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企业的竞争既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常态下,推进"品牌战略"已成为各国抢占国际市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品牌战略,一方面企业要重视,抓好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争创名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性能,才能永葆名牌产品的活力;推进品牌战略,政府必须大力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文化与品牌建设,使其持续不断、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青政[2015]9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自实施品牌战略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品牌强省战略,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特别是近五年以来,认定和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青海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依托品牌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在品牌建设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充分调动我省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推动品牌强省战略的实施,根据《青海省人民政  相似文献   

3.
<正>青政[2015]8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品牌战略工作,增强企业品牌发展意识,提高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根据《青海省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青海省品牌推进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省政府同意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藏羊"地毯等12家企业的12个产品为2015年度青海省名牌产品。希望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珍惜荣誉,再  相似文献   

4.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近几年来,我区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了一批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一批自治区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品牌产品在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的竞争既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大背景下,推进"品牌战略"已成为抢占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品牌战略,一方面企业要重视抓好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争创名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性  相似文献   

6.
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路径选择。笔者从介绍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与其他产业的不同、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入手,阐释了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文化品牌;指出了实施文化品牌战略的一个关键、一个特点、一条途径和一个问题;并明确提出了四川文化产业“235品牌发展战略”建议,即已具备条件且需深度打造的世界级品牌2个、可大力扶持的世界级品牌3个、具备一定条件且需大力扶持的国家级品牌5个。  相似文献   

7.
继2003年底被评为“浙江省品牌强县”后,萧山区围绕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实施名牌战略,品牌强区得到有效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个萧山的品牌系列,不仅提高了区域产业的知名度,也有力地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目前该区已拥有区级以上中国名牌产品115只,国家免检产品7只,市级以上驰名、著名商标102只,省级商标品牌基地2个。五大举措推进品牌强区战略1.政府推动,营造品牌创建环境。一是出台政策。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争创中国驰名、省、市著名商标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将品牌培育纳入镇、街道工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范…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6,(5):66-66,F0003
近年来,诸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打造“品牌强市”目标,从名牌培育、提质和示范这三个重点环节入手,把实施“质量兴业”,打造“品牌强市”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实施名牌战略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诸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迄今,全市已拥有16只国家级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13只,中国驰名商标3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4只,国家免检产品12只,省级品牌112只。以2004年为例,品牌产品的年总产值达32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40%,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323.6亿元和35.6亿元。构筑“品牌强市”的良好环境营造浓厚舆论环境。多次召开全市“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工作专题会议,凸显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开设名牌专栏、播放电视专题片、编发“质量兴业,名牌强企”专刊;组织浙江名牌以上企业向全社会发出“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倡仪书。在“质量月”活动期间,组织全市各级名牌企业和优质产品进行上街宣传,对四级名牌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先进个人进行登报表彰。利用博览会、质量月和“科普节”等重要节会和活动.宣传、推介诸暨的名牌产品,充分展示诸暨市名牌产品的整体形象,提高全社会对名牌产品的关注度。邀请有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市长质量奖”等评价活动,使创牌变成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建立优良政策环境。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质量兴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打造品牌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企业创强争先奖励政策意见》和《诸暨市重点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名牌培育、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全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将创牌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以及镇乡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30万元,对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从2005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实施“市长质量奖”制度,印发《诸暨市市长质量奖考核实施办法》,对追求和实现卓越经营绩效的企业授予最高质量荣誉奖。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成立质量兴业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建立由相关经济综合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参加的质量兴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块状特色产品和重点工农业产品分布和发展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名牌培育发展规划,使品牌培育、发展有计划,有重点,逐年推动一批骨干企业争创各级名牌产品,提高创牌成功率。健全名牌产品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名牌产品档案,掌握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动态,促使名牌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健全基层技术机构,先后建立轻纺、机械和珍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技术机构升格为省级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健全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价制度,促使企业不断捉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水  相似文献   

9.
我市企业品牌加工现状一、创牌氛围浓厚,品牌优势明显。我市自实施品牌战略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品牌。目前,纺织服装业和鞋业共有七匹狼、SBS、九牧王、安踏等全国驰名商标和柒牌、安踏、亚礼得、爱乐等中国名牌产品。这两大产业已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80多项, 我市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拥有较多知名品牌的县级市之一。二、品牌扩张强劲,加工需求量大。目前品牌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开始向多元化、系列化发展, 不断进行品牌扩张,通过外加工等形式扩大生产能力,外加工产值所占企业总产值比例越来越大。据了解,仅我市陈埭镇5家省级以上品牌企业每年就有450万双、产值达  相似文献   

10.
翟素芬 《今日浙江》2006,(17):25-26
建设“品牌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名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国家免检产品325个,均位居全国第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个,其中,工业产品819个,农业产品215个,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个。我省品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12%,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53个百分点。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