料动物:农户饲养1~...  相似文献   

19.
试验药物 灭虫丁纯品油剂,每毫升含有效成分1mg,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供试验制剂,由南京农业大学提供,批号900918。 试验动物 本县某乡留种鹅群,未驱过虫,营养状况较差,随机剖检2只,都有大量裂口线虫、绦虫和吸虫寄生。随机抓12只作试验对象。 试验方法 试验一组用鹅5只,每只0.2mg/kg,试验二组用鹅5只,每只0.4mg/kg;对照组用鹅  相似文献   

20.
亚洲象(Elephans maximus)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石家庄市动物园于1984年、1985年两次从云南某边区引进亚洲象4只、根据临床表现和寄生虫病学调查材料分析,确诊该象患有寄生虫病。在引进这批亚洲象的同时,原有的2只死于本病。笔者在剖检中发现死亡的亚洲象肝脏、胆管、大肠、胃内寄生有大量线虫、吸虫、胃蝇蚴。1985年10月、1986年6月我们对4只亚洲象进行驱虫试验,驱除的虫体与以前剖检所获标本一致。经鉴定共获14种寄生虫(线虫8种,吸虫4种,胃蝇蚴2种)。其中吸虫4种,在我国亚洲象体内均是首次发现,为国内新纪录。现将其形态特征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