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3月以来,广东省先后有4个集约化养猪场发生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简称PHP),现将对本病的诊断及防治试验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1990年3月份以来,广东省先后有四个集约化养猪场3~5月龄生长发育良好的肥育猪突然发病,发病率2%~5%,病死率20%~50%不等。个别猪场还见初产或经产母猪分娩前后突然发病死亡。 (二)临床表现 急性病例,见于成年肥育猪出栏或运输过程中,多无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或见体温升高(41~42℃)。呼吸急促,张口伸舌,呈犬坐姿势。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48小时内窒  相似文献   

2.
某连队有25头4~5月龄猪患有蛔虫病,猪平均体重都不超过20公斤,食欲不佳,体质瘦弱,肋骨暴露,粘膜苍白,常拉稀、咳嗽、有肺炎症状,生长停滞。按一般消化不良处理无效,先后死亡12头。3月13日又死亡1头,体重仅12公斤,经笔者解剖,见有43条蛔虫成虫存活于肠管之外;计腹腔前部横膈膜处15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克苏农11团某连猪场有10~12公斤重的断奶仔猪50头,从1984年4月14日至5月4日先后发病9头,死亡7头,治愈2头。从死亡7头仔猪的剖检中发现5头小肠套叠现象。 症状 食欲减退或废绝,四肢发软,有的呈犬坐姿势,喜卧地,心跳、呼吸增数,声音嘶哑,上下眼睑肿胀发红,多数有便秘现象,有的粪便呈颗粒样,少数病猪腹泻。体温多正常,个别体温上升到41℃。 剖检变化 胃部粘膜出血、脱落,肠系膜血管充血,肠系膜淋巴肿胀,有1猪心肌松软、变薄,肝脏肿  相似文献   

4.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是死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经过复杂代谢的有机产物。目前天然牛黄甚缺,主要以胆红素代替。为查明猪、牛胆汁胆红素的提取量及其纯度,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猪、牛胆汁:从1989年1~3月在太谷地区采集的80份屠宰猪新鲜胆汁中,随机抽取41份。同年3~5月从3头装有胆囊瘘管的黄牛收取胆汁  相似文献   

5.
病状 病猪表现食欲废绝,精神萎靡,视力减退,全群口渴,喝脏水,大便干燥。体躯呈不自然姿态,步行蹒跚,呼吸正常,结膜充血,嘴不断咀嚼,并流出大量白沫。有的单向转圈,多数盲目直冲,碰在墙上并不躲避,继而倒卧地上,有时头颈突然痉挛,头部仰起,也有时做游泳动作。这种病状多为阵发性,每15~20分钟发作一次,但后期则不能起立,进入昏迷状态,并在昏迷中死亡。病猪体温在38~40℃之间,亦有少数病猪体温在36℃上下,少数猪在痉挛后体温升高到41℃以上。  相似文献   

6.
1982年元月,广西浦北县的猪只发生疫病,但因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典型未能确诊。2~6月,浦北小江猪场流行以无名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系统检查,并与当地过去流行的猪瘟比较,确诊为爆发性非典型猪瘟。(一)流行情况浦北县多年来坚持一年两季猪瘟疫苗免疫注射,但1980、1981年猪只流动较频繁,外来猪源较多,且市场检疫不严,致使猪的疫病流行较多。1982年元月,小江猪场买进盘克杂交仔猪6头,当天即发病,体温40~41°C,经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3月8日后陆续全部死亡。3月9日,后备母猪死亡2头,急宰1头。3月14日育肥猪栏的80头猪…  相似文献   

7.
1990年1月,我省某猪场的猪爆发以高热、败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经诊断为猪丹毒。在一个猪场爆发猪丹毒,在我省实属罕见。(一)发病概况 1990年1月初,该场猪零星死亡,且逐日增加,至中旬,发病死亡猪突然增加,仅1月11日1天内死亡41头。约15天,发病肥猪317头,发病率22.0%,死亡162头,死亡率11.2%,病死率51.1%。  相似文献   

8.
露塘农场某队1985年以来,在饲养的仔猪群中,发生一种腹泻、食欲减退、贫血、消瘦,并引起死亡的疾病,经检查属严重感染猪鞭虫,曾使用左旋咪唑驱虫治疗,未能制止。后改用丙硫苯咪唑和敌百虫分别进行了对比治疗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药品: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系湖北沔阳兽药厂1984年产品;敌百虫片剂为上海红旗兽药厂生产,批号821219。 2.试验猪:选该队的体重在10~30公斤,粪检鞭虫阳性猪23头,分成4组,3个试验组每组6头,1个对照组5头。候猪半空腹时将药给试验组猪灌服。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8月初 ,杭州市郊区某规模化养猪场断奶仔猪发生以高热、便秘、全身发红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突然 ,病程发展迅速 ,发病率约 80 % ,死亡率达 2 4%。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猪流感病毒与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 (PRRSV)混合感染 ,后期又继发感染猪巴氏杆菌。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猪场共存栏猪 40 0 0多头 ,发生疫情后母猪首先发病 ,发病率达 60 % ,但很少死亡 ,以后迅速蔓延至仔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持续高热 ,体温达 41~ 42℃ ;皮肤及眼结膜潮红 ,眼睑肿胀 ,流浆液…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6~10月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猪场的猪出现大批死亡,其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耳、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呈蓝紫色,死亡率达6 0 %。经疫情调查、对病死猪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弓形虫病。1 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自2 0 0 3年6月中旬某猪场发生猪不明原因死亡后,陆续又有12个养猪场发生疫情。发病猪场存栏猪12 4 6头,发病2 86头,死亡134头,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受到感染而发病,大多数病猪精神沉郁,厌食,体温升高至4 1~4 2℃,有的母猪发生流产、死产。随机抽查4 2头发病成年猪和仔猪,主要表现呼吸困难,耳、颈及腹部四肢内侧皮肤呈蓝紫…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海安地区呈零星散发,发病率为0.29%~1.36%,死亡率为0.08%~0.35%。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22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12株经血清型鉴定,O1395株,O452株,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和黏附素单抗检测菌毛,发现6个分离株带有SLT Ⅱe基因,其余6株带有STb基因。单独表达F18菌毛的4株,F5 F41的1株,F41 F18的1株,F5 F41 F18的2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多数分离株对恩诺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一)流行病学特点 贵阳市郊某萨能奶山羊饲养场,年前从广州引进一批种山羊与该场奶山羊混群饲养。春季2~3月份陆续产羔34头。于2月23日开始发现部分羊羔精神不振,少食,继而后肢站立不起,多于发病后2~3日内死亡。死前部分羊羔有头颈强直,后仰,呻吟等表现。抽测11头体温,多在39.5~39.7℃之间,少数达41℃,未见腹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安钠加等药物治疗,但未能控制疫情。至3月中旬共死亡羔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学方法防治猪囊虫病,是根除绦虫病的重要措施。我们于1982年开展了此项研究,历经4年的时间,基本摸清了猪全囊虫匀浆(简称Q_(33)抗原)对猪囊虫病的预防效果。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动征与分组 选用无囊虫感染的8~15公斤、40~50日龄的健康仔猪,随机分组编号。  相似文献   

14.
近十多年来,我地区每年7~9月流行一种以精神反常症状为特征的季节性病,多见于50斤以上大猪。其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食欲废绝,肌肉颤抖,体温一般正常。头颈歪向一侧,向左或向右转圈,流涎或无目的前进,遇障碍不让,有时头抵在墙上呻吟,有时后退倒地痉挛,四肢呈游泳状。有的猪体温升高到40~41℃,频频呕吐,头颈向后仰,迅速倒地,四肢呈强直性痉挛,全身失去知觉,强烈刺激,亦无痛感,无叫声。二便病初无变化,后尿少变赤,大便逐渐干燥。暂名为猪旋转疯。  相似文献   

15.
1982年3月2日,北京四季青巨山猪场育肥猪群中一头北京黑猪,据饲养员反映:该猪有时喘有时好,近来食量减少,当天早晨未上槽。 临床检查 营养中等,较圈内同龄猪发育迟缓,体重约30公斤,呼吸35次/分,体温38℃,精神较沉郁,躲避触诊。印象为气喘病,肌肉注射猪喘平200万单位,中午突然死亡。 尸体剖检 可视粘膜轻度发绀,剖开腹腔,皮下、体表淋巴、实质器管及管状器管等均未见异常,只见肝脏的左外叶嵌入横膈膜。剖开胸腔后,见嵌入胸腔的肝脏其尖部又嵌入心包囊,肝脏通过横膈膜及心包囊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冬季 ,山东省蒙阴县蒙阴镇及邻近乡镇的猪流行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 ,经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1 流行情况2 0 0 2年冬季在蒙阴镇部分猪场流行一种猪肠道传染病 ,呈地方散发 ,不同品种和年龄猪都易感染 ,年龄越小的猪越易感 ,饲养密度高的猪群发病率越高。 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可达 6 0 %~ 10 0 %。2 临床症状仔猪病初体温可达 4 0℃左右 ,呕吐 ,继而剧烈腹泻 ,粪便常混杂有未消化的乳凝块 ,恶臭。病猪迅速脱水、消瘦 ,饮水量增加。一般经 2~ 3d后死亡。发病的肥猪及生长肥育猪表现厌食、呕吐、腹泻症状 ,粪便呈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沛县阎集乡养猪场于 2 0 0 1年 8月发生一起以育肥猪为主的流行性猪病。该病发病突然 ,死亡较快 ,2~ 3d后蔓延至整个猪场。表现为突然不食 ,体温 41.0℃~ 42 .5℃ ,结膜潮红 ,流泪 ,有浆性鼻液 ,呼吸困难 ,腹下、肢端、耳等处皮肤出现弥漫性紫斑。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动物接种试验 ,确诊为猪链球菌病。由于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1个月后该病得到完全控制。1 发病情况  该猪场饲养育肥猪 2 80头 ,其中 2 5~ 40kg的 76头 ,40~60kg的 10 2头 ,60kg以上的 82头。所有猪均经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联疫…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广西某规模化猪场有8窝断奶仔猪相继发病,前后死亡60多头,经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水肿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治疗,控制了疫情。1 发病情况1998年9月初,该场断奶1周左右的仔猪发病,主要症状为拉白色和淡黄色稀粪,大部分病猪眼睑水肿,体温一般为38.0~39.5℃,个别的为40.5℃。病程短的数小时内死亡,部分病程为1~2d,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该场兽医对发病猪用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2 病理变化病死猪皮下有胶冻样渗出物,整个肠粘膜明显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  相似文献   

19.
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的诊疗1997年4月,苏州吴县某猪场3月龄猪群出现咳嗽、气喘,口吐白沫或带血,耳、四肢皮肤均有出血斑,体温400~415℃,病程达1月之久,发病率为80%,死亡率为37%。临床症状最急性病猪突然死亡,死前往往见不到任何症状;急性...  相似文献   

20.
临床症状 [猪]自然感染潜伏期3~7天。人工感染则视虫体毒力及剂量而异,一般为3~5天。病初体温升高40.5~42.0℃,呈稽留热。初食欲减退,进而废绝。精神萎顿,皮毛粗乱,幼猪以下痢多见,成年猪多见便秘。稍后出现呼吸困难,流水样或粘性鼻液。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后肢软弱。末期耳端、吻突、四肢下部及腹下部出现紫红色瘀斑。人工感染病例此时多突然降温死亡。一般病程为4~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